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元明戏曲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研究:以陶渊明、李白、苏轼、柳永为中心
作者: 张媛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人形象  明代  元代  小说  戏曲 
描述:元明戏曲、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的文人形象,这些文人形象与历史上的记载有一定差别。在《陶渊明赏菊》等三部作品中,作家着重刻画了陶渊明卓尔不群的高洁品格、闲适淡雅的文人意趣,并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全文:元明戏曲、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的文人形象,这些文人形象与历史上的记载有一定差别。在《陶渊明赏菊》等三部作品中,作家着重刻画了陶渊明卓尔不群的高洁品格、闲适淡雅的文人意趣,并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作者: 薛以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阎尔梅  陶渊明  田园诗  突破  接受 
描述:阎尔梅因景仰陶渊明的人格操守、向往其隐逸田园的悠然洒脱、崇尚陶诗真的艺术风格而对陶渊明及其田园诗有深入的接受。其田园诗出现陶渊明及其意象达70次之多。在创作题材上,其田园诗一方面频繁使用陶氏田园诗中桃源、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
全文:中桃源、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遗民操守与人生遭遇融入自己的田园诗中,丰富了田园诗的内涵。在艺术风格上,一方面接受陶氏田园诗平淡
论阎尔梅田园诗对陶渊明的接受与突破
作者: 薛以伟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阎尔梅  陶渊明  田园诗  突破  接受 
描述:田园诗中桃源、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
全文:田园诗中桃源、等诗歌意象,另一方面又结合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情境与自己特殊的流亡经历,将民生疾苦、民族苦难、遗民操守与人生遭遇融入自己的田园诗中,丰富了田园诗的内涵。在艺术风格上,一方面接受陶氏田园诗
[0图]4月2日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诗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祭扫陶渊明墓暨缅怀文化先贤诗文吟诵会,4月2日在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举行。此次活动是2010年江西诗人清明祭扫历史文化名人墓园活动之一,由省市文联主办,九江县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全文:‍‍   祭扫陶渊明墓暨缅怀文化先贤诗文吟诵会,4月2日在九江县陶渊明纪念馆举行。此次活动是2010年江西诗人清明祭扫历史文化名人墓园活动之一,由省市文联主办,九江县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陶渊明归稳始末探究
作者: 马春梅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知识分子  归隐生活  独善其身  隐逸诗人  陶渊明  个性价值  兼济天下  田园诗人 
描述:马春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文人大多追求一种归隐生活,陶渊明堪称其代表,他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然而为什么他的许多诗文总是浸润着琼浆
全文:马春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文人大多追求一种归隐生活,陶渊明堪称其代表,他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然而为什么他的许多诗文总是浸润着琼浆玉液的色香光影,难道在归隐的背后还有着别的苦衷? 向上追溯不难知道,自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以来,他们虽然从来都不是社会的统治者,却有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强烈使命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兼济天下”的自觉意识,他们总是怀着一种社会责任心,试图帮助统治者管理好社会,以谋求天下苍生的幸福生活。陶渊明也不例外。他的曾祖父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陶茂、父陶逸都曾官至太守;外祖孟嘉乃东晋名士。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陶渊明是抱着“兼济天下”的壮志去求官的,他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做造福百姓、名垂青史的良臣,因此他年轻时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而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祖、父均非承袭陶侃爵位的嫡嗣),受人轻视,虽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仍感到不堪吏职,不久便辞官回家。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便使他感到失望。于是辞职隐居,后又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便愤然辞职,结束了短短的仕途生涯,回到家乡,过着诸葛亮式的“躬耕陇亩”的生活。