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222)
报纸(164)
学位论文(160)
图书(52)
会议论文(26)
新闻(14)
诗文作品(10)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2460)
人物生平 (164)
作品著述 (21)
缅怀纪念 (3)
按年份分组
2017(48)
2016(140)
2015(125)
2014(175)
2013(199)
2012(180)
2011(230)
2010(221)
2009(179)
2008(147)
2007(129)
2006(99)
2005(78)
2004(71)
2003(55)
2002(71)
2001(42)
2000(47)
1999(31)
1998(41)
1996(30)
1995(22)
1993(26)
1992(21)
1991(27)
1990(21)
1985(20)
1959(8)
1945(2)
1936(2)
按来源分组
九江师专学报(31)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7)
安徽文学(下半月)(14)
大众文艺(10)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4)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3)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大众文艺(理论版)(2)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西江文艺(上半月)(1)
山花(智言)(1)
山花·下半月(1)
鲁迅世界(1)
云南社会科学(1)
相关搜索词
“无我境”与“有我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分析比较
作者: 许春翎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歌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和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都爱好创造自然诗。但中西自然诗在创造传统和美学境界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田园诗歌呈现出“无我境”,而西方的自然诗创造了“有我境”。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西自然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得出了“无我境”和“有我境”的本质区别在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即中
全文:中国古代文人和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都爱好创造自然诗。但中西自然诗在创造传统和美学境界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田园诗歌呈现出“无我境”,而西方的自然诗创造了“有我境”。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西自然诗
陶渊明隐逸和老庄思想
作者: 冯志英  来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独特性  老庄思想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有着“质自然”的心性,向往田园隐逸的生活,追求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并最终产生了桃花源理想。“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基本准则,他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有着“质自然”的心性,向往田园隐逸的生活,追求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并最终产生了桃花源理想。“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基本准则,他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
情到深处人淡然——简析陶渊明诗的淡中之味
作者: 张信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蕴  平淡  情感 
描述:陶渊明平淡如水的诗风深得儒家中正平和之妙,而与别人不同的是,这种冲淡平和美源自于内心真实的体悟而非逼于无奈的自我安慰。这种古朴平淡所内蕴的,并不是一无波澜,如老庄入定般无悲无喜的情感,而是既怒且喜的汹涌情感在儒释道调和下所达到的深刻情感境界,这种境界不但没有抛却人性,反而饱含着人性的色彩。我们从他
全文:陶渊明平淡如水的诗风深得儒家中正平和之妙,而与别人不同的是,这种冲淡平和美源自于内心真实的体悟而非逼于无奈的自我安慰。这种古朴平淡所内蕴的,并不是一无波澜,如老庄入定般无悲无喜的情感,而是既怒且喜
从陶渊明、王维思想性格看其隐逸之别
作者: 顾可平 虞恩丽 蒋国伟  来源:商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维  陶渊明  隐逸  自然 
描述:陶渊明、王维皆有隐逸遁世的倾向,崇尚隐逸文化,但二人的隐逸又有差别。本文主要从两人的思想性格上进行比较,陶渊明“质自然”,潜心归隐;王维“随缘任化”,亦官亦隐。
全文:陶渊明、王维皆有隐逸遁世的倾向,崇尚隐逸文化,但二人的隐逸又有差别。本文主要从两人的思想性格上进行比较,陶渊明“质自然”,潜心归隐;王维“随缘任化”,亦官亦隐。
论陶渊明《形影神》思想的复杂
作者: 李小荣 侯艳  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影神》  道家  佛教  陶渊明  儒家 
描述:《形影神》是陶渊明思想中最复杂的作品,其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来源复杂;二是思想表现复杂.二者都与道家、道教甚至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全文:《形影神》是陶渊明思想中最复杂的作品,其复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来源复杂;二是思想表现复杂.二者都与道家、道教甚至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态神韵
作者: 刘颖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生态神韵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超越了现实生活、并以独特的审美态度反映现实生活,具有丰富的生态神韵,这主要表现在“本爱丘山”的乡土情怀:推崇田园生活的温馨,品味归田躬耕之苦乐;“奇文共欣赏”的乡亲情结:感悟青山绿水之乐趣,体验人文景象真谛以及超越现实生态的洒脱等。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超越了现实生活、并以独特的审美态度反映现实生活,具有丰富的生态神韵,这主要表现在“本爱丘山”的乡土情怀:推崇田园生活的温馨,品味归田躬耕之苦乐;“奇文共欣赏”的乡亲情结:感悟青山绿水之乐趣,体验人文景象真谛以及超越现实生态的洒脱等。
谈中日隐士的禅:以陶渊明和吉田兼好为中心
作者: 徐晶  来源:东方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文从禅这个全新的角度对出发,以陶渊明和吉田兼好为研究对象,探讨陶渊明和吉田兼好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的可能并试析两位隐士身上所体现出的禅,从宏观上把握两位隐士的精神及其隐逸作品的神髓。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陶渊明和吉田兼好都很有可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并且两位隐士身上都体现出了“本心、迷失、开
全文:本文从禅这个全新的角度对出发,以陶渊明和吉田兼好为研究对象,探讨陶渊明和吉田兼好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的可能并试析两位隐士身上所体现出的禅,从宏观上把握两位隐士的精神及其隐逸作品的神髓。通过分析得出
“以情释儒”:从《陶渊明》看朱光潜抗战时期情感论美学的构建
作者: 金浪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美学  陶渊明  朱光潜  儒家 
描述:《陶渊明》作为朱光潜作品中少有的一篇作家论,极受朱光潜本人的重视。历来论者往往关注《陶渊明》一文中直接提到的朱光潜与陈寅恪的"儒道辨",却忽略了另外两位没有直接提及的人物:梁启超和鲁迅。前者作为朱光潜跨越时空的盟友,旁证了朱光潜对"情"的解释并非是从个性与时代关系入手,而是与其文艺心理学思路有着
全文:《陶渊明》作为朱光潜作品中少有的一篇作家论,极受朱光潜本人的重视。历来论者往往关注《陶渊明》一文中直接提到的朱光潜与陈寅恪的"儒道辨",却忽略了另外两位没有直接提及的人物:梁启超和鲁迅。前者作为
论苏过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的个性异同
作者: 谢江祎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苏过  个性异同  《斜川集校注》  接受 
描述: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全文: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本文试将论述此问题.
论苏过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的个性异同
作者: 谢江祎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苏过  个性异同  《斜川集校注》  接受 
描述: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全文: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本文试将论述此问题。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