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与吉田兼好的隐逸心理结构比较研究
作者: 白丽云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心理  隐逸作品  比较研究 
描述:中国的魏晋时期(220-420)和日本的中世时期(1192-1603)是两国隐逸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由于两国的社会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以及隐者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别,使得中日隐选文学面貌不尽相同.但两者的思想渊源、隐者风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生命意识的张扬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但无论是中国学
全文:中国的魏晋时期(220-420)和日本的中世时期(1192-1603)是两国隐逸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由于两国的社会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以及隐者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差别,使得中日隐选文学面貌不尽相同.但两者的思想渊源、隐者风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生命意识的张扬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但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日本学者,研究隐逸文学的主要方向都倾向于对两国隐逸思想的来源、隐士从古到今的梳理、隐士的类型、隐逸的方式与行为和隐逸之后的生活内容等方面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勾勒.对于代表作家的隐逸心理结构较少涉及.接下来,我们从陶渊明与吉田兼好的隐逸缘由、隐逸思想构成等方面研究二者的隐逸心理结构.
醉醒其间 荣枯咫尺——谈陶渊明《饮酒》诗中体现的人生感悟
作者: 李杨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  陶渊明  矛盾 
描述: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包含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社会、对于理想的感悟。生死的幻灭与荣枯的悲凉,是非的叩问与仕隐的矛盾,都在二十首《饮酒》诗中得以体现。诗歌从更深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壮志难伸、理想破灭的悲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世风的靡丧,同时,也向我
全文: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包含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社会、对于理想的感悟。生死的幻灭与荣枯的悲凉,是非的叩问与仕隐的矛盾,都在二十首《饮酒》诗中得以体现。诗歌从更深的层面展现了诗人壮志难伸、理想破灭的悲愤,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世风的靡丧,同时,也向我们勾勒了他从出仕到归隐之间的艰难复杂的心路历程。饮酒只不过是他的一种疏解忧愁烦恼,暂时忘却世事人生的方法,然而,陶渊明却在这种方法之中,找到了更多的关于人生问题的解答,完成了多少人一直梦寐以求的终极追求——达观的超脱。
陶渊明的审美风貌
作者: 洪芙蓉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治武功  审美风貌  青年时期  儒家思想  陶渊明  家庭环境  出身 
描述: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其祖辈、父辈都曾在朝中为官,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陶渊明很小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对儒家的经典有浓厚的兴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以其祖宗先人的文治武功而骄傲自豪并奉为楷模。因此,青年时期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对他十分不利,
全文: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其祖辈、父辈都曾在朝中为官,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陶渊明很小的时候就喜爱读书,对儒家的经典有浓厚的兴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以其祖宗先人的文治武功而骄傲自豪并奉为楷模。因此,青年时期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对他十分不利,
论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 谭忠国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物我为一  陶渊明  “质性自然”  躬耕田园  委运任化 
描述: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性自然;二是躬耕田园。质性自然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躬耕田园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主要体现。他通过读书弹琴、饮酒赋诗、游乐交友特别是躬耕田园等方式,达到了委运任化、物我为一和与道冥合的高超境界,即达到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全文: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性自然;二是躬耕田园。质性自然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躬耕田园是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主要体现。他通过读书弹琴、饮酒赋诗、游乐交友特别是躬耕田园等方式,达到了委运任化、物我为一和与道冥合的高超境界,即达到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陶渊明散文艺术管窥
