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渊源
作者: 黄炎莲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青河边草  采菽堂古诗选  陶渊明诗歌  《杂诗》  《诗品》  陈绎曾  驱车上东门  应璩  《古诗十九首》  陈祚明 
描述:《诗品》中说:"陶诗出于应璩。"①这是最早指实陶渊明诗歌渊源的言论。应璩诗作流传不同,已无法窥探其作品的原貌。元陈绎曾在《诗谱》中说到:"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几於《十九
全文:《诗品》中说:"陶诗出于应璩。"①这是最早指实陶渊明诗歌渊源的言论。应璩诗作流传不同,已无法窥探其作品的原貌。元陈绎曾在《诗谱》中说到:"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几於《十九
诗意的生存与陶渊明
作者: 罗宜家 刘润芳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  德国浪漫派  陶渊明  诗意 
描述:诗意的生存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论者多是就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立论申说,而笔者则将其视为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点,纵向地追溯其源流,横向地探寻其同道,说明诗意的生存是中西诗哲的共同追求,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在德国,它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派的理想,它由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奠立,后经荷尔德林,特别是海德
全文:人。在德国,它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派的理想,它由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奠立,后经荷尔德林,特别是海德格尔的阐释,成为一个著名的命题。具体说来,诗意的生存应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维度,前者意在人生的皈依
论王夫之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夏正亮 黄建荣  来源: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遭遇明清易代的王夫之与同样经历易代的陶渊明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他把陶渊明视为异代的知己,并在其人生后半期与陶一样选择了隐居。他仰慕陶渊明的情操、气节,同时也对其诗歌做过许多精彩的点评。在其《古诗评选》中,入选的陶诗达二十九首之多,可见其对陶渊明的推崇与赞赏。王夫之可以说是清代一位真正用心灵去接
全文:遭遇明清易代的王夫之与同样经历易代的陶渊明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他把陶渊明视为异代的知己,并在其人生后半期与陶一样选择了隐居。他仰慕陶渊明的情操、气节,同时也对其诗歌做过许多精彩的点评。在其《古诗评选》中,入选的陶诗达二十九首之多,可见其对陶渊明的推崇与赞赏。王夫之可以说是清代一位真正用心灵去接
陶渊明之后文人不再惧怕孤独
作者: 马良怀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人多情,喜愁善感,非常惧怕人生里的孤独,所以,当汉魏之际文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活跃于历史舞台时,那种渴求知己、惧怕孤独的特征也就强烈地凸现出来。于是,便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千古吟唱:“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是文人发自
全文:文人多情,喜愁善感,非常惧怕人生里的孤独,所以,当汉魏之际文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活跃于历史舞台时,那种渴求知己、惧怕孤独的特征也就强烈地凸现出来。于是,便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千古吟唱:“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是文人发自
论陶渊明四仕四隐之官场生活与心境
作者: 吴光滨  来源:实践博雅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晋  刘裕  陶渊明  桓玄 
描述:據筆者過去的研究:陶淵明出生於東晉廢帝太和三年(368),卒於元嘉四年(427),享年六十歲。本文以此為基礎,研究陶淵明的官場生涯與心境,得到如下的結論: 1、一生凡四仕四辭,前後共十年。 2
全文:據筆者過去的研究:陶淵明出生於東晉廢帝太和三年(368),卒於元嘉四年(427),享年六十歲。本文以此為基礎,研究陶淵明的官場生涯與心境,得到如下的結論: 1、一生凡四仕四辭,前後共十年。 2
论王夫之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暂无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诗评选》  陶诗  诗歌  隐居  王夫之  陶渊明  明清易代  人生经历 
描述:遭遇明清易代的王夫之与同样经历易代的陶渊明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他把陶渊明视为异代的知己,并在其人生后半期与陶一样选择了隐居。他仰慕陶渊明的情操、气节,同时也对其诗歌做过许多精彩的点评。在其《古诗评选》中,入选的陶诗达二十九首之多,可见其对陶渊明的推崇与赞赏。王夫之可以说是清代一位真正用心灵去接受陶渊
全文:》中,入选的陶诗达二十九首之多,可见其对陶渊明的推崇与赞赏。王夫之可以说是清代一位真正用心灵去接受陶渊明的人,他在接受的同时也找到了适意生活与安顿灵魂较为现实的途径。
陶渊明复杂情感世界探微
作者: 董艳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世界  独立人格  中国文学史  世外桃源  陶渊明  隐士  创作成就  静穆 
描述:陶渊明因其创作成就和独立人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读者心中,陶渊明是位静穆的、悠闲的世外桃源里的隐士。 然而,“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
全文:飘逸得太久了。”[1]因此探讨陶渊明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认识这位伟大诗人的真面目,以及理解他田园诗的深层意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仕隐冲突的悲歌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
作者: 肖光亮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中心地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陶渊明诗歌 
描述:随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问题方面时,译者的主体性吸引了国内外大 批学者的关注,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此基础上,根 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来看(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基础建立的),译者扮演了 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译者处于一种中心地位,并
全文:的经历。陶渊明的诗歌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是在20世纪初期。 阿瑟·伟利在1918年写作并出版了《中国诗170首》。在这本书上,阿瑟·伟 利翻译了陶渊明的12首诗歌。这是陶渊明诗歌最早的英译作品。后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一赏析陶渊明《杂诗·其-》
作者: 郭艳萍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写在陶渊明的晚年,诗歌虽然字数不多,但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人在晚年,都会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诗人回首自己
全文:,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这四句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和陌上微尘,“分散逐风转”,漂泊不定,无依无靠,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内心的悲怆。这正如《古诗十九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