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饮酒与陶渊明的个体存在
作者: 杨华彬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个人独立存在价值  饮酒  社会通行价值 
描述:在魏晋的乱世中,陶渊明深感社会通行价值标准的虚伪性。针对现实。又返观自身,他发现并坚持了个人的独立存在价值,并在饮酒中体会和享受着这份价值。因此,饮酒是陶渊明隐居生活中的亮光,加强了他对自我的独立存在价值的肯定,也是他反抗虚伪的现实社会的一种方式
全文:在魏晋的乱世中,陶渊明深感社会通行价值标准的虚伪性。针对现实。又返观自身,他发现并坚持了个人的独立存在价值,并在饮酒中体会和享受着这份价值。因此,饮酒是陶渊明隐居生活中的亮光,加强了他对自我的独立存在价值的肯定,也是他反抗虚伪的现实社会的一种方式
试析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田园诗的异同
作者: 李小冰  来源: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诗歌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人 
描述: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本文从诗歌产生的背景、诗歌的描写对象、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对两者的田园诗进行比较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研究这两位诗人的作品。
全文: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本文从诗歌产生的背景、诗歌的描写对象、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对两者的田园诗进行比较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研究这两位诗人的作品。
青山独往有真意,异代相随俱风流——王维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
作者: 逯雪梅 张荣东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隐逸思想  王维  山水  陶渊明 
描述: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全文: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贫道关系略论
作者: 罗靖  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躬耕  陶渊明  贫道 
描述:贫是陶渊明毕生面对也是毕生致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贫的体验直接涉到他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因此 ,深入地了解陶渊明的居贫心态和躬耕方式 ,有利于我们弄清楚他的角色定位和人世态度 ,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示和把握他对贫道关系的体悟以及对生死之义的感受。
全文:贫是陶渊明毕生面对也是毕生致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贫的体验直接涉到他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因此 ,深入地了解陶渊明的居贫心态和躬耕方式 ,有利于我们弄清楚他的角色定位和人世态度 ,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示和把握他对贫道关系的体悟以及对生死之义的感受。
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作者: 赵晓岚  来源:学海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陶渊明  辨析  认同 
描述: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文: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 ,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 ,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 ,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 ,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 ,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论陶渊明的审美理想及田园诗的审美价值
作者: 杨德山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淡  田园诗  自然  审美价值  审美理想 
描述:从题材的发展过程来看,田园诗缓慢走向成熟是历史的必然,而它之所以恰在晋宋之际走向成熟,走向勃兴,并选择陶渊明成为田园诗的开创者,除一些客观原因外,魏晋文人的人生观念、陶渊明高洁的人格、崇高的审美理想起着重要的作用。陶渊明独特的生存方式、“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使他的田园诗具有多重审美价值
全文:起着重要的作用。陶渊明独特的生存方式、“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使他的田园诗具有多重审美价值。陶渊明以自己的诗作奠定了田园诗素朴、自然、平淡风格的主流地位。
“陌生者”叩问的回响——《陶渊明新论》在上海出版感言
作者: 陆晓光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比较  主体间性  冈村繁  陶渊明 
描述:冈村繁先生在《陶渊明新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脱离世俗的荣达纷争,始终恪守恬淡寡欲的孤高精神,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极任性地固执于自我本位主义生活方式、并且有很强世俗欲望的人物。换言之,支撑他隐逸生活的是一种极其任性的自我意识和奇妙变形了的世俗欲求。”这样的陶渊明新论,在中国学界迄
全文:冈村繁先生在《陶渊明新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从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脱离世俗的荣达纷争,始终恪守恬淡寡欲的孤高精神,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极任性地固执于自我本位主义生活方式、并且有很强世俗欲望的人
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
作者: 高淮生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  红楼梦  陶渊明  人格范型  嵇康  曹雪芹  阮籍   
描述:陶潜、阮籍、嵇康均为魏晋名士,他们的个性品格与精神风范、思想情感与认知方式、乃至悲患与风流,都可以在《红楼梦》里见到明显的印迹。尽管曹雪芹与他们之间的政治思想倾向、人生经历与志趣、精神追求与审美理想等看似很不相同,然而,他们毕竟同为封建社会中最杰出的文人,阮、嵇、陶在其诗文中所表现的思想与理想,同曹
全文:陶潜、阮籍、嵇康均为魏晋名士,他们的个性品格与精神风范、思想情感与认知方式、乃至悲患与风流,都可以在《红楼梦》里见到明显的印迹。尽管曹雪芹与他们之间的政治思想倾向、人生经历与志趣、精神追求与审美理想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