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21)
学位论文(193)
报纸(152)
图书(97)
会议论文(43)
新闻(14)
诗文作品(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4554)
人物生平 (152)
作品著述 (19)
缅怀纪念 (4)
珍贵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6(242)
2015(315)
2014(298)
2013(340)
2012(316)
2011(339)
2010(380)
2009(314)
2008(258)
2007(206)
2006(165)
2005(123)
2003(108)
2002(108)
2000(75)
1998(59)
1997(55)
1996(54)
1995(45)
1994(46)
1993(43)
1992(38)
1991(37)
1988(43)
1986(33)
1985(55)
1977(2)
1961(3)
1945(1)
按来源分组
安徽文学(下半月)(29)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7)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0)
江汉论坛(10)
科教文汇(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
人间(8)
中学语文教学(7)
鸭绿江(下半月版)(7)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5)
东方丛刊(5)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5)
绥化学院学报(4)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4)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3)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3)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3)
淮阴师专学报(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2)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
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 上田武 李寅生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思想感情  生活方式  东晋时期  陶渊明  鲍照  继承关系  创新 
描述: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了一个极有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陶渊明死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飘逸高洁的隐士一面为世人所瞩目,而他的
全文: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隐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人物,诗人的晚年并没有离开故乡浔阳,他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在六十三岁去世时,陶渊明作为当时刘宋王朝的人物,其所留下的双重特征,成为了一个极有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陶渊明死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飘逸高洁的隐士一面为世人所瞩目,而他的诗文则显得并无特别奇矫之处,虽极具
从《形影神》组诗看陶渊明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
作者: 黄竞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影神>  死亡忧惧  陶渊明  方式 
描述:组诗阐述了陶渊明"生必有死"的理性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组诗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反对"惜生",而是反对"营营以惜生",重点当在"营营"二字上;"形"、"影"、"神"三者代表了陶渊明自身思想和行为上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全文:组诗阐述了陶渊明"生必有死"的理性生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超越死亡忧惧的三种方式;组诗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反对"惜生",而是反对"营营以惜生",重点当在"营营"二字上;"形"、"影"、"神"三者代表了陶渊明自身思想和行为上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追寻桃花源:也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
作者: 袁书会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佛经文体  小说 
描述:《桃花源记并》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
全文:《桃花源记并》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前人多有研究。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笔者经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认为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将这一怪异故事
追寻桃花源:也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
作者: 袁书会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佛经文体  小说 
描述:《桃花源记并》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前人多有研究且认识渐趋一致。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通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 ,认为 :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 ,将这一怪异故事记载下来罢了。因此《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 ,其中之“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亦不宜坐实。而《桃
全文:《桃花源记并》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前人多有研究且认识渐趋一致。而有关“桃花源”这一地理位置真伪之争论则颇为激烈。通过对当时流传的几种武陵人奇遇故事的比较 ,认为 :陶渊明亦不过如当时之小说家 ,将
试论陶渊明诗文真率美的美育意义
作者: 王叔新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育意义  陶渊明  真率美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派的创始人 ,真率美是其诗文的主要美学特征。老庄的求真贵真思想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陶渊明诗文的真率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人文教育、文艺创作及社会风气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派的创始人 ,真率美是其诗文的主要美学特征。老庄的求真贵真思想对陶渊明产生直接影响。陶渊明诗文的真率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人文教育、文艺创作及社会风气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
药酒之外第三条路:从陶渊明的躬耕透析其精神归宿
作者: 汪玉川  来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古代  中国  文学评论 
描述:陶渊明是一个在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作为一个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文人,陶渊明没有像他同时代的文人那样放浪形骸,沉浸于酒的麻醉中,也没有盲目地抓住一个时尚,如服药,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是找到了田园这个理想实现地,踏踏实实地躬耕于之,审美化地生活于之,从而多诸多文人树立了一个“诗意
全文:陶渊明是一个在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作为一个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文人,陶渊明没有像他同时代的文人那样放浪形骸,沉浸于酒的麻醉中,也没有盲目地抓住一个时尚,如服药,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是找到了田园这个理想实现地,踏踏实实地躬耕于之,审美化地生活于之,从而多诸多文人树立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榜样.
焦灼感:陶渊明诗歌思想的一种解读
作者: 于东新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矛盾纠葛  时间压迫  思想  功业无成  焦灼感 
描述:以其冲淡平和、旷远悠洁的"静穆"风格名于世,但其背后的内驱力却是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痛苦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灼。这种思想上难以化解的焦灼感具体表现在:功业无成的焦灼,渴望知己而知己难求的孤独、贫与富的惶惑、对声名的淡泊与热衷等等矛盾纠葛的焦灼以及生命有限、时间压迫的焦灼等几方面。诗人经
全文:以其冲淡平和、旷远悠洁的"静穆"风格名于世,但其背后的内驱力却是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痛苦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灼。这种思想上难以化解的焦灼感具体表现在:功业无成的焦灼,渴望知己而知己难求
抚己有深怀 慷慨独悲歌——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悲情之美
作者: 钟新果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文  陶渊明  悲情美 
描述: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士不遇的悲怆美;三、羁旅赠别伤悼的悲切美;四、相思苦恋的悲艳美;五、“竟抱固
全文: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士不遇的悲怆美;三、羁旅赠别伤悼的悲切美;四、相思苦恋的悲艳美;五、“竟抱固穷节”的悲壮美。
陶渊明桃源理想的文化意义:《桃花源并记》
作者: 赵志华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诗并记  古典文学  散文  中国  文学研究 
描述:陶渊明桃源理想的文化意义:《桃花源并记》
出仕与归隐——陶渊明诗歌的飞鸟意象及其审美内蕴
作者: 吕海英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飞鸟意象 
描述:鸟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文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一是选择退守,是疏离群体的个体自由。这两种"原型意象"陶渊明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而陶渊明思想转变可以从
全文:鸟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文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一是选择退守,是疏离群体的个体自由。这两种"原型意象"陶渊明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而陶渊明思想转变可以从飞鸟意象中得到证实。
上页 1 2 3 ... 5 6 7 ... 11 12 1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