由此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当时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所以即使他饱读诗书,颇具为官之才,然而“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却终不得施展。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只得抱定“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借写古人以咏志,宁肯辞官归隐乡间,也决不向腐朽的士风低头。于是,酒成了诗人与现实对话的媒介,也是诗人与现实抗争的“有效”武器,离开了酒,他的诗就缺少了诗魂。他用诗与酒找到了人生坐标的切入点,成为中国诗酒文化中的一位过客。酒是诗人洒向田园的祝福,也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田园被他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好在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渊明都能够始终“不坠青云之志”,他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改造理想,但依旧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和理想的高尚。于是他转而追求精神自由(不仅是肉体自由)、重视生命意识、甘于孤独沉寂。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归隐之前,完全听凭统治者意志的遣使,封建的纲常伦规、等级权威早已将人的自我主体性及创造活力挤压殆尽,人面对社会、自然甚至自我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而归隐之后,他从肉体到精神都获得了相对的解放,当他面对自然及主体自我时,能够充分自由地体认和把玩它们,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他的归隐,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体验自然、反观自身,所以,他能更充分地发现和领悟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并在灵感和激情的催发下,把他的发现和领悟以及隐逸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表现为作品。因此,他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于习见常闻的事物,且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他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语言朴素自然,笔法疏淡,然而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在他的作品中,充分表现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些作品,那个荷锄微笑,在明月渐渐升起的时候,悠然而归五柳树下简陋草庐的老者形象,便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了。 陶渊明生前抑郁以终,身后却极受后代诗人们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从陶诗中汲取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养料;陶渊明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达观精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鲠之气,对后世正直的读书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马春梅 山东滨州惠民县辛店乡第一中学 251709)
陶渊明:具有囤地观念的东晋隐士
作者:暂无 来源:俪人·闺房蜜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话说东晋文人士大夫归隐盛行,陶渊明也跑去幽静小地方宅了起来,买房囤地地折腾了不少日子,怎么说也是当过些日子的父母官,手头囤几个小钱还是有的,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想想办法让日子有滋有味起来,尤其,物价、楼市不断看涨,昨天大蒜几钱?今天又是几钱 得,还是去乡下发展发展看看行情。但是,门面还是要
全文:土多的是,他还算早的了,囤地要趁早 地囤了后,装点门面的桃、李、统统种上,咋看之下,疑是仙境。小地方知道的人不多,楼市看涨有待时日,资金回笼要速度,不眠不休的悬梁刺股拍脑门,陶渊明估摸
第十三讲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作者: 何永康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何永康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人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八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
