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时代与个人:陶渊明观及其实践的再认识
作者: 陈道贵  来源: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时代与个人:陶渊明观及其实践的再认识
生命的追问:解读陶渊明的《形影神》诗
作者: 李仕华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问  矛盾统一   
描述: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全文: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生命的追问--解读陶渊明的《形影神》诗
作者: 李仕华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问  矛盾统一   
描述: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全文: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陶渊明,中古文坛一颗闪烁的明星
作者: 陈仕持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留传下来的不多。其题材并不显豁,语言也不艳丽,甚至并没有表现多少激越的感情。但是,就是这一本薄薄的诗文,赢得了文人学士们普遍的赞赏。唐代以来的诗文作家几乎没有不为它倾倒、不向它学习的。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蔡绦说"诗家视渊
全文:陶渊明的作品,留传下来的不多。其题材并不显豁,语言也不艳丽,甚至并没有表现多少激越的感情。但是,就是这一本薄薄的诗文,赢得了文人学士们普遍的赞赏。唐代以来的诗文作家几乎没有不为它倾倒、不向它学习的。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蔡绦说"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苏东坡甚至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中华书局《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第九页)真德秀说"渊明之作,宜自为一编,以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为诗之根本准则。"(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首
陶渊明《桃花源记》英译本比较较研究:文化语境视角
作者: 李仕德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陶渊明《桃花源记》英译本比较较研究:文化语境视角
全文:
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作者: 丁静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陶渊明  隐逸情结  人生经历 
描述: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全文: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试论陶渊明对《论语》中仕宦思想的接受变更
作者: 王博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论语》仕宦思想  变更  陶渊明  接受 
描述:刘熙载云:渊明大要出于,指出陶渊明之间的渊源.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其积极入世的仕宦思想深受影响,同时又因其个体的独特性而别具特色.本文试从学而优则,对可依托的君主的不同理解,为官之道的不同方式等方面对陶渊明的仕宦思想加以分析.
全文:刘熙载云:渊明大要出于,指出陶渊明之间的渊源.陶渊明一生五次出仕,其积极入世的仕宦思想深受影响,同时又因其个体的独特性而别具特色.本文试从学而优则,对可依托的君主的不同理解,为官之道的不同方式等方面对陶渊明的仕宦思想加以分析.
探索肯定—谈陶渊明的自我叙述写作策略
作者: 黄碧幼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典范  自我意识  自我构建  自我叙述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这自我意识的背后,隐藏的是陶渊明对自我的探索、设计和肯定。身为隐士典范的陶渊明,在其作品中亦表现得极其关注隐者形象,可说是对“”之境界的追求已深入到其生
全文:陶渊明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这自我意识的背后,隐藏的是陶渊明对自我的探索、设计和肯定。身为隐士典范的陶渊明,在其作品中亦表现得极其关注隐者形象,可说是对“”之境界的追求已深入到其生
陶渊明由心理历程探析
作者: 李霜琴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中国文学史  南岳  隐者  隐逸诗  济苍生  心理历程  隐逸传  刘敬宣 
描述: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
全文: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一个"隐者"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而人们在谈到他的隐逸时,也总是着眼于他的"采菊东篱下
鄙弃仕途、归隐田园的诗意自白——读陶渊明《归去来辞》
作者: 吴战垒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作者  自白  田园  仕途  陶渊明  官场  庭园  情状  谋篇 
描述: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他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却决定弃官隐居。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可以参看。
全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他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却决定弃官隐居。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可以参看。
上页 1 2 3 ... 5 6 7 ... 388 389 39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