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饮酒亦人生 自是方逍遥:“非儒非道”陶渊明
-
作者:
温祥国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人 非儒 非道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有诗人、高士、哲人之誉。就哲人而言,有认为他是道家,也有认为他是儒家,若不以"小人儒"和"假道学"的标准衡量,陶渊明则是"非儒亦非道"。
-
全文:陶渊明有诗人、高士、哲人之誉。就哲人而言,有认为他是道家,也有认为他是儒家,若不以"小人儒"和"假道学"的标准衡量,陶渊明则是"非儒亦非道"。
-
徜徉于儒道间的哲人:论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
作者:
潘梦秋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矛盾 统一 儒道影响
-
描述:陶渊明是诗人,同时也是哲人。纵观其一生,儒、道思想对其影响深远。儒家思想使他具有济世之心,道家思想使他向往归隐,两者在他眼中演化为仕与隐的矛盾。然而,他又可以将其融合在一起,调节内心冲突,坦然面对生活,形成一种洒脱质朴的人生哲学。
-
全文:陶渊明是诗人,同时也是哲人。纵观其一生,儒、道思想对其影响深远。儒家思想使他具有济世之心,道家思想使他向往归隐,两者在他眼中演化为仕与隐的矛盾。然而,他又可以将其融合在一起,调节内心冲突,坦然面对生活,形成一种洒脱质朴的人生哲学。
-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
作者:
张静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 名教 自然 言意之辨 真
-
描述: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
-
全文: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
作者:
张静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 名教 自然 言意之辨 真
-
描述: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
-
全文: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
此心安处 躬耕田园—从“纯儒”思想看陶渊明的归隐
-
作者:
谢丽珍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适性 陶渊明 人生观 纯儒
-
描述:在儒释道开始合流的时代,陶渊明的"纯儒"思想显得曲高和寡,而在动乱时代的诗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从而陶渊明毅然地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归隐后的生活虽并不总是美好,他的心境有时也并不平静,然而,陶渊明终究是过上了适性的生活。归隐田园是他获得内心平静的无悔选择。
-
全文:在儒释道开始合流的时代,陶渊明的"纯儒"思想显得曲高和寡,而在动乱时代的诗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从而陶渊明毅然地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归隐后的生活虽并不总是美好,他的心境有时也并不平静,然而,陶渊明终究是过上了适性的生活。归隐田园是他获得内心平静的无悔选择。
-
图文:陶渊明“粉丝”众多 李白写诗以表仰慕之情
-
作者:暂无 来源:鄂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
-
全文:很明显,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
-
田园躬耕中的历史想象: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
作者:
李向阳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操守 情感体验 历史想象 陶渊明 田园诗
-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物之妙,触物肖形,都成绝境,其诗中兼具画工和化工之境界。细究其然,首先,在于陶氏田园躬耕中真切的情感体验;其次,在田园躬耕中儒道交融而又自成境界,超越门户之见,兼容儒道,最终达到一个澄明的境界:万物之妙和诗人胸中之妙的水乳交融;第三,栖息田园,神游太古,使得其诗歌中具有理想和历史的
-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物之妙,触物肖形,都成绝境,其诗中兼具画工和化工之境界。细究其然,首先,在于陶氏田园躬耕中真切的情感体验;其次,在田园躬耕中儒道交融而又自成境界,超越门户之见,兼容儒道,最终达到一个澄明的境界:万物之妙和诗人胸中之妙的水乳交融;第三,栖息田园,神游太古,使得其诗歌中具有理想和历史的双重意蕴。正是这多重的复式情调,形成"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丰富内蕴,并构成了陶诗迥异于他人的艺术特质。
-
“隐逸诗”辨:从田园到山水: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为人物表
-
作者:
夏中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田园 王维 山水 陶渊明 隐逸诗
-
描述: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人暨山水诗人来得自觉乃至卓越。隐逸诗人所亟需面对的首先不是怎么写田园或山水,而是对日常人生取何种活法才真正令己安魂。故从历代诗章可辨陶潜如何弃官而隐、隐而欠
-
全文: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人暨山水诗人来得自觉乃至卓越。隐逸诗人所亟需面对的首先不是怎么写田园或山水,而是对日常人生取何种活法才真正令己安魂。故从历代诗章可辨陶潜如何弃官而隐、隐而欠逸、不逸乃隐;王维则先官后隐、亦官亦隐、亦隐亦逸;而谢灵运只是误官纵逸、逸而非隐。
-
儒家思想对陶渊明、苏轼、李白的影响之比较
-
作者:
传红 来源: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李白 陶渊明 苏轼 儒家
-
描述:陶渊明、苏轼、李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苏轼、李白三人同样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他们三人的思想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方式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呈现儒家思想对陶渊明、苏轼、李白的影响,比较其
-
全文:陶渊明、苏轼、李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苏轼、李白三人同样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他们三人的思想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方式又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呈现儒家思想对陶渊明、苏轼、李白的影响,比较其间的差异,希望从中探寻三位先贤的思想精髓,从而启迪于现世人生。
-
“发乎情,止乎礼义”:先秦儒家“食色”观述略以及陶渊明的形象表达
-
作者:
丁永忠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食色观 《闲情赋》 陶渊明
-
描述:"饮食男女"是当今社会普遍喜谈的话题,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先秦儒学从来没有否定过男女之间性爱需求的合理存在性,只不过他们把人的这一需求定位于生物学层次而已。与此同时,先秦儒学还提倡用德行礼教来规范、节制"食色",使其不至于放任自流。《毛诗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传统儒家"食色"观
-
全文:"饮食男女"是当今社会普遍喜谈的话题,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十分重视的问题。先秦儒学从来没有否定过男女之间性爱需求的合理存在性,只不过他们把人的这一需求定位于生物学层次而已。与此同时,先秦儒学还提倡用德行礼教来规范、节制"食色",使其不至于放任自流。《毛诗序》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精炼表述。陶渊明《闲情赋》则是传统儒家"食色"观的形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