全文:何永康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人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八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栖于绿树,采食鲜果,故人看到绿色最舒服,吃到野生果实最可口。绿色生活,实际上是顺乎天然、抚慰人性的生活。从猿到人,是生命的进步;但每一次进步(特别是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使“人”离“猿”愈远,离“自然”愈远。这是一个难解的矛盾。劳动使人为“人”,并不断创造着一切,这种创造又往往反过来破坏着自然,损伤人的本性。怎么办?难道再“从人到猿”吗?不可能,谁也无法逆转,除非哪一天大自然被“人”的捣鼓逼急了——所以,才有当今热议的“绿色生活”话题,其核心意蕴乃是八个字:天行有常,顺乎自然。 怎么“顺”?’许多考生向往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梦、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梦。这是今年作文试卷上最走红的两个人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梭罗”和“陶渊明”向阅卷老师报到。但细究,当今世界能有几个平头百姓可以“归隐”山林湖海呢?隐居,需要经济实力;没有“面包”,谁也无法乐山乐水。梭罗能在瓦尔登湖饱览美景,扬帆击水,是因为有人“资助”他,他是个“名人”。陶渊明能悠悠然与五柳相伴,采采菊花,看看南山,是因为他小有积蓄,是个小地主。由此看来,在试卷纸上畅想“五柳先生”和“瓦尔登湖”,总使人觉得浮云飘动,望梅止渴,未能触及根本。终于有考生站出来发表高见了。说破了,也很简单,就是一句颇有名气的古代格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咱们提倡的“绿色生活”其实就是叫芸芸众生“隐”于红尘滚滚、马达轰鸣、人声嘈杂、尾气冲天、电波盈宇、寸土寸金、忙碌奔波、席不暇暖的“闹市”,以及正在被“闹市”侵吞蚕食的乡村!这是一种需要高智慧的“隐”,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修炼意味的“隐”,故有考生感叹:这种对“绿色”的追求,是被当今工业化狂涛逼出来的;这种“闹中取静”,首先“静”的是发热的胸怀,尽力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心田里的“绿色”本能和“绿色”希望…… 这样一理论,整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就理顺了,就不会皮相地拿“陶渊明”和“梭罗”来说事了。读者朋友们,能在考场上独自思索企及如此理论高度,绝非易事。咱写出以上那些字,也是十余天集思广益的成果.故我们由衷地向这些考生行注自礼! 没有达到如此高度的考生也不必郁闷,你们的“低碳”啦、节水节电啦、春风又绿啦、漫江碧透啦,等等,都没有错,都从不同的角度拥抱着亲爱的“自然”,都有一份“绿”的可爱。只是,今后再碰到类似“时髦话题”时,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一学孔夫子,每事问。 在此,我们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考生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为此,本阅卷组特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训诂学家、国家级名师马景仑教授,对那篇用文言冷字写成的“绿色生活”做实事求是的评说,以解诸多疑问:“此文作者有良好的文言功底,在文言学习和写作上的悟性、灵性,非一般中学生、大学生可比,确可称‘奇’。但从‘高考作文’角度看,此文有两个明显缺点:①用词冷僻,艰涩难懂。其难懂程度超过了《史记》、《汉书》,乃至不少先秦散文。古代文言大家,如司马迁、柳宗元、苏东坡等,都极力使用常用词,何况今人仿古之作呢?②过分注重‘四字式’形式,逻辑不够严密,谋篇布局不周密(如第一段游离主题),不少上下文、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经不起推敲。总之,我认为此文只是高考作文中的个案,其文风也不值得提倡。” 编者注:高考结束了,很多初中的朋友们也很关注高考作文题.在此请江苏高考阅卷组长何老师给大家分析总结一下.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启迪!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杨松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陶诗  和陶诗 
描述: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
全文:陶渊明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型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择苏轼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他们的创作以及生命实践的比较,揭示出二位诗人的诗歌特质及其异同,进而揭示他们的伟大人格精神和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艺术的熏陶与生命的启示。 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五章十一节组成。 第一章是诗源篇,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从拟陶、效陶、和陶三个方面讨论了陶渊明作品的接受史,其中拟陶诗的代表诗人有鲍照、江淹、梅尧臣等,效陶诗的代表诗人有崔颢、韦应物、白居易以及乾隆皇帝等,在所有拟陶、效陶诗人中,当以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专力和陶,始自苏轼,苏轼也是和陶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诗人。自苏轼后,和陶成风,代不乏人。成就突出者,宋代还有苏辙、李纲、吴芾,元代有刘因、戴良、郝经,金国有赵秉文,明代有李贤、陈良谟、祝枝山,清代有姚椿、钱陆灿、孔继嵘、舒梦兰,等等。明清两代和陶者众多,和陶诗作也很多,由于文献整理工作的跟不上,故很难对和陶诗的情况作更为详尽的统计与研究。第二,主要研究了苏轼和陶诗的情况,其实追和古人之作早已有之,第一个作和陶诗的诗人也并非苏轼而是北宋诗人胡宿,苏轼只能算作第一个大规模追和古人的诗人;其和陶诗的准确数目应该是108首而不是通常所说的109首或124首等;苏轼和陶诗主要以四种形式流传下来:一是单行本《和陶诗》集,二是苏轼诗文集中之和陶诗,三是笺注本东坡和陶集,四是诗话本和陶诗;现存的最好的版本当是北宋末年的“黄州刊本”,共四卷,存诗45题109首,包括辞赋归去来兮辞一篇。 第二章诗艺篇,分语言和结构两节,具体从炼字、选词、造语、用典以及对偶、句式、篇章等角度对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进行了比较。在炼字上,两位诗人都极为注意健字与活字的锤炼,陶诗炼字重在传神,苏诗炼字重在达意。