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隐士形象探析
-
作者:
林昭毅 来源:东方人文学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陶渊明 隐士 真淳
-
描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隐士形象探析
-
灵魂的归根: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
作者:
杨明贵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存范式 归隐 陶渊明 隐士
-
描述:对陶渊明来说,弃绝仕途后归隐田园,是为了实现灵魂的归根和精神的自救。"归田"之后的陶渊明并非有意要作隐士,而是试图在儒释道之外,开创出一种以"美"和诗意为人生追求的艺术化的生存范式。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
全文:对陶渊明来说,弃绝仕途后归隐田园,是为了实现灵魂的归根和精神的自救。"归田"之后的陶渊明并非有意要作隐士,而是试图在儒释道之外,开创出一种以"美"和诗意为人生追求的艺术化的生存范式。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
隐士与世情:陶渊明《和刘柴桑》诗析义
-
作者:
钟书林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柴桑 吴瞻泰 陶诗 诗歌 谷风 山泽 陶渊明 方东树 隐士 废墟
-
描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全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
-
门阀观念与归田思想―陶渊明身分意识探微
-
作者:
李发仓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第观念 陶渊明 归田思想
-
描述:陶渊明出身寒庶,并非元勋贵族后代,在他的诗文中非但没有表现强烈的门第观念和消极颓废、没落的思想情调,相反,正是他的归田思想才显露出他对门阀制度的鄙视,从而表现出他归隐田园的思想与沽名钓誉的隐士和门阀世族思想表现有着本质的差异。
-
全文:陶渊明出身寒庶,并非元勋贵族后代,在他的诗文中非但没有表现强烈的门第观念和消极颓废、没落的思想情调,相反,正是他的归田思想才显露出他对门阀制度的鄙视,从而表现出他归隐田园的思想与沽名钓誉的隐士和门阀世族思想表现有着本质的差异。
-
陶渊明文学创作理念研究
-
作者:
黄崇成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 陶渊明 思想 创作理念
-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就是对其生命体验的精彩描述,也是他文学创作理念的形象表现。陶渊明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其作品就是他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艺术化展现。对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研究,由古至今可谓颇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对陶渊明其人、其作
-
全文:陶渊明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之上结合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理念进行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了陶渊明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世界和基于思想道德层面的情感世界。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所
-
中外文学中相对的隐士——论陶渊明和华兹华斯之胸怀天下
-
作者:
张叉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隐居 陶渊明 胸怀天下
-
描述:陶渊明(公元365—427)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公元1770--1850)都是身在山林,胸怀天下的隐士。作为胸怀天下相对意义上的隐士,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具有较大的比较研究之价值。
-
全文:陶渊明(公元365—427)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公元1770--1850)都是身在山林,胸怀天下的隐士。作为胸怀天下相对意义上的隐士,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点,具有较大的比较研究之价值。
-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
-
作者:
尹志强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士文化 诗歌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主要有以下表现:洁身自好,远离官场;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躬耕南野,与民同乐;空怀理想,寄情桃园。本文试图通过对陶诗的分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的内涵和特点。
-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主要有以下表现:洁身自好,远离官场;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躬耕南野,与民同乐;空怀理想,寄情桃园。本文试图通过对陶诗的分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的内涵和特点。
-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
-
作者:
尹志强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士文化 诗歌 陶渊明
-
描述: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
-
走近陶渊明 问津桃花源:《桃花源记》备教
-
作者:
易图松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理想社会 生活场景 桃花源记 小国寡民 描写 思想教育 大同世界 陶渊明 隐士
-
描述:一代诗人王维因桃源难寻而感慨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庐山之巅也慷慨发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千百年来《桃花源记》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作为教师,反复读,多次教,常读常得,常教常思,问题多多,思考也多多。
-
全文:一代诗人王维因桃源难寻而感慨不已: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庐山之巅也慷慨发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千百年来《桃花源记》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作为教师,反复读,多次教,常读常得,常教常思,问题多多,思考也多多。
-
论陶渊明诗歌的悲情意识
-
作者:
段幼平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陶渊明 悲情
-
描述:陶渊明自觉疏离于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他追求淳真、崇尚自然的本性却和世俗难以融合。这种分离和排斥让他陷于理想的失落、生活的贫困、精神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比焦虑中。但他却能以儒道思想作为心灵支撑,以古代隐士作为精神榜样,在躬耕田亩和诗书琴酒的化境中消融苦闷,从而超越悲情走向平和。
-
全文:陶渊明自觉疏离于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他追求淳真、崇尚自然的本性却和世俗难以融合。这种分离和排斥让他陷于理想的失落、生活的贫困、精神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比焦虑中。但他却能以儒道思想作为心灵支撑,以古代隐士作为精神榜样,在躬耕田亩和诗书琴酒的化境中消融苦闷,从而超越悲情走向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