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作者: 张鹏丽 陈明富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描艺术  陶渊明  大音希声  诗歌语言  大象无形 
描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陶渊明诗歌语言的白描艺术
一篇诗文话“三境”——简陶渊明《饮酒》之五的话语批评徐军义
作者: 徐军义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篇诗文话“三境”——简陶渊明《饮酒》之五的话语批评徐军义
一篇诗文话“三境”——简陶渊明《饮酒》之五的话语批评
作者: 徐军义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上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篇诗文话“三境”——简陶渊明《饮酒》之五的话语批评
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说起──《由陶渊明之读书论及读陶渊明之书》续一
作者: 张玉声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村  《归去来兮辞》  疑义  殷景仁  陶渊明  颜延之  江州刺史  素心  书论  农民 
描述: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说起──《由陶渊明之读书论及读陶渊明之书》续一
全文:
达人大观物无不可——从陶渊明生活态度其诗文魅力之源
作者: 汪鹏生  来源:学语文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达人大观物无不可——从陶渊明生活态度其诗文魅力之源
苏轼对陶渊明的心理认同
作者: 许铃昕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台诗案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描述: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全文: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苏轼对陶渊明的心理认同
作者: 许铃昕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台诗案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描述: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全文: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苏轼对陶渊明的心理认同
作者: 许铃昕  来源:北方文学(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台诗案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描述: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全文: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苏轼对陶渊明的心理认同
作者: 许铃昕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台诗案  陶渊明  和陶诗  苏轼 
描述: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全文:文中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心里认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阐述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经历不同阶段,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分析了苏轼对陶渊明的认同是是经其解读的陶渊明,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中最后总结了苏轼一生推崇、师法陶渊明,“学陶”“和陶”,但不趋同、不模仿,而是以陶渊明为知己。
陶渊明的世界观
作者: 杨曙  来源: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桃花源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选拔人才根本不以德才为依据,而看门第的高下和财产的多少。他出身贫寒,不可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使他采取了归隐的态度。知识分子身份和与农民的关系,铸就了他独特的世界观。
全文:陶渊明生活在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选拔人才根本不以德才为依据,而看门第的高下和财产的多少。他出身贫寒,不可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使他采取了归隐的态度。知识分子身份和与农民的关系,铸就了他独特的世界观。
上页 1 2 3 ... 5 6 7 ... 117 118 1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