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交游考
作者: 钟书林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据  心路历程  陶渊明  交游 
描述:对陶渊明交游的考察,自南宋以来,多采用年谱形式,至现代朱光潜先生,始有专题的论述。之后,魏正申、龚斌、王定璋先生等人的研究,均又有所深入和拓展。本文在吸纳前贤成果的基础上,或总结归纳,或提出新说,系统地考察渊明的交游,并以此为视角,勾勒渊明各个时期仕隐矛盾的心路变化历程。 具体说来,全
全文:的简单接受情况和对渊明等作联句诗的充分肯定。其次是《联句》诗的系年勘定和思想内容的分析。结合《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和《赠羊长史》诗,以及它们与《联句》诗在思想内容方面内在的前后相承关系,重点考察
论《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
作者: 田亮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陶渊明  创作  《楚辞》 
描述:该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楚辞》对陶渊明创作影响之体现.这部分分析了陶诗与《楚辞》、《归去来兮辞》与《楚辞》、陶赋与《楚辞》等三个问题.对于陶诗与《楚辞》的关系,该文分别从《饮酒》(之九)与《渔父》,和《命子》与《离骚》两个方面论述.《饮酒》(之九)
全文:该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楚辞》对陶渊明创作影响之体现.这部分分析了陶诗与《楚辞》、《归去来兮辞》与《楚辞》、陶赋与《楚辞》等三个问题.对于陶诗与《楚辞》的关系,该文分别从《饮酒》(之九)与《渔父》,和《命子》与《离骚》两个方面论述.《饮酒》(之九)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比较
作者: 罗小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陶渊明  风格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
全文:、谢灵运放在界定清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考察与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及意象生成和意境构建与风格的关系。通过分析古代以刘勰、钟嵘、苏轼、严羽等为代表
陶渊明的家庭情结
作者: 朱艳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情结  陶渊明  文化意蕴 
描述:明亮的天空中有一颗奇亮无比的星,他就是在中西方上空闪烁的陶渊明。作为一代杰出文人,他不光有着大济苍生的治世理想,还有着每个平常人都有的儿女长,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情结。浓厚的家庭情结时刻环绕着陶渊明,母子连心的相互依靠,夫妻的和谐共建爱巢。到了孩子的心里,是敬畏和害怕共存,但他默默地在心里疼爱那些给他
全文:明亮的天空中有一颗奇亮无比的星,他就是在中西方上空闪烁的陶渊明。作为一代杰出文人,他不光有着大济苍生的治世理想,还有着每个平常人都有的儿女长,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情结。浓厚的家庭情结时刻环绕着陶渊明
“无地”如何“自容”:嵇康、陶渊明比较研究
作者: 刘燕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书写  自然世界  陶渊明  嵇康  玄学 
描述:魏晋士人的思想状态总与魏晋玄学和隐逸思潮息息相关。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嵇康处于魏晋玄学由老学向庄学转变的过渡阶段。嵇康内心深藏“宁如老聃”“将如庄周”二者选择取舍的困惑。其人格理想是老子式凝静审慎、平淡冲和的人格,通微达变、清虚自守的人生状态,但是他又吸收了庄子激烈的批判精神,敢于与现实社
全文:群体的关系有着深刻思考。面对亲情友情的变故、社会的动荡、时间的流逝,他们有了强烈的孤独感。而安全感的丧失、孤独感的侵袭,也促使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精神依靠。嵇康选择了含道独往,在琴的陪伴中体“道”;陶渊明
从俗士之心到圣人之境——玄学背景下的陶渊明
作者: 于雪芳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圣人之境  陶渊明  玄言诗  玄学  俗士之心 
描述: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
全文:东晋一朝,玄学盛行,玄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陶渊明作为东晋的一位文学家,不免受到玄学的影响,但他不同于一般的玄学之士,他达到了玄学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了玄学的真正实践者。本文以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为主要论述对象,论述在玄学的影响下,陶渊明如何达到玄学的理想境界——圣人之境,成为一个玄学的真正实践者,并探讨了陶诗对玄言诗的继承与超越,力求对陶渊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全文共由四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先界定了俗士之心与圣人之境的含义。俗士指东晋玄学之士,东晋玄学之士一边功名利禄,一边追求通过悟道获得心灵自由、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的精神生活。圣人是指人生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和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而且有这种境界的人格,就是人生的理想人格。本文的“圣人”是东晋士人的理想人格,“圣人之境”就是东晋理想人格达到的境界。 第一章着重从人生经历分析陶渊明的超凡入圣。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能超越一般的玄学之士,成为玄学的真正实践者,达到圣人之境。首先分析了陶渊明青年时代受到经学和玄学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陶渊明的仕宦经历。他出仕五次,屡仕屡辞。先辈显赫的功迹和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怀着强烈的救世理想而出仕,黑暗的社会与他的政治理想不合,心向自然且不愿同流合污,使他最终对仕途绝望,回归了田园。第三节分析了陶渊明超越一般士人达到了圣人之境。他完全与仕途断绝,隐居于家乡,躬耕于田园,将自身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全部行为同化于自然之中,将老庄及玄学追求的顺应自然从思想转化为生活实践,将庄子的凝神静虑转化为日常劳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自然的生命律动。 第二章着重分析他归田后独特的生活方式。他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不但能保持独立的个性,内心和谐,而且能与大自然、社会、周围的人保持和谐。陶渊明以自己的个性,吸取了道家和儒家两家精神中与自己追求相契合的成份,并用生命进行了成功实践,成为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个性。在精神上,既有深谙道家精神而获得心灵解脱的自由,还有屡践儒家道德规范、保持自我高洁节操而获得的精神充实感。在生活中,既有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读书、弹琴、饮酒、赋诗、登高、交游,又有儒家的天伦之乐,邻里之和,朋友之友。达到了儒道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东晋士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第三章着重分析陶渊明对玄言诗的继承和超越。首先分析了玄言诗的基本特点:体悟玄理。其次分析了玄学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陶渊明受当时玄学的影响,诗集中有许多谈论哲理的诗,除像《形影神》这样直接谈论哲理的诗外,其他诗大都也包含哲理的意蕴,而所表现的哲学命题,所使用的哲学词汇,有的甚至连诗的风貌都与玄言诗并无大异。但陶诗又与一般的玄言诗人不一样,他是把老庄精神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在躬耕中体悟大道的人,他是站在哲理的高度观察人生,并把人生体验上升为哲理,因此,他能将哲理化入日常生活,化入日常景物,将情景事理巧妙融为一体,且恢复了汉魏古诗的兴寄抒怀的传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