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作者: 万伟成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酒诗  陶渊明  平和淡远  深味 
描述:本文认为陶渊明饮酒生活体现出对“道味”的追求,对“真”的回归,将肉体上的真上升到精神上的真,这种情趣决定了陶酒诗的情感内容体现在对生命的咏叹和对天真的高歌之上,同时也决定了陶酒诗的平淡风格,其诗中的酒味、醉是冲和、平淡的,是一种物我无滞、物我一体的道、玄
全文:本文认为陶渊明饮酒生活体现出对“道味”的追求,对“真”的回归,将肉体上的真上升到精神上的真,这种情趣决定了陶酒诗的情感内容体现在对生命的咏叹和对天真的高歌之上,同时也决定了陶酒诗的平淡风格,其诗中的酒味、醉是冲和、平淡的,是一种物我无滞、物我一体的道、玄
《谈艺录》“陶渊明诗显晦”条申说
作者: 孙桂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谈艺录》  刘勰  《〈陶渊明〉集序》  《文心雕龙》  萧统  《诗品》  钟嵘 
描述:《文心雕龙》若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陶渊明〉集序》对于陶渊明诗文的评论,大致应是萧统与部分东宫学士在"讨论篇籍"
全文:《文心雕龙》若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
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作者: 张铨锡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盛唐时代  辋川  酬张少府  诗歌风格  《杂诗》  登池上楼  田居  大匠运斤  人生理想  中秋月 
描述:(一)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和丑的矛盾.他本想将自己的一生写成壮丽的诗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这简直是盛唐的歌声。对
全文:(一)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和丑的矛盾.他本想将自己的一生写成壮丽的诗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这简直是盛唐的歌声。对于盛唐时代的李白,那是时代的声音;但对于陶渊明,却成为对时代、也是对自己豪迈却显得幼稚的感情的讽刺了。陶渊明时代是“八表同昏,平路伊阻”的时代,是“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或者只知“易
陶渊明诗歌与菊花意象源流论
作者: 李丽君 刘勉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菊诗  意义  菊花意象  陶渊明  流变 
描述:陶诗中的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意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自成高格。
全文:陶诗中的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意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自成高格。
陶渊明名字考辨
作者: 刘禹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颜延年  编撰者  齐梁  鱼潜  孟府君传  笺注陶渊明集  《文选》  郑笺  文学史家  晋宋 
描述:陶渊明(365—427),生活在东晋后期和刘宋的初年。他是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最为杰出的大诗人。他对唐宋以还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他生前和南朝这两百年间并不著名。我们都知道齐梁之际伟大的文学史家兼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并没有提到他。同时,沈约在著《宋书》时为他立传,对他的名字也弄不清楚
全文:特别重视,搜集他的诗文,编著集,并写了一篇《陶渊明集序》,还写了一篇《陶渊明传》,传的一开头是这样写的:“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可见萧统也弄不清楚,也只是根据两种传闻著录而已。沈、萧二人笔之于书,虽各有侧重,但都是根据那两种传闻,当不失为史家所应有的“多闻阙疑”的可贵精神。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