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近20年陶渊明研究综述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成就  1996年  学校流  综述  陶渊明研究  1977 
描述:自1977至1996年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年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对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的实绩作一番综述.
全文:自1977至1996年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出现了一派喜人的景象.而今,值此世纪之交,我们对过去20年陶渊明研究发展里程进行回顾,目的是为推动陶学向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开拓前进.这无疑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对这20年间陶渊明研究的实绩作一番综述.
恬然澄明——《陶渊明研究·导论》
作者: 戴建业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中华书局  《四部备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朱光潜  《四部丛刊》  陶渊明研究  《陶渊明集序》  苏轼 
描述: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陶渊明以他百来篇诗文竟然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甚至还认为他在诗史上的地位“李杜诸人皆莫及”,王国维也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一直到现代朱光潜仍然认为:“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
全文: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陶渊明以他百来篇诗文竟然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甚至还认为他在诗史上的地位“李杜诸人皆莫及”,王国维也说“屈子之后,文学上之雄者,渊明其尤也”,一直到现代朱光潜仍然认为:“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在这三位大作家或大学者眼中,杜甫也勉强可以和他并驾齐驱,李白似乎还没有资格与他平起平坐。 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曾慨叹“成为一个大诗人”之不易,否则,“许多人早就成为大诗人子”。是哪些因素使陶渊明成为一个大诗人的呢?或者说,是什么奠定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呢?有的人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解说。由于孔子要求通过诗歌对个体心
陶渊明对“名” 的看法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  隐逸生活  陶渊明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声名乃是他所创造价值的一种标志.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即很重视“名”.孔子就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认为人死以后,其名不显于世,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其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之:‘太
全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声名乃是他所创造价值的一种标志.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即很重视“名”.孔子就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认为人死以后,其名不显于世,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其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讲事业的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德”、“功”、“言”三
陶渊明思想成因浅探
作者: 王国年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族地主  意识形态领域  佛教  隐逸思想  儒家思想  政治理想  审美境界  陶渊明  思想成因  社会思潮 
描述: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黑暗时代。其生活经历坎坷复杂,思想发展也很难一言以蔽之。社会的动荡多变,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十分尖锐。儒学、玄学、佛教等多种意识形态相互驳难,陶渊明的思想也就随着社会思潮和自身遭遇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全文: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他的大半生都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黑暗时代。其生活经历坎坷复杂,思想发展也很难一言以蔽之。社会的动荡多变,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十分尖锐。儒学、玄学、佛教等多种意识形态相互驳难,陶渊明的思想也就随着社会思潮和自身遭遇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一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庶族地主家庭,自幼生活在浔阳柴桑。这里山高气清、民风
