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董其昌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兼谈陶渊明对于中国书画艺术之刘小意兵义
作者: 刘小兵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董其昌  传播  陶渊明  接受 
描述:董其昌作为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其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元素尤为值得关注。董其昌对陶渊明这一文符号的接受,不仅体现在诗文书画的创作上,也体现在艺术理论的建树上。在中国书画史上,董其昌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董其昌与陶渊明之关联的历史考察,可以管窥陶渊明对于中国书画艺术所具有的深远而独特
全文:董其昌作为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其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元素尤为值得关注。董其昌对陶渊明这一文符号的接受,不仅体现在诗文书画的创作上,也体现在艺术理论的建树上。在中国书画史上,董其昌对陶渊明的接受
董其昌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兼谈陶渊明对于中国书画艺术之意义
作者: 刘小兵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董其昌  传播  陶渊明  接受 
描述:董其昌作为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其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元素尤为值得关注。董其昌对陶渊明这一文符号的接受,不仅体现在诗文书画的创作上,也体现在艺术理论的建树上。在中国书画史上,董其昌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董其昌与陶渊明之关联的历史考察,可以管窥陶渊明对于中国书画艺术所具有的深远而独特
全文:董其昌作为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其书画艺术中的陶渊明元素尤为值得关注。董其昌对陶渊明这一文符号的接受,不仅体现在诗文书画的创作上,也体现在艺术理论的建树上。在中国书画史上,董其昌对陶渊明的接受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征稿“陶渊明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研究  文学作品  研究成果  教育学院  哲学研究  陶渊明研究  理论研究  一级期刊 
描述: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全文: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江苏省一级期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陶渊明研究”征稿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全文: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江苏省一级期刊《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征稿“陶渊明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全文:2016年下半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将开设"陶渊明,研究"栏目,特向海内外各界征集关于陶渊明的各类研究成果,包括陶渊明文学作品研究、陶渊明的哲学研究、陶学理论研究、陶渊明接受研究、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氏谱牒研究、陶渊明与中国艺术(书法、美术等)研究、陶渊明与酒文化研究、陶渊明与
《陶渊明的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义乌商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者:张炜出版社:中华书局该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炜继《也说李白与杜甫》后,探索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又一文随笔。全书针对当代人孤独、冷漠、精神空虚等问题,向传统文化探索力量和答案。张炜
全文:作者:张炜出版社:中华书局该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炜继《也说李白与杜甫》后,探索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又一文随笔。全书针对当代人孤独、冷漠、精神空虚等问题,向传统文化探索力量和答案。张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图)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摘自《先贤与中国》,刘小川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有删节推荐理由:民族的先贤们为什么活得精彩?什么是人的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样?什么是低沸点、足以持续万年的美好生活?著名作家刘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手段,深入解读先贤故事,分类提炼先贤特质,用中国先贤的生命
全文:摘自《先贤与中国》,刘小川著,作家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有删节推荐理由:民族的先贤们为什么活得精彩?什么是人的深度生存?什么是人的多样?什么是低沸点、足以持续万年的美好生活?著名作家刘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手段,深入解读先贤故事,分类提炼先贤特质,用中国先贤的生命
方重翻译思想研究——主体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
作者: 张思语  来源:扬州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选译》  方重  翻译思想  翻译策略 
描述:方重(1902-1991)是20世纪翻译领域中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型译者。他学贯中外,深知翻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历经40余载,先后完成了《乔叟文集》(1962)、《理查三世》(1978)及《陶渊明诗文选译》(1984)。方重在长期的翻
全文:方重(1902-1991)是20世纪翻译领域中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型译者。他学贯中外,深知翻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历经40余载,先后完成了《乔叟文集》(1962)、《理查三世》(1978)及《陶渊明诗文选译》(1984)。方重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念和翻译思想,是“苏籍翻译家群体”的主要成员之一(周领顺等,2014:102)。近年来,国内学界于“方重教授诞辰110周年”之际掀起了研究方重的热潮,从其学术成就、主要译著、为人治学及其外语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尽管方重的学术成就受到广泛关注,但译界对其翻译思想的研究却相对滞后,迄今尚未对其翻译思想进行系统性的专门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有关翻译的言论,力求系统研究这位伟大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并结合其翻译实践,凸显其在翻译史及文化交流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从方重的生平、学术研究和翻译之路谈起,主体结合其英译本《陶渊明诗文选译》,分析了他的翻译思想,并具体从词汇、句法、篇章等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对方重的翻译思想及其行为的研究,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依据,并为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此次研究的总领,阐述研究背景、意义、目标及论文结构等。第二章介绍方重的生平、学术研究及其主要翻译成就,考察了以往对方重的研究,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三章重点从翻译目的、选材标准、读者意识、译者素养以及朗诵的作用等方面讨论方重的翻译思想。第四章通过个案,分别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探讨其翻译思想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发现,肯定了方重及其翻译思想在翻译史和翻译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渊明与洙泗遗音——兼及海东文家对陶渊明的儒学想象
作者: 曹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韩国辞赋  陶渊明  儒家  理学 
描述:从陶渊明与儒学的关系,颇可以领略陶公的诗性所达到的思想深度。陶渊明的诗文中几乎篇篇有孔门的影子,或遥相映射,或旁见侧出,以至于清儒沈德潜认为他当得起“圣门弟子”。“先师遗训”是陶渊明生命意识之所取资与融会,不仅如此,从洙泗遗音作为一个生生不已的活的传统而言,陶渊明对儒学的灵动体认也成为照察后世理学风
全文:与融会,不仅如此,从洙泗遗音作为一个生生不已的活的传统而言,陶渊明对儒学的灵动体认也成为照察后世理学风景的一个窗口,在李朝中期的赋家手上所发生的“理学”与“陶渊明”的迭合现象就是一个有趣的印证。
从正史《隐逸传》看陶渊明身份建构的政治色彩
作者: 蒙金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正史  陶渊明  隐逸 
描述: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正史设置《隐逸传》,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陶渊明作为晋宋之际的隐士,尽管被《世说新语》排除在外,但却在《宋书》《晋书》《南史》等正史中赢得一席之地并最终成为隐士的典型。从编修动机、隐士形象塑造和史料选择来看,正史《隐逸传》建构陶渊明的隐逸身份并
全文:一席之地并最终成为隐士的典型。从编修动机、隐士形象塑造和史料选择来看,正史《隐逸传》建构陶渊明的隐逸身份并将其偶像,隐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充满浓郁的政治色彩。陶渊明的很多真实性格,也因此遭到刻意的忽视和屏蔽。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