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的两次飞跃(提纲)
作者: 张铨锡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次飞跃  社会状态  杜甫  田园  远人村  第二次飞跃  两次飞跃  陶渊明  金刚怒目  作品 
描述: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固然不对,再加上一点“金刚怒目”也并不就对。鲁迅说的是要“顾及全篇”、“全人”,顾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陶渊明的生活、思想有变化的过程。归田是陶渊明一生的转折点。虽然,在紧密结合这个转折来分析他的作品思想风格的变化上,我们做得还不够;但这个变化却是明显的,大家都注意到了。
全文: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固然不对,再加上一点“金刚怒目”也并不就对。鲁迅说的是要“顾及全篇”、“全人”,顾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陶渊明的生活、思想有变化的过程。归田是陶渊明一生的转折点。虽然,在紧密结合这个转折来分析他的作品思想风格的变化上,我们做得还不够;但这个变化却是明显的,大家都注意到了。
日本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的情况
作者: 陈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刊物  陶渊明  日本  文学研究  论文作者 
描述:(一)六十年间日本出版研陶专著的情况 1928年至1990年间,日本出版了陶渊明著作、陶渊明研究的著作,共38种。具体情况简析如下: 甲、出版时间分析。从表(1)的数字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关陶渊明的著作在日本的出版,一直呈上升趋势。
全文:(一)六十年间日本出版研陶专著的情况 1928年至1990年间,日本出版了陶渊明著作、陶渊明研究的著作,共38种。具体情况简析如下: 甲、出版时间分析。从表(1)的数字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关陶渊明的著作在日本的出版,一直呈上升趋势。
陶渊明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突破
作者: 孙红震 张中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继承  陶渊明  突破 
描述:关于陶渊明的思想 ,历来看法不一 :有的认为属于儒家 ;有的认为属于道家 ;有的认为非佛家莫属 ;也有采用综合观点 ,认为外儒内道或外道内儒的。本文结合具体文本研究认为 ,陶渊明的思想成分较为复杂 ,主导思想还是儒家思想 ,并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 ,对进行了突破 ,使儒家思想在陶渊明身上得以丰富
全文: ,主导思想还是儒家思想 ,并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 ,对进行了突破 ,使儒家思想在陶渊明身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论陶渊明的人格特征:三题
作者: 于翠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特征  陶渊明  文学研究 
描述:早悟而归 陶渊明41岁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对过去“误落”官场的经历,在迷途未远时,已及早省悟了。既然已经省悟,就坚决辞官而去。这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卓然不群的人格特征。为了探求陶渊明早悟而归的意义,先要了解他当初入仕的动机。
全文:早悟而归 陶渊明41岁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对过去“误落”官场的经历,在迷途未远时,已及早省悟了。既然已经省悟,就坚决辞官而去。这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卓然不群的人格特征。为了探求陶渊明早悟而归的意义,先要了解他当初入仕的动机。
宋代诗学庇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作者: 胡建次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诗代  批评  陶渊明论 
描述: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全文: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以文为诗”不始于陶渊明:兼与高建新先生商榷
作者: 张明华 魏宏灿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玄言诗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高建新 
描述:唐代以前,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文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他摆脱了玄言诗过分“文化”的不足,力图
全文:唐代以前,诗的地位重于文、诗影响其它文体;宋代以后,文的地位重于诗,文影响诗。“以文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文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文运动的副产品。“以文为诗”有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
陶渊明对“名” 的看法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  隐逸生活  陶渊明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之:‘太
全文:,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讲事业的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德”、“功”、“言”三
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李华《陶渊明新论》札记
作者: 吴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华  《陶渊明新论》  考证  诗文研究 
描述: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
全文:,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卯岁于南亩之田虽为初耕,但躬耕生活并非始于斯年也。因知‘南亩’并非田亩泛称,乃专指一处田地。渊明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