抚琴弄弦不解音?──陶渊明与音乐
作者: 卫绍生 王守国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传》  任情  陶渊明  人生  音乐 
描述:陶渊明既有比较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他对五音之中的商音体味尤为精到),又有一定的音乐表现技巧;不仅擅长歌咏,而且擅长弹琴,对琴情有独钟。陶渊明的音乐理论和对琴的爱好,具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全文:陶渊明既有比较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他对五音之中的商音体味尤为精到),又有一定的音乐表现技巧;不仅擅长歌咏,而且擅长弹琴,对琴情有独钟。陶渊明的音乐理论和对琴的爱好,具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97庐山中日学者首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陶学论文报告次序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几点想法  陶学  中日学者  研究述评  陶渊明  庐山  魏正申  陶渊明研究  学术研讨会  钟优民 
描述:廖仲安:《读陶的几点想法》石川忠久:《关于陶渊明的研究法》(1)钟优民:《世纪回眸:陶学的由来和走向》(2)伊藤直哉:《归去来兮辞札记》(3)李初:《地区性陶渊明研究述评》(4)沼口胜:《关于陶渊明乞食诗的寓意》(5)魏正申:《陶渊明研究的断想》(6)渡部英喜:《陶渊明故里小考》
全文:廖仲安:《读陶的几点想法》石川忠久:《关于陶渊明的研究法》(1)钟优民:《世纪回眸:陶学的由来和走向》(2)伊藤直哉:《归去来兮辞札记》(3)李初:《地区性陶渊明研究述评》(4)沼口胜:《关于陶渊明乞食诗的寓意》(5)魏正申:《陶渊明研究的断想》(6)渡部英喜:《陶渊明故里小考》
如何看待陶渊明与朝廷的关系?——兼谈鲁迅论陶之精蕴
作者: 李珺平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颜咏  王谱  汤注  鲁论  朱评 
描述:本文意在考察陶渊明人品、文名与时代(历史)之关系,并清理鲁迅论陶之精蕴。唐以后,陶氏人品、文名几经跌宕。至南宋,“忠晋”说弥彰。晚清,甚至有与孔子同祀之可能。视其为儒家传人者,至今似不绝如缕。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陶氏与朝廷的关系,如上问题才能初步解决
全文:本文意在考察陶渊明人品、文名与时代(历史)之关系,并清理鲁迅论陶之精蕴。唐以后,陶氏人品、文名几经跌宕。至南宋,“忠晋”说弥彰。晚清,甚至有与孔子同祀之可能。视其为儒家传人者,至今似不绝如缕。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陶氏与朝廷的关系,如上问题才能初步解决
浅谈陶渊明的儒家思想
作者: 陈晨 苏爱民 邓婕  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儒家思想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奠定于早年的家风熏陶和儒学教育,动荡混乱的时代使其实践“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有了社会条件;仕途失意后,他选择了一条有别于“魏晋风度”的归隐之路,他的人生经历中,儒家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只是其人格的一个补充。
全文: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奠定于早年的家风熏陶和儒学教育,动荡混乱的时代使其实践“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有了社会条件;仕途失意后,他选择了一条有别于“魏晋风度”的归隐之路,他的人生经历中,儒家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只是其人格的一个补充。
陶渊明
作者: 皮千得 李华敏  来源:散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兴趣  充满  都市生活  陶渊明  汉城  贪欲  挤出  公共汽车  表情 
描述:去年1月我曾写过这样的话: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人笑脸相待。可是,这一年来能让我笑脸相待的时候不多。我的笑容只要一碰到那些自命高傲的脸、充满贪欲的脸和可怕的脸便会凝住。虽然可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但那一定是虚伪的表情。我正在成为一个没有表情的人,甚至好像连对人的兴趣也失去了。我说的话有时在别人听来也许是不错
全文:去年1月我曾写过这样的话: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人笑脸相待。可是,这一年来能让我笑脸相待的时候不多。我的笑容只要一碰到那些自命高傲的脸、充满贪欲的脸和可怕的脸便会凝住。虽然可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但那一
魏晋隐逸思潮和陶渊明——从嵇康到陶渊明
作者: 上田武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士不遇赋》  魏晋时期  隐逸思潮  《绝交书》  陶渊明  嵇康 
描述:一、嵇康的《绝交书》之意义后汉帝国的崩溃到魏晋时代的一场历史巨大动荡,使文化、思想领域上也引起了新变动,而隐逸思潮的兴隆则可作为这个变动的突出例子.从后汉直到曹魏政权成立这个时期,诞生子清义派士人之间的清谈俱乐部,标榜超俗和高蹈的玄学,清谈之风广泛流行起来,和这种倾向互相结合的向往隐逸生活,敬慕隐士
全文:一、嵇康的《绝交书》之意义后汉帝国的崩溃到魏晋时代的一场历史巨大动荡,使文化、思想领域上也引起了新变动,而隐逸思潮的兴隆则可作为这个变动的突出例子.从后汉直到曹魏政权成立这个时期,诞生子清义派士人之间的清谈俱乐部,标榜超俗和高蹈的玄学,清谈之风广泛流行起来,和这种倾向互相结合的向往隐逸生活,敬慕隐士的风潮开始渗透到整个士人阶层中.由于这个风潮的影响,仅曹魏、西晋两朝就留下了各种各样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