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李华《陶渊明新论》札记
作者: 吴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华  《陶渊明新论》  考证  诗文研究 
描述: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
全文:,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卯岁于南亩田虽为初耕,但其躬耕生活并非始于斯年也。因知‘南亩’并非田亩泛称,乃专指一处田地。渊明
宋代诗学庇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作者: 胡建次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诗代  批评  陶渊明论 
描述: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全文: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1990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 钦云 钟声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文索引  学术论文  1990年  报刊  陶渊明研究 
描述:1、中国文化中的智者——陶渊明(王菁)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释陶诗中的“道”(徐声扬)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价值——兼说王维田园诗对陶诗的继承和发展(曾广开) 开封大学学报一期4、新辨梁启超陶渊明名字说(王振泰) 鞍山师专学报一期
全文:1、中国文化中的智者——陶渊明(王菁)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释陶诗中的“道”(徐声扬)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价值——兼说王维田园诗对陶诗的继承和发展(曾广开) 开封大学学报一期4、新辨梁启超陶渊明名字说(王振泰) 鞍山师专学报一期
关于陶渊明的研究法
作者: 石川忠久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陶渊明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一般说来,在研究古代文学的时候,必须留意的是,要能够好好的识别那个时代的一般观念和常识是什么.亦就是说,第五世纪的人是按照第五世纪的常识在行动的.如果用二十世纪的看法来看它,恐怕会把真实搞错的.以下举陶渊明的例子来看看吧.陶渊明在归隐后十多年即义熙末年的时候,曾经被朝廷征聘过要他当著作佐郎.沈约《宋
全文:一般说来,在研究古代文学的时候,必须留意的是,要能够好好的识别那个时代的一般观念和常识是什么.亦就是说,第五世纪的人是按照第五世纪的常识在行动的.如果用二十世纪的看法来看它,恐怕会把真实搞错的.以下举陶渊明的例子来看看吧.陶渊明在归隐后十多年即义熙末年的时候,曾经被朝廷征聘过要他当著作佐郎.沈约《宋书》记载:“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对于这件事,例如清代丁晏的《晋陶靖节年谱》(见文后资料一)评论说,靖节之所以拒绝了朝廷的征聘,是因为不赞成刘裕的废立晋
陶渊明对“名” 的看法
作者: 李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  隐逸生活  陶渊明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其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太
全文:,是一种遗憾.而所创造的价值愈重大而深远,则其声名亦可随事业而传不朽.所以鲁国的叔孙豹说,“豹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讲事业的不朽,包括立德、立功、立言.“德”、“功”、“言”三
关于陶渊明《乞食》诗的寓意
作者: 沼口胜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柳  诗歌  东晋  寓意  陶渊明  文学研究  《乞食》 
描述:《乞食》诗究竟是记述陶渊明自身体验的纪实作品,还是蕴含作者某种寓意的作品,至今尚无定论.我认为,《乞食》这首诗是作者年青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向某人吐露一直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后来那个人去世后,为回顾当年,以假托“乞食”这一虚构情节而作的诗.而且,我想作者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
全文:《乞食》诗究竟是记述陶渊明自身体验的纪实作品,还是蕴含作者某种寓意的作品,至今尚无定论.我认为,《乞食》这首诗是作者年青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向某人吐露一直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后来那个人去世后,为回顾当年,以假托“乞食”这一虚构情节而作的诗.而且,我想作者藏在心底的某种设想,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步骤.进而,我推想,作者之所以用“乞食”作假托,是因为当时有必要韬昨晦真情隐饰真意.
《陶渊明论丛》后记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霍松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叛逆性格  思想路线  古代文学  意境自然  唐代文学  研究新领域  陶渊明论 
描述:入大学不久,在"老浙大"的一批学养深厚的名师引导下,我开始接触了古代文学.它那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传统,别国望尘莫及的崇高地位,使我感到无比自豪;古代优秀作家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追求理想的献身精神,反抗权贵的叛逆性格,廉洁清正的操守,刚毅狷介的品性,在陶冶着我的情操,净化我
全文:的民族气节,追求理想的献身精神,反抗权贵的叛逆性格,廉洁清正的操守,刚毅狷介的品性,在陶冶着我的情操,净化我的灵魂,铸造我的人格.我终于对中华文化的瑰宝--古代文学情有独钟,并与它结下不解缘.
陶渊明处世面面观
作者: 唐满先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外世态度  东晋  陶渊明  人生追求  爱情  文学研究 
描述: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期和刘宋初年,南北分裂,社会纷乱,战争频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复杂.当时不仅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殆无三日休停”的苦难之中,许多文人名士也因“天下多故”而“少有全者”.鲁迅先生说:“陶潜之在晋末,是与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
全文:,可见他于世事也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关系》)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社会里,陶渊明是怎样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