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陶渊明的生命悲剧意识
作者: 郝凤彩  来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悲哀  隐遁  孤独  思索  生命悲剧意识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悲剧意识 ,即 :隐遁的悲剧性体验、深沉的孤独意识、生之思索与死之悲哀。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并未真正体味到臆想中的自由 ,生活的艰辛 ,无边的孤独 ,对世俗的无望的关注 ,对宇宙自然永恒无限性的感悟以及对生死的思索 ,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助与悲哀。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是
全文: ,对宇宙自然永恒无限性的感悟以及对生死的思索 ,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助与悲哀。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是带有悲剧性的。但其生命的坚韧性与人格的崇高性恰好构成了后世文人遵从的典范。
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作者: 康保成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皓精神  隐居  避祸  陶渊明  南山四皓  外圆内方 
描述:人们熟知的"商山四皓"从汉代起就可以叫做"南山四皓",陶渊明诗文中的"南山"、"南岭"、"南阜"都是在暗用"四皓"的故事."四皓"精神大致可用"避乱隐居,不仕修身,待机出山"来概括.陶渊明具有浓厚的"四皓"情结,他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为躲避当时政治风云可能造成的祸患,同时也在等待着出山的机会.陶渊明的"
全文:的"四皓"情结,他归隐的主要原因是为躲避当时政治风云可能造成的祸患,同时也在等待着出山的机会.陶渊明的"四皓"情结对我国传统文人"外圆内方"集体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初探
作者: 董新 曹东毅  来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诗人  陶渊明  田园诗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自幼喜闲静,爱自然,其诗以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成为田园诗的鼻祖。《归园田居》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归园田居》中,诗人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整组诗篇,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寓意了他厌弃仕途功名
全文:,诗人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整组诗篇,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寓意了他厌弃仕途功名、保持人格完整、领悟人生真谛的处世态度。同时还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温馨平和的心境直率地抒写出来,整组诗达到了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作者: 陈明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教  自然  言意之辨   
描述: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
全文: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从陶渊明的性真心善看其归隐的和谐与自得
作者: 陈朝鲜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性真  陶渊明  心善  自得  和谐 
描述:陶渊明辞官归隐历来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拟从他的心性入手去探讨这一话题,指出性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必然,心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二者,陶渊明在归隐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
全文: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
追求解脱中的苦痛心迹——陶渊明“遇火”后的园田诗探微
作者: 武宏璞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园田诗  追求  苦痛  陶渊明  崇高  嬗变  火灾 
描述:陶渊明园田诗饱含着诗人诸多的积郁与苦痛,特别是义熙四年的火灾使陶渊明完全走进了郁闷、苦痛的心理体验。《饮酒》组诗是他田园生活复杂、多重感受的记录。就火灾始至义熙十四年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前这一时段来说,诗人始终未能忘却"先师遗训",更未"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恰是这"未能达到",彰显
全文:,诗人始终未能忘却"先师遗训",更未"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恰是这"未能达到",彰显出了陶渊明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真实及其人格的崇高与伟大。
陶渊明“新自然说”再探讨
作者: 王守雪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物关系  士人生活  自然 
描述:新自然说既区别于名教说,也区别于魏晋清谈名士之旧自然说,其理论核心是"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将自然精神贯注于生活之中,追求个人情感与客观外物的融通。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士人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哲学、士人生活、文学表达三个维度加以论述,认为新自然说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名教说与旧自然说共有
全文: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哲学、士人生活、文学表达三个维度加以论述,认为新自然说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名教说与旧自然说共有的唯心主义倾向,在士人生活的层面上实现了儒道人格的融通,为文学表现中情物关系理论的深入研讨开拓了进路。
论陶渊明生命价值本体中的人文意蕴
作者: 罗靖  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意蕴  生命本体  自然与真 
描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 ,其探求人的生存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的指向 ;陶渊明终其一生所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向生命本体的回归和对生命真性的追求和体验。而陶渊明以为本体的自然生命 ,也是他的诗歌本体。他以诗歌为人类立传 ,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一种“真理” ,一种自然的意义 ,一个大的意义空间。这种意义对一
全文:本体。他以诗歌为人类立传 ,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一种“真理” ,一种自然的意义 ,一个大的意义空间。这种意义对一个物质化和技术化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 ,而对于人的生命本身 ,则是终极的永恒的意义。陶渊明的诗歌和人格都是超时代的。
静谧的田园与躁动的诗魂——陶渊明、华兹华斯对自然和田园生活体认的比较
作者: 池大红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自然和田园  陶渊明  体认 
描述: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双璧 ,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 ,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 ,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 ,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 ;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 ,陶渊明
全文: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 ,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 ;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 ,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文的结论是 :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 ,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田园诗人”陶渊明“入世”“出世”初探
作者: 陆华国  来源: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猛志  田园  出世  率真  入世 
描述:胸怀纯真,气节崇高的陶渊明,向来是我内心敬仰的一代文豪。他是“田园诗人”之宗,也是“隐逸诗人”之贤。有十三年,他“出世”“入世”多次。列代名士对陶公,或“率真”,或“静穆”,或“金刚怒目”的评价,让我对陶公越加兴趣浓烈。“陶公”一生,无论“入世”——“出仕”还是“出世”——“归隐”,都是作者精神灵魂
全文:”,都影响着陶渊明,锻造着陶渊明。在社会与理想的冲突中,在地位与制度的冲突中,在性格与风气的冲突,陶渊明有抗争——“出仕”展大志;有无奈——“归隐”求德馨。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