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06)
学位论文(73)
报纸(22)
图书(16)
新闻(5)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800)
人物生平 (22)
作品著述 (4)
缅怀纪念 (1)
按年份分组
2017(16)
2016(46)
2015(49)
2014(60)
2013(45)
2012(44)
2011(68)
2010(86)
2009(53)
2008(51)
2007(50)
2005(26)
2004(33)
2003(29)
2002(14)
2001(21)
2000(14)
1999(11)
1998(14)
1997(11)
1996(15)
1995(5)
1994(5)
1993(9)
1992(3)
1991(9)
1990(3)
1986(2)
1985(1)
按来源分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7)
安徽文学(下半月)(5)
九江学院学报(4)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4)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3)
现代语文(3)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3)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
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1)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华文史论丛(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海南师范大学(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中国教育导刊(1)
内蒙古大学(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人格结构
作者: 赵婧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陶渊明  本我  超我 
描述: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
全文: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与田园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陶渊明  诗品  人格 
描述: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
全文: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
陶渊明与田园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陶渊明  诗品  人格 
描述: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著者文摘]
全文:陶渊明一生性好田园,心系田园,回归田园,终死田里,与田园有着特殊的关系.他在回归自然、躬耕田园中,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是重本寻根的历史传统,人与万物自然契合的哲学背景,魏晋动乱残酷的社会现实,浔阳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躬耕的劳动实践,铸造了陶渊明的田园人格,提炼了精醇的诗品.[著者文摘]
[0图]陶渊明人格与风格
作者: 张虎升  来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物研究)  陶渊明(学科:  陶渊明 
描述:本书运用现代人格心理学以及文艺心理学理论,从具体的文本和史料入手,来分析评判诗人的人格特征、人格形成原因和人格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运用美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歌的审美风格和散文风格进行了研究。
全文:本书运用现代人格心理学以及文艺心理学理论,从具体的文本和史料入手,来分析评判诗人的人格特征、人格形成原因和人格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运用美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歌的审美风格和散文风格进行了研究。
自我意识与亲友意识的纠缠——解读陶渊明的人生道路
作者: 荣海涛  来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道路  自我意识  解读  亲友意识 
描述:陶渊明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明显的,即亲田园、远官场;固穷守节、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亲友意识则与陶渊明的自我意识相悖。在彻底归隐田园之前,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意识和亲友意识的交战。身处亲友之间时,思考问题往往会受到亲友的干扰,亲友意识容易在交战中占上风,陶渊明便一次次出仕;
全文:陶渊明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明显的,即亲田园、远官场;固穷守节、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亲友意识则与陶渊明的自我意识相悖。在彻底归隐田园之前,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意识和亲友意识
论陶渊明的诗性人格与审美超越
作者: 张海燕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超越  诗性人格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的艺术人格的诗性显现,而他的自然澄明的人生境界又是他的诗歌神韵和灵魂。诗人通过审美超越的方式自觉地建构了完整的诗性人格,其洒落自然的人生境界与清新隽永的诗风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是他的艺术人格的诗性显现,而他的自然澄明的人生境界又是他的诗歌神韵和灵魂。诗人通过审美超越的方式自觉地建构了完整的诗性人格,其洒落自然的人生境界与清新隽永的诗风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论陶渊明诗中体现的独立人格
作者: 甘翠兰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独立人格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田园诗,充分体现出他独立的人格。本文对陶渊明诗歌中凸显的独立人格,最为核心的孤独意识的根源,以及诗人一生中对理想的人生、社会、审美的追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对其"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个性特色进行了阐释。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田园诗,充分体现出他独立的人格。本文对陶渊明诗歌中凸显的独立人格,最为核心的孤独意识的根源,以及诗人一生中对理想的人生、社会、审美的追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对其"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个性特色进行了阐释。
大道自然——陶渊明的玄学人格及其自然之乐
作者: 蔡红燕  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玄学人格  陶渊明  儒道释  自然 
描述:陶渊明作为从玄学“山水诗人”阵营中脱离出来的“田园诗人”,其儒道释兼综的玄学人格对后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结合儒道释的自然观对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审美趣味作分析,并体味其深谙于其中的自然之乐。
全文:陶渊明作为从玄学“山水诗人”阵营中脱离出来的“田园诗人”,其儒道释兼综的玄学人格对后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结合儒道释的自然观对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审美趣味作分析,并体味其深谙于其中的自然之乐。
论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及其人格理想
作者: 逯雪梅  来源:理论观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田园  陶渊明  隐逸情怀 
描述: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全文: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忘我的解脱与自我的超越——陶渊明《饮酒》其五与华兹华斯《致云雀》中的飞鸟意象比较
作者: 罗欣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飞鸟  华兹华斯  自由  陶渊明 
描述: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都在各自的诗歌传统中,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主题,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取自由的理想。本文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探讨由于中西自然观及思维方式不同,二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全文: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都在各自的诗歌传统中,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主题,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取自由的理想。本文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探讨由于中西自然观及思维方式不同,二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