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诗文中的儒佛道思想
-
作者:
金周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道教 陶渊明 儒家 精华
-
描述: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 ,但其思想仍以儒家为本 ,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 ,可以体味到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 ,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 ,佛家的无常空幻与无我忘物。他受儒教的影响 ,具有严格的律己精神和浓厚的伦理观念 ,却又丝毫不受繁复的礼教的束缚 ;他具备道家消遥
-
全文:。他受儒教的影响 ,具有严格的律己精神和浓厚的伦理观念 ,却又丝毫不受繁复的礼教的束缚 ;他具备道家消遥旷达的人生态度 ,但却不放荡不羁与傲慢无礼 ;他领悟到了佛对人生的无我解脱 ,却一点也不坠入空虚。他的这种独特的思想与生活态度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精华 ,形成了一种高尚而超脱的人生境界
-
从阮籍、陶渊明看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
作者:
王建平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古代文学 阮籍 儒家
-
描述:归隐,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专利。其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归隐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它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以前常被认为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阮籍和陶渊明,事实上正是儒家归隐思想的体现者。他们的生平和诗作所表现出的“时隐”和“道隐”,正反映了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
全文:归隐,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专利。其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归隐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它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以前常被认为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阮籍和陶渊明,事实上正是儒家归隐思想的体现者。他们的生平和诗作所表现出的“时隐”和“道隐”,正反映了儒家归隐思想的特征。
-
论陶渊明桃花源思想的渊源
-
作者:
冯红兵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思想 禅意色彩 道家色彩 儒家色彩
-
描述: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作者认为:作为社会理想,它以当时的堡坞社会及其田园生活为现实依据;作为文化理想,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吸取了儒、道、释三家之精华,因此桃花源中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缩影,有“小国寡民”无君无臣的安逸,也有彼岸世界的禅意。该
-
全文: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作者认为:作为社会理想,它以当时的堡坞社会及其田园生活为现实依据;作为文化理想,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吸取了儒、道、释三家之
-
“走”与“化”:人生理想的幻灭和挣扎:鲁迅《故乡》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对比阅读
-
作者:
范卫东 夏欣才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陶渊明
-
描述:从《故乡》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几幅画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鲁迅和陶渊明都是各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又同遭理想的幻灭,在幻灭中挣扎。“走”与“化”是他们各自永恒的人生姿态。
-
全文:从《故乡》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几幅画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鲁迅和陶渊明都是各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又同遭理想的幻灭,在幻灭中挣扎。“走”与“化”是他们各自永恒的人生姿态。
-
关于陶渊明《游斜川》(诗并序)的两处异文
-
作者:
吴怀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先生 游斜川 生行 邻曲 诗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年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 中国典籍
-
描述:《游斜川》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作品,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年谱汇考》一文(原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现收入袁先生著《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将之列为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第一等"资料两种之一。现存这首诗有多处异文,其中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两处最关键的
-
全文:《游斜川》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作品,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年谱汇考》一文(原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现收入袁先生著《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将之列为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第一等"资料两种之一。现存这首诗有多处异文,其中据以判断陶渊明生年的两处最关键的文字即有异文,一处是诗序首句:"辛丑岁正月五日,……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句中"丑"字,一作"酉"。另一处则是该诗首句:"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句中"十",或作"日"。这两处文字直接关系着陶渊明的考定,不可不细辨。
-
晋宋之际佛道并兴及陶渊明、谢灵运诗境之研究
-
作者:
马晓坤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佛教 诗歌 魏晋南北朝 道教 陶渊明
-
描述:本文以陶渊明、谢灵运为研究对象,在晋宋之际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寻绎出其思想与时代思潮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而研究他们独具创意的诗歌境界,力求揭橥陶、谢在晋宋诗运转关时期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全文分前言与正文两部分。前言主要介绍本专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文章所... >> 详细
-
全文:本文以陶渊明、谢灵运为研究对象,在晋宋之际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寻绎出其思想与时代思潮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而研究他们独具创意的诗歌境界,力求揭橥陶、谢在晋宋诗运转关时期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全文分前言与正文两部分。前言主要介绍本专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文章所... >> 详细
-
陶渊明与道家思想
-
作者:
巫称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中一位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就其基本思想而言 ,传统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道家说和儒家说。陶渊明出仕、隐居、躬耕、读书、作诗的生活历程、具体诗文作品以及陶渊明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综合分析说明 ,无论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 ,还是诗文创作 ,审美情绪 ,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更带有根本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大诗人中一位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就其基本思想而言 ,传统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道家说和儒家说。陶渊明出仕、隐居、躬耕、读书、作诗的生活历程、具体诗文作品以及陶渊明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综合分析说明 ,无论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 ,还是诗文创作 ,审美情绪 ,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更带有根本性的影响 ,陶渊明的仕与隐都不类于儒家而近于道家 ,老庄哲学是陶渊明思想的核心。
-
陶渊明诗文之思想根源
-
作者:
金周淳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田园文学 吸收 陶渊明 老庄 儒学 精华
-
描述:陶渊明文学根基是儒家思想,他吸收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对宇宙形而上学的认识。同时又接受佛家的主张,体现了一种世界的形而下学的认识,又经过实际生活经验,在思想中融合三家之精华,形成一种高尚而超脱的人生境界。在其诗文中,可以体味到儒家的乐天知命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佛家的无常空幻
-
全文:陶渊明文学根基是儒家思想,他吸收老庄思想与佛教思想,形成了一种对宇宙形而上学的认识。同时又接受佛家的主张,体现了一种世界的形而下学的认识,又经过实际生活经验,在思想中融合三家之精华,形成一种高尚而超脱的人生境界。在其诗文中,可以体味到儒家的乐天知命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佛家的无常空幻与无我忘物。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田园文学的新篇章。其人其文为后世所广为传颂。
-
陶渊明的归隐之路
-
作者:
倪雅男 来源: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思想 人格 老庄 儒家
-
描述:陶渊明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由于老庄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既有热切用世之心,又追求人格的独立,这就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他必然与封建社会当权群体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同时也决定了社会不可能为他提供实现理想、体现自我价值的现实条件。因此,他的归隐,既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的
-
全文:陶渊明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由于老庄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既有热切用世之心,又追求人格的独立,这就决定了作为个体的他必然与封建社会当权群体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同时也决定了社会不可能为他提供实现理想、体现自我价值的现实条件。因此,他的归隐,既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与魏晋学风之变化
-
作者:
袁伯诚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求甚解 陶渊明 精神境界
-
描述:陶渊明好读书。读书是一种悟道的方式,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在汉魏之际文化背景,儒家“立象尽意”,道家“得意忘言”的思辨,“不求甚解”的精义是玄学家的“宗本息末”的思辨方式,这与他的思想变化,人生道路转折密切相关,他把读书与自然道化联在一起,表现为人生的最充分的自觉和成熟,把汉末以来人的觉悟提高到超出时
-
全文:陶渊明好读书。读书是一种悟道的方式,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在汉魏之际文化背景,儒家“立象尽意”,道家“得意忘言”的思辨,“不求甚解”的精义是玄学家的“宗本息末”的思辨方式,这与他的思想变化,人生道路转折密切相关,他把读书与自然道化联在一起,表现为人生的最充分的自觉和成熟,把汉末以来人的觉悟提高到超出时代人的高度,表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