在选词上,两位诗人趣向基本相同,皆是以单音节词占多数,并都大量运用文言虚词等,体现了一种自由灵活的精神;但苏诗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虚词以及总词数上皆多于陶诗,因而,苏诗信息量大,用词更灵活,而陶诗则相对要古朴;在造语上,陶无意为诗,“冲口出常言”而语自孤高;苏轼有意为诗,“诗参活句禅”而语自豪放。在用典上,两人皆擅于用典,且多为“传递性意典”;区别是陶诗多语典而苏诗多事典;陶诗常两句或多句一典,往往借典而抒情说理;而苏诗常是一句一典,往往情理已在所用事典之中。在对偶上,陶诗用对比例高于苏诗,陶诗以言对、正对为主,另还用了一定数量的叠字对、扇对,体现了对对仗艺术的自觉追求;苏诗以反对为多,扇对也多于渊明诗,其对仗艺术刻意求精求变,体现了对偶艺术化的追求。在句式上,论文从语法、节奏、修辞三个方面比较了陶诗与苏轼和诗的句式特点。从语法角度看,两者皆以常式句、两句一意的历时性句式为主,但苏诗句式更复杂多变;节奏上,陶诗以正常节奏为主,苏诗的句子节奏变化多,常出现非常规句子;修辞上,陶诗与苏轼和陶诗中用得最多的都是反问辞格,相较而言,苏诗用反问句更多,使用方式更复杂;另渊明还喜用设问辞格而苏轼则喜用拟人与比喻等修辞格;在篇章上,陶诗多层次分明而苏诗多浑成一体,陶诗多一气直下苏诗多转折变化,陶诗多重起结苏诗不拘起结。 第三章诗思篇,此章从构思和表达的角度,比较二位诗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首先,论文从观物、感事、神思三个方面比较了二者构思之特点,具体而言,陶诗中多以物观物而苏诗多以我观物,陶诗常观物以情苏诗常观物以理;陶诗感事重在所感,苏诗感事重在事理;渊明诗思主要是感性之思与直觉之思,苏轼则是是理性之思与发散之思。 其次,论文从缘情、体物、叙事、说理四个方面比较了两者的诗歌表现手法之特点。在抒情方式上,两位诗人皆是以含蓄蕴藉的表情法为主,陶诗情感较直露真切而苏诗则更含蓄内敛,陶诗往往移情入景借景抒情而苏诗则更多的是触景生情情化为理。在体物方式上,陶诗往往采用意象横向叠加、空间并置的方式而苏诗则往往对意象进行纵向的线性描述方式;陶诗擅于“形”的描绘而苏诗偏重“神”的感知。在叙事方式上,陶诗多平铺直叙苏诗多夹叙夹议,陶诗叙事较完整清晰苏轼叙事简略而富有变化,陶诗叙事见情苏诗叙事见理。在说理方式上,陶诗是以感受领会义理而苏诗是以智识阐发义理;陶诗说理自然平实,诗情哲理融合无痕;而苏诗说理意态纵横有理过其辞之嫌。 第四章诗格篇,此章分二节,第一节论风格,主要就平淡和豪放两种典型风格进行比较论析。第二节为审美鉴赏,通过比较二者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范畴,探讨他们诗歌的本质区别。 就自然风格而言,首先,两者最主要相似点是诗思运行自然,语词不加雕琢,结构不待安排,全凭神思自运,着手成春,自成文理。陶诗常是诗思与感觉合一,以口头语写眼前景叙心中思,跟着感觉走。苏轼学习模仿陶诗,其自然风格主要表现在其诗歌的“冲口而出,纵手而成”的不待安排上。其次,陶诗更多的是本真的自然,是心之所行的自然,是身之所居的自然,是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结合;而苏诗更多的是心之自然或思之自然,主要是以内在自然为主。 就平淡风格而言,陶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泊;苏诗平淡源于其精神的淡定。陶诗平淡出于自然。苏诗平淡出于才气。陶诗的平淡,是出于其本性的清静自然,也即是出于其内在的自然。另外,陶诗平淡,还来自于其诗歌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田园风物等外在自然。苏诗的平淡是渐老渐熟的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这种平淡,靠的是诗人的才气与功力。这种平淡,其实只是外在语言形式上的平淡,而内在精神气韵上却一点也不平淡 就意象而言,首先,陶诗多自然意象而苏轼和诗多人文意象。自然意象即表现渊明隐居生活的农村田园意象,和陶诗中亦偶能见农居田园生活之意象,然其大多数的意象皆为虚构之象或传统意象即人文意象。其次,陶诗意象常具象征色彩而苏诗意象常带比喻色彩。 就意境而言,能于情景相融相生的意境之中,直接察见诗人的真性情,这即是一种不隔之境界。陶诗与苏诗同为不隔之境,然而,陶诗意境是一种纯出自然的人境交融型的不隔境界,而苏诗的意境则是一种天机自运的天才型的不隔境界。从意境中情与景契合的分量来看,陶诗意境重境的表现,苏诗意境重意理的阐发,故陶诗以境胜而苏诗以意胜。 就韵味而言,陶诗的韵味,主要有两种理解,有以苏轼为代表的“奇趣”说与以范温为代表的“余意”说。陶诗“奇趣”主要表现为“反常合道”之特点。苏诗也有奇趣,但不同于陶诗奇趣源于自然天成的无心之奇,苏诗奇趣是来自于智慧,来自于诗人的天赋诗才。陶诗“余意”亦即是苏轼所言的“至味”,这种“至味”,首先表现在其诗往往能将日常生活诗化,其次还表现在其诗往往常言中含至理。而苏诗之余意韵味,特别是那种能给人以久久品味的“余味”则要少得多,也就是说苏诗有味而乏韵,这也是毋庸讳言的苏诗的缺点与不足。 第五章诗道篇,此章分三节,第一节从道统、家国两个方面论述二者的信仰危机,精神家园的丧失;就道统而言,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所处时代“道丧”与“道裂”的担忧以及他们的维系道统的精神,陶渊明以退居田园安贫固穷精神实践道统精神,苏轼则以著书立说发明正道以维系道统。就家国而言,渊明是弃国而归家,苏轼则是舍家而报国。第二节从人生与人格两个方面,探究比较二者对生命存在的本体追索。在人生认识上,“吾生一尘,寓形空中”是二人对个体生命本质状态的共同认识。渊明的基本人生观是人生如尘、生寓死归,苏轼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人生如寄”的寄寓观。“此生泰山重”重视个体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他们的共同人生态度。渊明重生主要表现在其注意保养生命上,而苏轼则表现在不杀生、养生修炼栽种果蔬上。在人格上,他们都达至圣者人格,陶渊明表现为清圣人格,苏轼为任圣人格;陶渊明表现为归鸟与菊花之人格象征,苏轼表现为飞鸿与梅花之人格象征。第三节从生命境界与心灵归属两个方面探讨二人精神家园之不同。在生命境界上,两者都已经达至尽性知天委运任化的天地境界,其不同点在于渊明为乐天境界而苏轼为同天境界。在心灵归属上,渊明之故乡田园即是其心灵诗意栖居之地;而苏轼则以心理为本体,心之寸田尺宅即是安顿心灵之处。两位诗人皆为后人设想了一个现实的精神家园,即陶渊明之桃花源与苏轼的仇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