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人格价值再认识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人格  价值 
描述:陶渊明的人格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 :一、他主张顺应自然 ,反对伪饰 ,力保人的本性不受异化、扭曲。二、他是一个人生的积极实践者 ,立足现实 ,直面生活 ,不唱高调 ,将“谋道”与“谋食”、“忧道”与“忧贫”和谐地统一起来。三 ,他既有达观者的胸襟 ,又有仁爱者的情怀 ,是真正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人
全文:陶渊明的人格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 :一、他主张顺应自然 ,反对伪饰 ,力保人的本性不受异化、扭曲。二、他是一个人生的积极实践者 ,立足现实 ,直面生活 ,不唱高调 ,将“谋道”与“谋食”、“忧道”与“忧贫”和谐地统一起来。三 ,他既有达观者的胸襟 ,又有仁爱者的情怀 ,是真正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人
浅谈陶渊明的儒家思想
作者: 邓婕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儒家思想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奠定于早年的家风熏陶和儒学教育,动荡混乱的时代使其实践“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有了社会条件;仁途失意后,他选择了一条别于“魏晋风度”的归隐之路,他的人生经历中,儒家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只是其人格的一个补充。
全文: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奠定于早年的家风熏陶和儒学教育,动荡混乱的时代使其实践“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有了社会条件;仁途失意后,他选择了一条别于“魏晋风度”的归隐之路,他的人生经历中,儒家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只是其人格的一个补充。
陶渊明“任真自得”的人格特点及对诗作的影响
作者: 杨德山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任真自得  契合  自然 
描述:“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与“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的完美契合,使陶渊明与当时的魏晋文人迥然有异。“爱丘山”的性格,与世俗相违,却与“自然之道”相契。山川田园之美与诗人的心灵交通,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将田园生活带进诗中,开拓了全新表现领域,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
全文:“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与“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的完美契合,使陶渊明与当时的魏晋文人迥然有异。“爱丘山”的性格,与世俗相违,却与“自然之道”相契。山川田园之美与诗人的心灵交通,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将田园生活带进诗中,开拓了全新表现领域,丰富了文学艺术宝库。
试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
作者: 袁伯诚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天自愉  不求甚解  复归自然  生命体验  玄学 
描述:陶渊明自谓“好读书 ,不求甚解”。他把读书当作一种悟道的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以对知识的索取为目的 ,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去“会意”古人、他人人生的一种契合中的生命体验 ,从中进入一种宇宙真际的境界 ,获得人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读书方式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笺注繁琐 ,而把作为两汉“异端”旗帜的道家“
全文:陶渊明自谓“好读书 ,不求甚解”。他把读书当作一种悟道的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以对知识的索取为目的 ,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去“会意”古人、他人人生的一种契合中的生命体验 ,从中进入一种宇宙真际的境界 ,获得
陶渊明诗文内容三要义
作者: 张可礼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自然  和谐 
描述:陶渊明诗文表现了他终生对自由、自然与和谐的人生的追求。为了 自由,他辞官归田,在田园生活中得到了许多自由。他重视保持自已的自然之 性,热爱自然之景,遵从自然之理,把劳动作为自然生活的基础。他注重表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们之间的和谐。陶渊明之所以追求自由、自然和和谐的人 生,与古代传统文化的浸润有关,
全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们之间的和谐。陶渊明之所以追求自由、自然和和谐的人 生,与古代传统文化的浸润有关,更重要的是生活实践的陶冶。
陶渊明《归去来辞》与韩国汉文学
作者: 曹虹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韩国汉文学  《归去来辞》 
描述:陶渊明《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久享盛誉,且 因苏轼等文豪的拟效阐扬,这篇名作的人格范式与文学范式的意义更其光大。在《归去来辞 》的流传史上,海东文人所表现出的崇仰之情甚为浓烈,从高丽中期至李朝之末,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
全文:,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归去来辞》字而成诗;二是以诗体表达读后感;三是依其韵而赓和之。他们取则 陶渊明的文学实践,透显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