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咏二疏》与陶渊明
-
作者:
刘琦 来源: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避世金马 咏二疏 邻曲 人生态度 隐逸诗 讽谕 济苍生 伤时 知足不辱 疏广
-
描述:《咏二疏》是陶渊明仅有的三首咏史诗之一,在诗中陶渊明托古述怀,表现了自己的爱憎和人格,发出了"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的感叹,这既是对疏广及其侄疏受二人见机归隐的一种首肯,也是对当时朝政腐败的讽谕和反抗,它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
-
全文:《咏二疏》是陶渊明仅有的三首咏史诗之一,在诗中陶渊明托古述怀,表现了自己的爱憎和人格,发出了"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的感叹,这既是对疏广及其侄疏受二人见机归隐的一种首肯,也是对当时朝政腐败的讽谕和反抗,它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
-
陶渊明学术问题的系统清理与阐释:《陶渊明悬案揭秘》评介
-
作者:
申虞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问题 中国文学史 审美观念 艺术风格 学术价值 陶渊明 《陶渊明悬案揭秘》 学术个性
-
描述:陶渊明学术问题的系统清理与阐释:《陶渊明悬案揭秘》评介
-
"发乎情,止乎礼"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读陶渊明《闲情赋》所想到的
-
作者:
周达斌 来源:语文辅导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闲情赋 中国 赋 文学研究
-
描述:"发乎情,止乎礼"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读陶渊明《闲情赋》所想到的
-
贯云石何慕陶渊明
-
作者:
张玉声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生活 贯云石 仰慕
-
描述:贯云石是元代作家“慕陶现象”的个例。从他与陶渊明家世与经历中,从东晋与元朝种族歧视与官场斗争现实中,可以看到贯云石慕陶而走向隐居的原因。贯与陶的隐居行迹虽异,但以与对屈原、李白的景仰相较,于惺惺相惜之中,他对陶渊明则情有独钟。他歌颂陶渊明,效法陶渊明,诗词曲中描绘田园风光,赞美隐逸生活,“寄酒为迹”
-
全文:贯云石是元代作家“慕陶现象”的个例。从他与陶渊明家世与经历中,从东晋与元朝种族歧视与官场斗争现实中,可以看到贯云石慕陶而走向隐居的原因。贯与陶的隐居行迹虽异,但以与对屈原、李白的景仰相较,于惺惺相惜
-
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
作者:
章海生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陶渊明进入田园诗境界的心理与艺术调整(兼说陶渊明的豪放诗作)
-
陶渊明对佛教的态度
-
作者:
顾农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释慧远 《形影神》 西方净土 对佛教态度 陶渊明 十八贤 庐山 遗民 莲社 文史研究
-
描述:《莲社高贤传》所载陶渊明与高僧慧远法师等人结莲社一事虽与事实不符,但从中仍可反映出渊明对佛教态度的“通性之真实”。他不赞成放弃世俗生活的乐趣入山念佛坐禅,但并不排斥佛教的许多精义。他追求生活与心灵的自由自在,与后来的禅宗宗旨颇切合。由此观之,他的思想境界比慧远法师等人要高明得多。
-
全文:《莲社高贤传》所载陶渊明与高僧慧远法师等人结莲社一事虽与事实不符,但从中仍可反映出渊明对佛教态度的“通性之真实”。他不赞成放弃世俗生活的乐趣入山念佛坐禅,但并不排斥佛教的许多精义。他追求生活与心灵的自由自在,与后来的禅宗宗旨颇切合。由此观之,他的思想境界比慧远法师等人要高明得多。
-
“隐逸”新概念与亦隐非隐的陶渊明
-
作者:
高原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足的存在 性分 郭象 陶渊明 隐逸
-
描述:东晋玄学主张万物各有性分,只须实现自己的性分,获得自身存在的统一,就是逍遥的、自足的存在。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与此“隐逸”新概念相关联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据其性分,在其所主动选择的田园耕读生活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统一。
-
全文:东晋玄学主张万物各有性分,只须实现自己的性分,获得自身存在的统一,就是逍遥的、自足的存在。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与此“隐逸”新概念相关联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据其性分,在其所主动选择的田园耕读生活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统一。
-
诗与酒:唐诗里的陶渊明
-
作者:
陈向春 来源: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渊明的诗名,到了宋代受到特别推崇。宋人开始以"知道"、"见道"者来崇陶,同时又回头来嘲笑"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奧"。①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一书中,以"陶诗显晦"为题,收罗相关史料,得出结论:"渊明诗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这样,便引出一个问题:唐人究竟怎样看待和贴近陶渊明的?
-
全文:渊明的诗名,到了宋代受到特别推崇。宋人开始以"知道"、"见道"者来崇陶,同时又回头来嘲笑"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奧"。①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一书中,以"陶诗显晦"为题,收罗相关史料,得出结论:"渊明诗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这样,便引出一个问题:唐人究竟怎样看待和贴近陶渊明的?
-
谈陶渊明的五种人生抉择
-
作者:
铁明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抉择 人生
-
描述:陶渊明曾面临许多人生抉择:“为官”还是“归田”?“独善”还是“兼善”?“独居”还是群居”?“有君”还是“无君”?“有神”还是“无神”?这些人生抉择的过程、冲突与结果,展示了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
全文:陶渊明曾面临许多人生抉择:“为官”还是“归田”?“独善”还是“兼善”?“独居”还是群居”?“有君”还是“无君”?“有神”还是“无神”?这些人生抉择的过程、冲突与结果,展示了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与境界。
-
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值
-
作者:
郝清菊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伤特征 诗歌 历史责任感 陶渊明 审美价值 民族忧患意识
-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大多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伤情依,或感伤生不逢时、志不获聘,或感伤盛年难再、白首无成,或感伤知音难遇、欲言无和。这些感伤皆基于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乃积极之感伤。陶诗的感伤是社会的大动乱和诗人执著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大多渗透着或明或暗的感伤情依,或感伤生不逢时、志不获聘,或感伤盛年难再、白首无成,或感伤知音难遇、欲言无和。这些感伤皆基于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乃积极之感伤。陶诗的感伤是社会的大动乱和诗人执著理想的崇高精神境界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