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陶渊明在元代的接受探析
作者: 罗春兰 周理凤 袁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人格  风格  接受 
描述:元代对陶渊明的接受从多方面显现出来。元曲中陶渊明成为广泛援引的创作题材,“和陶”在元代文坛成为一种非常普泛的文化现象,而在元代诗论家们的评介体系中,陶渊明也高于谢灵运而广受推崇。这与元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的时代审美风潮有关,也与缘于元人尚隐的心理基因。
全文:元代对陶渊明的接受从多方面显现出来。元曲中陶渊明成为广泛援引的创作题材,“和陶”在元代文坛成为一种非常普泛的文化现象,而在元代诗论家们的评介体系中,陶渊明也高于谢灵运而广受推崇。这与元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的时代审美风潮有关,也与缘于元人尚隐的心理基因。
陶渊明纪念馆修葺一新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国又一个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了。昨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九九重阳,与古人用九来计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间有关,因“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有
全文: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国又一个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了。昨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九九重阳,与古人用九来计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间有关,因“九”与“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有
组诗浅比——论左思《咏史》与陶渊明《咏贫士》
作者: 史梅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脱自然  慷慨豪迈  儒道  愤世 
描述:左思的《咏史》与陶渊明的《咏贫士》是两类组诗创作,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均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咏史》倾诉了士族门阀制度压迫下寒士的悲愤,表达了诗人对不合理制度的抗争,《咏贫士》以贫士高洁之志肯定、赞美、寄托了诗人归隐、自然的人生理想。他们生活时代、人生态度等的差异,使其诗歌呈现出不同风格,在主题、
全文:、赞美、寄托了诗人归隐、自然的人生理想。他们生活时代、人生态度等的差异,使其诗歌呈现出不同风格,在主题、题材、语言、情感等方面有较多的可比之处,可以从中体味魏晋诗歌的丰富内涵。
论杜甫与陶渊明的诗学关系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学关系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
全文: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
陶渊明诗文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作者: 郝凤彩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怡情  避世  陶渊明  人文精神  生死超然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开辟了中国古代田园诗一派,这与诗人所生活的魏晋时代的思想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玄学对诗人的影响是很突出的。作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传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意识,即避世思想、田园情结和生死超然的人生观,这正好是一种崭新的人文精神。它对后代文人士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开辟了中国古代田园诗一派,这与诗人所生活的魏晋时代的思想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玄学对诗人的影响是很突出的。作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传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意识,即避世思想、田园情结和生死超然的人生观,这正好是一种崭新的人文精神。它对后代文人士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
论陶渊明诗中“飞鸟”意象的象征意蕴
作者: 谭云华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象征意蕴  陶渊明  飞鸟意象 
描述: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全文:陶渊明笔下有大量有关飞鸟意象的作品。飞鸟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蕴含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识及情感,是作者审美意识与客观物象渗透的结果。陶渊明笔下的飞鸟形象,是其自我精神的形象写照,负载着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真意的追求及回归田园的人生意趣,更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生命与精神的永恒追求。
此翁岂作文 直写胸中天:晋宋学术思潮与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审美倾向
作者: 刘启云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崇尚自然  儒玄并综 
描述: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关,而其崇尚自然的关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
全文: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关,而其崇尚自然的关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再现。[著者文摘]
此翁岂作文 直写胸中天——晋宋学术思潮与陶渊明散文创作的审美倾向
作者: 刘启云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崇尚自然  儒玄并综 
描述:儒、释、道三家思想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渗透、交融,为晋宋间思想文化界的基本倾向。儒玄并综的思想特点,是陶渊明虽为晋宋间人,却无晋宋人放诞无实之习气,为文亦无玄虚放诞之语的原因。他的作品是从日常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美,而其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
全文:的、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感受人生、发掘具有深刻意义的美,而其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任真自得的人生态度也就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再现。
关于陶渊明“回归”主题的文化阐释
作者: 方顺贵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道互构  显在回归  人格美  终极回归  回归  隐在回归 
描述:回归是陶渊明诗歌的一大主题,它包括有机统一的三个层次:显在的、隐在的、终极的。归是陶诗之骨从文化的角度阐释陶渊明回归的深层涵义。可以看出,只有对“屋”的双重的文化内涵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读出陶渊明归于其居的深层意味。陶渊明的回归是儒道互构的,是亦儒亦道的,使得晋人在人格精神上获得了某种同质。他们完成
全文:归于其居的深层意味。陶渊明的回归是儒道互构的,是亦儒亦道的,使得晋人在人格精神上获得了某种同质。他们完成了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统一:人格美因自然美而显,自然美因人格美而彰,二者是一种同质异构的关系。魏晋时期既是人格自觉的时代,又是山水自觉的时代。
陶渊明〈自祭文〉与徐志摩〈歌〉的死亡观点与态度之探讨
作者: 张雅端  来源:台湾观光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面对死亡的态度  徐志摩  陶渊明  死亡观点 
描述:相隔一千五百多年的陶渊明和徐志摩, 在作品((自祭文)和(歌))中有着相似的 死亡观点及面对死亡的态度。处於不同时空背景的三个个体生命, 何以发出如此相似的 兴叹, 是历史的偶然,或是主客交织下的必然?本文透过对二作品的比较,厘清二者之 异同,并探讨二人作品中的死亡观点和面对态度与其所处时代及个人生
全文:异同,而是透过这样的比较与揭露,突显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生命特质对一个 人的死亡观及面对态度形成之影响,作为观察学生对死亡的观点与态度及省思当前社会 高自杀率现象之起点。
上页 1 2 3 ...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