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诗意与生存——论陶渊明的诗化人生及其安顿方式
作者: 郭青林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  陶渊明  诗化 
描述:陶渊明被称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在于其身陷人生诸多困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越的、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他是采用将生命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在心灵的超越中安顿了个体生命;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是其能够超越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人生极度困顿中继续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全文:陶渊明被称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在于其身陷人生诸多困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越的、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他是采用将生命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在心灵的超越中安顿了个体生命;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是其能够超越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人生极度困顿中继续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陶渊明学术论辩会在德安启动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德安讯12月3日,全省陶渊明学术调研论辩会启动仪式在德安县举行。此次活动由省政协文史委和省社科院主办,论辩将围绕陶渊明故里所在地、陶氏年谱、渊明核心思想及《桃花源记》创作原型等主题展开,参加论辩的人士包括来自德安、星子、九江、武宁和宜丰5县的专家学者,他们将赴上述5县调研陶渊明的有关情况。当天,
全文:本报德安讯12月3日,全省陶渊明学术调研论辩会启动仪式在德安县举行。此次活动由省政协文史委和省社科院主办,论辩将围绕陶渊明故里所在地、陶氏年谱、渊明核心思想及《桃花源记》创作原型等主题展开,参加论辩的人士包括来自德安、星子、九江、武宁和宜丰5县的专家学者,他们将赴上述5县调研陶渊明的有关情况。当天,
两位“诗意的栖居”者——陶渊明和梭罗比较研究
作者: 李雁劫  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自然界  瓦尔登湖  生活方式  梭罗  陶渊明  十九世纪  田园诗  哲学思想  人与自然 
描述:美国十九世纪超验主义的实践者梭罗(1817~1862),在家乡附近的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又两个月高群索居的生活。他身体力行了他的哲学思想,并在散文作品《瓦尔登湖》中记录了简单质朴又充实的生活。作品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思索具有生态学意义方面的前瞻性。作为作家,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
全文:美国十九世纪超验主义的实践者梭罗(1817~1862),在家乡附近的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又两个月高群索居的生活。他身体力行了他的哲学思想,并在散文作品《瓦尔登湖》中记录了简单质朴又充实的生活。作品中表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
作者: 葛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B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扬弃  接受 
描述: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
全文: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
作者: 杨菲 杨琴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诗  自然景物  山水诗派  陶渊明  田园诗  游赏  大地主  真我  永嘉  袁行霈 
描述:在中国繁盛的诗坛上,曾出现两位泰斗,一个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而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他为永嘉太守时,每次游赏山水,从者动辄数百,以致被误解为盗贼。正如《
全文:在中国繁盛的诗坛上,曾出现两位泰斗,一个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接受、互动与自我化——论陶渊明与古贤先辈的和谐
作者: 谭忠国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自我化  和谐  古贤先辈  互动 
描述:贤先辈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所选择的处世和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崇高,既利己又利人。他的"自我化"是类型化和
全文:贤先辈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所选择的处世和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崇高,既利己又利人。他的"自我化"是类型化和个性化的高度统一。陶渊明是不可"复制"的典型化形象。他站在了魏晋时代和后世大多数时代的最高峰,成了一个显赫的文化符号和核心价值标度,是人所景仰的文化珠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和恒久影响。
论南宋遗民词人对陶渊明的受容及其意义
作者: 丁楹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受容  陶渊明  南宋遗民词人 
描述:南宋遗民词人的独特人格魅力,表现在他们对整个人生有了深刻的内省,儒家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思想,佛道全身避祸、自然闲适、根绝尘念的观念,构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基础,他们继承发展了晋宋士人陶渊明的人格风度,羡慕和仿效他的行为方式,吸收了晋宋时代士人人格精神的有益因素,从而在"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境界里消
全文:南宋遗民词人的独特人格魅力,表现在他们对整个人生有了深刻的内省,儒家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思想,佛道全身避祸、自然闲适、根绝尘念的观念,构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基础,他们继承发展了晋宋士人陶渊明的人格风度
“中国第一诗”―陶渊明《饮酒》(其五)价值新论
作者: 高原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第一诗  陶渊明  《饮酒》(其五)  “天人合一” 
描述: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价值在于它堪称“中国第一诗”。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就是表现或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而陶渊明的这首诗也正是完美地表现了这一根本精神。纵览中国诗歌史,无论是李白、杜甫及苏东坡等这些站在巅峰的诗人的诗集中,还是其他人的诗作中,都找不出这样一首
全文: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价值在于它堪称“中国第一诗”。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就是表现或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而陶渊明的这首诗也正是完美地表现了这一根本精神。纵览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作者: 杨小旭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蕴  审美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至今仍有许多人对他充满兴趣。对陶渊明诗文的审美意蕴的探究,为本文的目标。 审美意蕴也较含混,经过翻阅大量资料,最终将框架定为人格(人性)审美、田园审美和社会审美。这三个方面基本可概括他诗文中所蕴涵的审美观。由于他的至情至性和绝俗超越皆十分感人,
全文:基础上的人格审美,亦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他既有对带有道家审美色彩的羲皇上人的欣赏,也对儒家审美色彩很浓的颜回、荣启期的赞美。 再说陶氏自然审美观中的田园审美。他的自然审美观固然有传统的“比德
以李公麟为中心的宋代陶渊明绘事及其意义
作者: 李剑锋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陶渊明  绘事  李公麟 
描述:在陶渊明文名和人品声誉日臻颠峰的宋代,与他相关的绘事也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第一位有伟功于陶渊明的大画家是北宋的李公麟,他最有名的陶画是《归去来兮图》和《莲社图》。他的画构思新颖,凸现了陶渊明豪放刚烈的一面,宋代题跋、学习李公麟陶画的作家和画家不乏其人。陶渊明绘事兴盛的原因与宋代人接受和推崇陶的
全文:豪放刚烈的一面,宋代题跋、学习李公麟陶画的作家和画家不乏其人。陶渊明绘事兴盛的原因与宋代人接受和推崇陶的原因是一致的,苏轼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宋代的陶渊明绘事丰富了对陶本人及其作品的理解和体悟,也表明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上页 1 2 3 ... 7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