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责子》诗看陶渊明家教的失误
作者: 竺柏岳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人  晋代  家教  陶渊明  诗文集 
描述:近读,获知晋代家居江西庐山之麓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晚年写过一篇诗,该诗说出了对儿子们的忧虑,全诗如下: 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怀中.
全文:近读,获知晋代家居江西庐山之麓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晚年写过一篇诗,该诗说出了对儿子们的忧虑,全诗如下: 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怀中.
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器》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的“归隐”主题之比较
作者: 李雪梅  来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文化差异  社会变革 
描述:英国现代作家哈代和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归隐”,并且他们的愿望都是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产物。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本文正是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入手来对比分析他们的“归隐”的差异。
全文:英国现代作家哈代和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归隐”,并且他们的愿望都是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产物。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本文正是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入手来对比分析他们的“归隐”的差异。
孟浩然陶渊明田园诗审美视角之比较
作者: 宁松夫  来源: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孟浩然  陶渊明  田园诗  审美视角 
描述:归宿视角来审视田园美,而陶渊明的一生几乎都是从逃禄视角来审视田园美;二是孟浩然多是以游观者的姿态从游
全文:归宿视角来审视田园美,而陶渊明的一生几乎都是从逃禄视角来审视田园美;二是孟浩然多是以游观者的姿态从游的角度审视田园景观之美,而陶渊明则往往是从图存视角去审视田园生活之美。
论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哲学思想的相似之处
作者: 邱瑜毅  来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灵思考  华兹华斯  陶渊明  哲学思想  崇尚自然 
描述: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之一威廉·华兹华斯一直被称为湖畔诗人,这不仅是因为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自然气息,更重要的是基于他内心深处自始至终秉持的崇尚自然的哲学.而陶渊明作为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有着类似的哲学思想.他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处世态度上都有着这样一种倾向--对自然的崇尚和尊
全文: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之一威廉·华兹华斯一直被称为湖畔诗人,这不仅是因为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自然气息,更重要的是基于他内心深处自始至终秉持的崇尚自然的哲学.而陶渊明作为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辞赋家
字字田家语,章章和谐画-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 张文真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平淡绮丽  竟境浑成  艺术特色 
描述: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
全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休闲于自我超越中拥有:论陶渊明对宋词的思想影响
作者: 张翠爱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宋词  休闲  自我超越 
描述:幼年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陶渊明,早年有着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所以,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追求。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视官场为樊笼密网的陶渊明不愿屈从外物扭曲自我,毅然地返回田园。陶渊明爱惜名利而又看破名利、不喜贫穷
全文:幼年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陶渊明,早年有着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所以,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追求。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视官场为樊笼密网的陶渊明不愿屈从外物扭曲自我,毅然地返回田园。陶渊明爱惜名利而又看破名利、不喜贫穷而又安贫守拙的人生历程深深吸引并感化着宋代的词人。宋代词人们在词作中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而且陶渊明安贫知足、守拙养真的思想使多数本不贫穷的词人抑制了物欲的膨胀,也使部分贫穷的词人因之而畅享贫苦平生。通过这些自我超越的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懂得他们何以拥有了让世人无限向往的诗意的休闲生活,而且还可以获得休闲的真谛。
陶渊明的自我与文的自觉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陶渊明  文的自觉  文名  隐名 
描述:陶渊明自我性情的寻求,与魏晋以来文学自觉意识的结合,开创了文学创作领域的一大片园地,有向来为人称道的田园诗,鸟、松、菊、兰意象,有诗化的隐士新形象,有质朴平实而又不乏风趣的生活诗文,也有生的不如意而死后依然故我的文学生命新型样态.在他的意识里,文学创作如自我心迹的书写,是摆脱了物质经济束缚的纯精神境
全文:陶渊明自我性情的寻求,与魏晋以来文学自觉意识的结合,开创了文学创作领域的一大片园地,有向来为人称道的田园诗,鸟、松、菊、兰意象,有诗化的隐士新形象,有质朴平实而又不乏风趣的生活诗文,也有生的不如意而死后依然故我的文学生命新型样态.在他的意识里,文学创作如自我心迹的书写,是摆脱了物质经济束缚的纯精神境界追求.
陶渊明被误会了近一千七百年
作者: 宋浩浩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宋书》  中国文化  《晋书》  陶渊明  隐逸情怀  误会 
描述:陶渊明这个名词已经作为纯粹的隐士,传列《晋书》、《宋书》、《陶史》三史中的“隐逸”篇,可谓深入了中国文化的骨髓。每每一提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想到那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那种不问尘俗世事的清醒与潇洒。而历朝历代以来,几乎都把陶渊明当作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形势的第一隐
全文:陶渊明这个名词已经作为纯粹的隐士,传列《晋书》、《宋书》、《陶史》三史中的“隐逸”篇,可谓深入了中国文化的骨髓。每每一提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想到那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那种不问尘俗世事的清醒与潇洒。而历朝历代以来,几乎都把陶渊明当作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形势的第一隐士、“隐士之宗”。然事实并非如此,他几乎被误会了近一千七百年,而且还有可能被继续误会下去。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自然审美意识比较
作者: 王芳 何永艳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审美意识  华兹华斯  陶渊明  差异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为中西方自然诗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度,所处年代也相差千年,但他们都充满了自然之爱.前者代表和象征了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雅淡优美的至高情趣;后者代表和象征了博大无私的爱.在自然诗中,前者抒发物我齐一的超脱闲情,率真自然,达到了"无我之境";后者在与自然的激情互动中
全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为中西方自然诗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度,所处年代也相差千年,但他们都充满了自然之爱.前者代表和象征了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雅淡优美的至高情趣;后者代表和象征了博大无私的爱.在自然诗中,前者抒发物我齐一的超脱闲情,率真自然,达到了"无我之境";后者在与自然的激情互动中洋溢着纯真的爱的气息,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他们的诗歌创作反映出了中西方自然诗中自然审美意识的差异性.
浩歌归去与呐喊抗争:陶渊明与鲁迅比较研究
作者: 朱艳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尊严  浩歌归去  呐喊抗争 
描述:科学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没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无一不是人类夜空永恒的星光,指引着人类求索的方向。中国晋代的陶渊明与现代的鲁迅,虽时隔千年,却一样生逢乱世,内心都充满了矛盾、痛苦与挣扎。最终,他们一个浩歌归去,一个呐喊抗争。可是无论归去还是呐喊,无不昭示着他们积极的人生姿态:反抗黑暗、寻求自由与
全文:科学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没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无一不是人类夜空永恒的星光,指引着人类求索的方向。中国晋代的陶渊明与现代的鲁迅,虽时隔千年,却一样生逢乱世,内心都充满了矛盾、痛苦与挣扎。最终,他们一个浩歌归去,一个呐喊抗争。可是无论归去还是呐喊,无不昭示着他们积极的人生姿态:反抗黑暗、寻求自由与人生尊严。他们的行与文,坚定地体现了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者都不可缺少的独立与自由的精神。
上页 1 2 3 ... 5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