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提壺撫寒柯,遠復何爲:論陶淵明的《飲酒二十首並序》
作者: 陳岸峰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詩人  温汝能  九首  到溉  清潭  提壺  卒年  任放  昭明太子  游國恩 
描述:一前言在文學史的書寫中,陶淵明(元亮,約365—427)乃田園詩人,魏、晉時代的重要文學家。這是因爲他死後不久,即獲得了一位極之有影響力的知音,那便是昭明太子蕭統(施德,501—531)。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説:……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其何故也?含德之至,莫逾於道……宜乎與大塊而枯榮,隨中和而
全文:一前言在文學史的書寫中,陶淵明(元亮,約365—427)乃田園詩人,魏、晉時代的重要文學家。這是因爲他死後不久,即獲得了一位極之有影響力的知音,那便是昭明太子蕭統(施德,501—531)。蕭統在《陶淵明集序》中説:……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其何故也?含德之至,莫逾於道……宜乎與大塊而枯榮,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畏,汲汲役於人間。……達士,因以晦迹,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薪,鼓楫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衆事,寄衆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淵明之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爲迹也。……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作者: 陈颂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  隐者  隐逸  比较研究  自然  意象 
描述: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对相似的的境况与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诗人们会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哲学,反映在诗歌中便产生
全文: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对相似的的境况与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诗人们会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哲学,反映在诗歌中便产生了相对应的诗歌意象。通过将这些意象分为隐士与自然,隐士与自我,隐士与社会三个方面,并对相关意象的平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感受、思想和艺术观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通过对两位诗人的意象的相同和不同点的分析,总结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化对两位诗人的作品、思想、哲学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西隐逸文化、中西意象的同与异。在物质欲望泛滥,人类被外在资讯、科技所控制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隐逸精神,保持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关注心灵,贴近自然。
陶渊明“桃花源”故事诞生的文化阐释
作者: 孙晨  来源:暨南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末日”论  道教  陶渊明  净土思想  “桃花源”故事  传说 
描述:陶渊明的传世佳作《桃花源记》(并诗),历来的旧本陶集,皆是记与诗并存的形式。《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即“桃花源”,反映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是一篇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文章。这篇文章产生于晋亡之后。魏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战乱不断,社稷凋敝给那个时代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儒”、“道”两
全文:陶渊明的传世佳作《桃花源记》(并诗),历来的旧本陶集,皆是记与诗并存的形式。《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即“桃花源”,反映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是一篇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文章。这篇文章产生于晋亡之后。魏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战乱不断,社稷凋敝给那个时代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儒”、“道”两家于两汉之后一直不断地融合,道家的地位逐渐抬升;此时的佛教也积极适应汉文化,甚至用道家经典去解释自身,从而获得了大量信徒认可;慧远的庐山僧团也于此时名声大噪,并将净土信仰进一步升华,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当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思想仍是主流,社会的极度黑暗使得许多神仙传说应运而生,与志怪小说一样,这些传说故事不仅记录了当时人的所见所想,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持续的战乱和朝代的更替使“末日”思想趁势而入,这与历史上许多黑暗时期一样:社会现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恐慌,于是人们开始寄托于美好的来生或者是羽化成仙。这给了创世型宗教极好的温床。加上汉魏以来的思想解放,“固守一经”的僵化学风、士风和文风已经被打破,好奇尚博之风兴盛。这些时代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陶渊明的心灵和他的生活;诗人在出仕和归隐间几度挣扎,最终还是将自己放归到田园中去,“桃花源”故事也由此产生。
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诗的自然观比较
作者: 张娜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  自然  矛盾  和谐 
描述: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
全文: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体验,看破浮世的纷扰后,都选择隐匿田园,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内在的超越。艾米莉·狄金森拒绝宗教对内心的侵蚀,她对生命的本真存有最热切的渴望,对自然、人生与死亡等问题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思考,在自然中寻求当下真实的幸福;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人生的踌躇中选择将人格理想重新建构于自然这个背景之上,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陶诗所体现的逸世高情深刻影响了后代诗人,也在中华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中西方不同的社会风貌及哲学思潮背景之下,狄金森与陶渊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归途,陶渊明在平淡质朴的自然中获得人生的自在与逍遥,而狄金森在自由灵魂的引领下探寻自然的奥义。他们都有着个体生命关于人生真相的理解,让自我生命与自然坦诚相见,他们朴素平淡的诗文背后有着隽永淳厚的深意,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历久弥新的魅力,他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寻求内在的超越,在自然的土壤里重植生命,在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之中解决生死的矛盾,使真实的生命在自然万物间自在安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