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儒释道文化光环之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思想研究
作者: 王灵均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家  宗教思想  佛教  道教  陶渊明  玄学  儒家 
描述:本文是对陶渊明思想的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陶渊明生平和时代思潮。通过分析陶渊明的家庭环境,教育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他的深远影响。他的归隐是经过再三反复才得以实现的,这是时代思潮的影响和他的个人愿望支配的共同结果。在隐居之后,他经受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以前
全文:、陶渊明佛教。我们通过对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考证,可以得出结论:他虽然庐山慧远佛教集团有交往,对于佛教有所了解,但是从根本上是不相信佛教的“神不灭论”、“因果报应说”。他的委运任化的观点是直接
陶渊明: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
作者: 于东新 孙宏哲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治疗  "天人合一"  陶渊明  诗意生存  生态美学 
描述: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意象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方面来阐释.同时,陶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他也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经过一番诗意的"精神治疗"之后,最终达到了
全文: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意象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方面来阐释
论陶渊明诗歌的四时景物描写
作者: 李开明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景物描写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描写的诗歌达38首,所写景物有天地、日月、山川、花草、鸟兽、虫鱼、风霜、雨雪、庄稼等十多类,具体景物几十种,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社会动荡及命运
全文: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陶渊明
作者: 董瑞芳  来源:21世纪中学生作文(八年级适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
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诗经·东山》的谋篇特点
作者: 丁克辉  来源: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归去来兮辞》和《东山》都是写人之,心先,想像归途,表现主人公归心之间和归心之前的心态的。两篇课文虽然采用不同的体裁,但都是写归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归家愉快的心情。这两者的相似之处,也许是《归去来兮辞》脱胎于《诗经·东山》吧!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语言特色等又各不相同。从思想内容上,《归去
全文:《归去来兮辞》和《东山》都是写人之,心先,想像归途,表现主人公归心之间和归心之前的心态的。两篇课文虽然采用不同的体裁,但都是写归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归家愉快的心情。这两者的相似之处,也许
陶渊明入世出世的冲突融合
作者: 蒋文华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入世出世的冲突融合
《陶渊明全集》重言现象的语法分析
作者: 王永华 罗伯东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的重叠  重言  全集  魏晋南北朝  陶渊明  语言现象  语法分析  诗文作品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今存130余篇,其中文13篇,诗120余首。《陶渊明全集》(以下简称《陶》)包括四卷诗、三卷文,共81篇。其中"重言"即词的重叠共90个(不计重复出现的次数)。如《停并序》:"霭霭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今存130余篇,其中文13篇,诗120余首。《陶渊明全集》(以下简称《陶》)包括四卷诗、三卷文,共81篇。其中"重言"即词的重叠共90个(不计重复出现的次数)。如《停并序》:"霭霭
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作者: 张学君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虚无  向死而生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向来被看成是一个很超脱的人,但他的超脱是有层次之别的。他能超脱功名,但却未能超脱生死,所以恬淡轻松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现象。他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对死亡问题有着长期的思考。这增加了陶渊明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使他在更深广的意义上获得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全文:陶渊明向来被看成是一个很超脱的人,但他的超脱是有层次之别的。他能超脱功名,但却未能超脱生死,所以恬淡轻松只是一个很表面的现象。他有着很强的生命意识,对死亡问题有着长期的思考。这增加了陶渊明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使他在更深广的意义上获得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天然去雕饰——试论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形成因素
作者: 李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水诗歌  陶渊明  清新美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所采用的意象全部来自农村的自然山水和田野,读来满目清新,让人觉得是人间最动听的悦耳音乐。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田园山水诗歌还表现了劳动生活的美丽和情趣,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青松和菊花一样高洁品质的志趣。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所采用的意象全部来自农村的自然山水和田野,读来满目清新,让人觉得是人间最动听的悦耳音乐。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田园山水诗歌还表现了劳动生活的美丽和情趣,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青松和菊花一样高洁品质的志趣。
陶渊明的诗性之隐
作者: 郭娜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陶渊明  隐逸 
描述:陶渊明之前的隐士虽已有零星的诗歌创作,但他们多为坚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教义的苦隐者,尚未出现真正把归隐生活和诗意人生相结合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则是第一个把归隐生活诗歌创作、诗意人生相结合的诗人,陶渊明则在归隐之后,他的精神寄托主要在做诗。陶渊明在诗歌的世界中,构筑了一个诗性的精神城堡。陶渊明
全文:陶渊明之前的隐士虽已有零星的诗歌创作,但他们多为坚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教义的苦隐者,尚未出现真正把归隐生活和诗意人生相结合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则是第一个把归隐生活诗歌创作、诗意人生相结合的诗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