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21)
学位论文(193)
报纸(152)
图书(97)
会议论文(43)
新闻(14)
诗文作品(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4554)
人物生平 (152)
作品著述 (19)
缅怀纪念 (4)
珍贵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6(242)
2015(315)
2014(298)
2013(340)
2012(316)
2011(339)
2010(380)
2009(314)
2008(258)
2007(206)
2006(165)
2005(123)
2004(122)
2003(108)
2002(108)
2000(75)
1998(59)
1997(55)
1996(54)
1995(45)
1994(46)
1993(43)
1992(38)
1991(37)
1988(43)
1986(33)
1985(55)
1977(2)
1961(3)
1945(1)
按来源分组
安徽文学(下半月)(29)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7)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0)
江汉论坛(10)
科教文汇(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
人间(8)
中学语文教学(7)
鸭绿江(下半月版)(7)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5)
东方丛刊(5)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5)
绥化学院学报(4)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4)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3)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3)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3)
淮阴师专学报(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2)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
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
作者: 任江维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典型意象  陶渊明 
描述: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古典诗歌辉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到意象的塑造,特别是典型意象。陶渊明是古典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历代研究陶渊明的成果非常丰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陶渊明诗歌意象的研究趋向热烈。但是,总体看来,对于陶诗意象研究缺乏系统,特别是对陶典型意象研究不够充分。仕途上的五入
全文:的研究趋向热烈。但是,总体看来,对于陶诗意象研究缺乏系统,特别是对陶典型意象研究不够充分。仕途上的五入五出,儒双修,长期的亲和自然隐逸生活,这样复杂的身世阅历,为陶渊明创作诗歌提供了诸多素材。这些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作者: 杨小旭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蕴  审美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至今仍有许多人对他充满兴趣。对陶渊明诗文的审美意蕴的探究,为本文的目标。 审美意蕴也较含混,经过翻阅大量资料,最终将框架定为人格(人性)审美、田园审美和社会审美。这三个方面基本可概括他诗文中所蕴涵的审美观。由于他的至情至性和绝俗超越皆十分感人,
全文:审美的探究,从自然审美的起源、发展到陶氏对田园审美的发现,从田园的审美特点、形态特征到创造方式皆有论及;至于社会审美,历来争议不多,故只做简略陈述。 陶渊明是一个用全部生命热情写作的人,一个
养真衡庐,人淡如菊:陶渊明与司空图比较研究
作者: 梁琦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空图  影响  人生选择  陶渊明  诗歌创作 
描述:陶渊明与司空图,两位与隐逸结下不解之缘的著名诗人。儒家济世的豪情曾让两位诗人共同走向仕途,但黑暗动荡的现实将他们最初的理想化为泡影。“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让一心向往田园风光的陶渊明彻底走向了归隐,即使是“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穷,诗人也始终不离不弃;对于始终怀着“一举高科,两朝美宦”之
全文:,取得很大成就。第三部分分析陶渊明对司空图的影响。陶渊明不仅是司空图归隐后精神生活的引领者,而且在司空图心目中陶渊明其人其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隐逸文化符号,并成为其诗歌理论的源泉。
自然的沉思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生态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来欣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陶渊明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罗伯特·弗罗斯特 
描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
全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是两位民族诗人。他们都是本民族的骄傲,生前死后,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们的诗歌艺术不仅独具民族性,而且超越了国界,具有了世界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写作风格,但是这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如同一座桥梁沟通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本文以生态批评为切入点,主要采用比较和分析的策略并借助传记批评和心理学批评,挖掘他们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笔者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在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以及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充分欣赏自然的价值,高度尊重自然的法则,和平融洽地回归自然,物质简单而精神丰富的自然生活。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观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本文还分析了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的来源,揭示了生态思想异同的深层原因。本论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寻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生态思想的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并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为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对比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期望在生态危机时代能为增进中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做出一些贡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