作者: 颜仁学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抒情散文  散文作品  说明文  陶渊明  先秦诸子散文  散文艺术  文学风格 
描述:与诗歌相比,陶渊明散文作品不多,但文风独特,不仅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迥异,而且在散文史、思想史上独树一帜。陶渊明没有写过纯粹的如先秦诸子散文般的说理文,其今存散文大略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文三类。其说明文主要是诗序、赋序,记叙文有
全文:与诗歌相比,陶渊明散文作品不多,但文风独特,不仅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迥异,而且在散文史、思想史上独树一帜。陶渊明没有写过纯粹的如先秦诸子散文般的说理文,其今存散文大略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文三类。其说明文主要是诗序、赋序,记叙文有
陶渊明生命观的文化阐释
作者: 段幼平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生命观  陶渊明  委运顺化 
描述: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形成了纵乐、养生、玄学等不同类型的生命观,而陶渊明立足现实生活,汇通儒道玄思想精华,以自然为核心的委运顺化的生命观无疑是当时最完善、最务实的生命观,是魏晋士人探索生命的集大成者,是对玄学生命观最完美的总结。
全文:魏晋士人对生命本原、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的思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形成了纵乐、养生、玄学等不同类型的生命观,而陶渊明立足现实生活,汇通儒道玄思想精华,以自然为核心的委运顺化的生命观无疑是当时最完善、最务实的生命观,是魏晋士人探索生命的集大成者,是对玄学生命观最完美的总结。
论陶渊明诗歌的悲情意识
作者: 段幼平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陶渊明  悲情 
描述:陶渊明自觉疏离于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他追求淳真、崇尚自然的本性却和世俗难以融合。这种分离和排斥让他陷于理想的失落、生活的贫困、精神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比焦虑中。但他却能以儒道思想作为心灵支撑,以古代隐士作为精神榜样,在躬耕田亩和诗书琴酒的化境中消融苦闷,从而超越悲情走向平和。
全文:陶渊明自觉疏离于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他追求淳真、崇尚自然的本性却和世俗难以融合。这种分离和排斥让他陷于理想的失落、生活的贫困、精神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比焦虑中。但他却能以儒道思想作为心灵支撑,以古代隐士作为精神榜样,在躬耕田亩和诗书琴酒的化境中消融苦闷,从而超越悲情走向平和。
浅析陶渊明偶像的形成原因
作者: 梁斐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偶像  陶渊明  选择性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魏晋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陶渊明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以及后世接受者在其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所显现的选择性特点,对陶氏偶像形成发生了一定的作用。从这三个方面阐述陶渊明偶像的形成原因。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犹如偶像的文人形象,这一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魏晋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陶渊明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以及后世接受者在其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所显现的选择性特点,对陶氏偶像形成发生了一定的作用。从这三个方面阐述陶渊明偶像的形成原因。
浅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者: 杨钥  来源: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描述:汉赋的铺采摛文、夸张声貌在汉初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势,后来赋作无法逾越,只能因循模仿,落于前作的窠臼之中。因此,赋的文辞内容逐渐开始转向,走出了铺采摛文、极力夸张声貌的模式而归乎于一种平静淡雅的风格。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语言简省古朴,思想净洁笃真,是绚烂之极而归乎于平淡的赋作。
全文:汉赋的铺采摛文、夸张声貌在汉初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势,后来赋作无法逾越,只能因循模仿,落于前作的窠臼之中。因此,赋的文辞内容逐渐开始转向,走出了铺采摛文、极力夸张声貌的模式而归乎于一种平静淡雅的风格。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语言简省古朴,思想净洁笃真,是绚烂之极而归乎于平淡的赋作。
论辛弃疾归隐时期的陶渊明情结
作者: 赵洪义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承继  陶渊明  发展 
描述:辛弃疾闲居带湖和退隐瓢泉时期,生活、创作中流露出浓郁的陶渊明情结。但两个时期相比,带湖时期是对陶渊明思想的表象认同,瓢泉时期对陶渊明的认识则深刻多了。但陶渊明的真隐境界,辛弃疾并没有完全达到。辛弃疾的田园词作也没有真正反映出田园生活的辛劳,其审美情趣带有较多的士大夫文人气息。
全文:辛弃疾闲居带湖和退隐瓢泉时期,生活、创作中流露出浓郁的陶渊明情结。但两个时期相比,带湖时期是对陶渊明思想的表象认同,瓢泉时期对陶渊明的认识则深刻多了。但陶渊明的真隐境界,辛弃疾并没有完全达到。辛弃疾的田园词作也没有真正反映出田园生活的辛劳,其审美情趣带有较多的士大夫文人气息。
上页 1 2 3 ... 6 7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