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世说新语》缘何不录陶渊明
作者: 李娜  来源:人间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收录原因  陶渊明  《世说新语》 
描述:《世说新语》主要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记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流轶事,在研究汉魏时期的社会关系、风俗人情方面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但作为东晋名士代表陶渊明却未能被收录进去。本文便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析陶渊明为何没有进入《世说新语》,正文主要从陶渊明的家世门第,渊明当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以及《世说新语》的收
全文:《世说新语》主要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时期记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流轶事,在研究汉魏时期的社会关系、风俗人情方面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但作为东晋名士代表陶渊明却未能被收录进去。本文便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析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
作者: 高智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大贡献  隐逸诗人  陶渊明  特殊形态 
描述: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
全文: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个身份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究其原因,这和陶渊明隐逸特殊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
从“隐逸”到“隐逸”:史传文本中陶渊明形象的常与变
作者: 田恩铭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书写  陶渊明  隐逸  史传文 
描述:陶渊明的部分诗文被六朝至初唐史家采摭入传,诗文塑造了一个向往田园、栖身田园而又惬意的隐者形象。沈约笔下的陶渊明形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隐者形象,而是独自过着隐逸生活,对世俗生活也未能决绝的个体形象。沈约刻画的陶渊明形象遵循了“孔门四科”的指导原则,以忠于国家的德行、意在归隐的政事、惬意自在的言语刻画了隐
全文:陶渊明的部分诗文被六朝至初唐史家采摭入传,诗文塑造了一个向往田园、栖身田园而又惬意的隐者形象。沈约笔下的陶渊明形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隐者形象,而是独自过着隐逸生活,对世俗生活也未能决绝的个体形象。沈约
陶渊明生平与创作新证——基于“社会医疗史”视角的考察
作者: 李浩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平补证  疾病书写  陶渊明  社会医疗史  中古隐逸之风 
描述:从方兴未艾的“社会医疗史”视角切入文学研究,用中古时期的医疗背景与思想观念重审“病者”陶渊明的生平及文学创作,得出以下结论:其一,“羸疾”“脚疾”对陶氏的思想世界、人生出处及文学书写均有深远影响,同时,作为晋唐士人群体间的流行病,它们理应引起中古文学研究者更多的重视;其二,拄杖、服菊、饮酒起初是陶渊
全文:意象;其三,作为著名文学史事件的“疢维痁疾”有被过度阐释的倾向,诸般史迹表明“痁疾”与陶渊明的辞世并没有直接关联;最后,在“自我”开始觉醒的六朝,正是“疾病”进一步将人的身体从道德喻体带回自然喻体,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从不同侧面理解“中古隐逸之风与隐逸文学”有启示意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