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农”情结
作者: 丁海霞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所谓“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关系到国民的素质、经济的发展。而研究“三农”现象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的东晋末期已经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当时的“三农”现象了。他就是著名的田
全文:所谓“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关系到国民的素质、经济的发展。而研究“三农”现象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的东晋末期已经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当时的“三农”现象了。他就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和散文家。因早年丧父,九岁时陶渊明就和寡母寄居在当时名士外祖父孟嘉家中,由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兼具着“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他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几度投身仕途,但最终因不愿“以心为形役”而选择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也曾抱着“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报国志向,但最终因“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而选择了“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最初接触陶渊明的著作是他的散文《桃花源记》。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一个外人的视角描绘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农业社会。
陶渊明田园诗的境界
作者: 李四会  来源:教师(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到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
全文:村,非为入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怀此颇多年,今日从兹没。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拉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这里,诗人就以非常明显的理想化手笔描写现实之境,而并无造作艰涩的之嫌,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温馨柔和,令人神往,既神往诗中的生活,也神往诗本身造就的氛围。
美是自由的象征: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赏析
作者: 程建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作赏析  象征  陶诗  汉字  视觉印象  诗歌  观照  自由  陶渊明  求道 
描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志欲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一、 难以忘情的羲皇上人 此诗写于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辞官彭泽令后的隐居期。诗以议论发端,首四句
全文: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此诗传为帝尧之世的作品,渊明用此典,意在说明自己如尧舜先民,击壤亩,碌碌然不惮劬劳,熙熙然乐而忘情。那么,此诗果然是陶渊明的“忘情”之作吗? 渊明自小寄居于其外祖父孟嘉家,孟嘉行不苟合,率真自赏,对陶渊明影响很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