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正史《隐逸传》看陶渊明身份建构的政治色彩
作者: 蒙金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正史  陶渊明  隐逸 
描述: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正史设置《隐逸传》,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陶渊明作为晋宋之际的隐士,尽管被《世说新语》排除在外,但却在《宋书》《晋书》《南史》等正史中赢得一席之地并最终成为隐士的典型。从编修动机、隐士形象塑造和史料选择来看,正史《隐逸传》建构陶渊明的隐逸身份并
全文:一席之地并最终成为隐士的典型。从编修动机、隐士形象塑造和史料选择来看,正史《隐逸传》建构陶渊明的隐逸身份并将其偶像化,隐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充满浓郁的政治色彩。陶渊明的很多真实性格,也因此遭到刻意的忽视和屏蔽。
诗意地栖居:陶渊明躬耕陇亩的玄意人生
作者: 韩柳 赵述颖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人  隐逸文化 
描述:阐释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虽身处乱世,历经人生变故,但仍坚决抗拒诱惑、躬耕陇亩、以田园乡土为安放灵魂的所在,毕生追求"诗意地栖居";认为他所热爱追求的玄意人生是诗意的、艺术的、深情的,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化、玄理化;他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对后世的文坛风尚、审美情趣及人生处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
全文:人生的艺术化、玄理化;他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对后世的文坛风尚、审美情趣及人生处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隐逸文化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死观之比较
作者: 许辉  来源: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华兹华斯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虽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其诗歌都充满着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都表现出死亡之痛,这是相似之处,但二者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相同,陶渊明借助自然来跨越生死,具有庄学之意味,达到不以生喜,不以死悲的境界;华兹华斯则通过自然—上帝的方式来跨越生死的界限,其生死观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可
全文:生喜,不以死悲的境界;华兹华斯则通过自然—上帝的方式来跨越生死的界限,其生死观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可以说,前者纵浪大化,后者归依上帝,究其原因,源于二者所处的相异文化背景。
从陶渊明到沈从文的桃源梦:浅析中国人桃源情结的变迁
作者: 宁汉娟  来源: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源  变迁  桃源情结 
描述:〈桃花源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公元421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与世无争,自给自足,恬静悠闲。这是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文人梦寐以求的心中归宿——桃花源。在积贫积弱,备受屈辱的中国现代,身上带有三族血液的沈从文寻找到了属于他的那片乐土,美丽湘西,这是他的梦中桃花源
全文:、心境和中国文化传统关照下,分析这两者不同,从而得出一陶潜和沈从文为代表的这两代中国人的桃源情结的变迁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对桃花源追求的不同变化,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陶渊明生平与创作新证——基于“社会医疗史”视角的考察
作者: 李浩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平补证  疾病书写  陶渊明  社会医疗史  中古隐逸之风 
描述:从方兴未艾的“社会医疗史”视角切入文学研究,用中古时期的医疗背景与思想观念重审“病者”陶渊明的生平及文学创作,得出以下结论:其一,“羸疾”“脚疾”对陶氏的思想世界、人生出处及文学书写均有深远影响,同时,作为晋唐士人群体间的流行病,它们理应引起中古文学研究者更多的重视;其二,拄杖、服菊、饮酒起初是陶渊
全文:意象;其三,作为著名文学史事件的“疢维痁疾”有被过度阐释的倾向,诸般史迹表明“痁疾”与陶渊明的辞世并没有直接关联;最后,在“自我”开始觉醒的六朝,正是“疾病”进一步将人的身体从道德喻体带回自然喻体,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生命意识,这对我们从不同侧面理解“中古隐逸之风与隐逸文学”有启示意义
论赵秉文之“和陶诗”——兼论金代文坛之陶渊明接受的方式
作者: 于东新 胡春洁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秉文  人格精神  “和陶诗”  金代文学  艺术追求 
描述:作为金代文坛陶渊明接受的艺术范本,赵秉文“和陶诗”将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与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即在主体人格的塑造上、意象的选取上以及诗境的经营上,取法于陶渊明,有时甚至颇得陶诗风韵。但由于赵氏人格、境遇与陶氏迥异,这种复制难以达到陶诗的真正境界,具体就是诗歌境界上与陶诗有高下之别,以及赵氏“将大臣经营国事
全文:,无论诗旨上的儒、道、释兼融,还是诗风上的刚健与平易,都显示了赵氏的自我风貌。并且,这是金源文坛之陶渊明接受的一种普遍意义的方式。金源诗坛这种师法陶渊明等前代优秀诗家的结果,是给汉唐以来渐趋典雅精微的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带来了“有偏斜度的超越”。
论陶渊明家园意识的内蕴
作者: 李永建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田园  陶渊明  死亡  家园意识  真意 
描述:陶渊明有着强烈的归家情结和浓厚的家园意识,他的诗文所构建、心灵向往归依的家,是一个多层、多面的立体存在:自然的田园、农耕的生产方式、适意的生存状态和背依其上的返自然的自由自在的生命形态构成了田园之家;由山气、归鸟这些平凡的自然现象悟到了欲辩忘言的宇宙人生的真意,并由此进入和建构了凡圣互渗相融的真意之
全文:之家;用语言符码构建作为心灵的依托的语言之家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是在前人的诗文中寻找到的家,一个是自己在诗文中独创的家。这是陶渊明独立建构而又个性独具的家园,同时它又是属于今人、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家园,有着极强的当代意义和普世价值。
论陶渊明的出处
作者: 李冰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出处  研究者  隐逸诗人  仕与隐  陶渊明  隐士  钟嵘 
描述:钟嵘最早将陶渊明评定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后的一千多年,同意钟嵘之说者大有人在。而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专门论到“隐士”,他认为:“真的‘隐君子’是没法看到的”。因为真的“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一个人等到被“挂上隐士的招牌”,便不再
全文: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一个人等到被“挂上隐士的招牌”,便不再是真正的隐士、逸民了。因此,素来被标为“隐逸诗人”的陶渊明并不算是绝对意义上的隐逸人士。在《魏晋
论陶渊明《饮酒》(其五)言、象、意结合的艺术境界
作者: 全秀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与物游  自然景物  陶诗  《饮酒》  质朴自然  真淳  情景自然  论诗  词则  虚静 
描述:陶渊明被称为"平淡之宗",源于陶诗的语言"平淡而质朴"。《饮酒》(其五)是陶渊明平淡质朴风格的杰出代表,表现了陶渊明隐退归田悠然自得、恬淡超脱的境界。本诗言、象、意结合巧妙,情、景、理相融,虚实相交,物我相互为一体。由意象到意境直至情感自然抒发出来,可谓是水到渠成。意象与意境浑然天成,情景自然交融,
全文:淡而实美"。意境在诗歌中具有重要意义。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的词则能成高格,也就会有名句的产生。对于诗来讲,也同样适用。本文分析的《饮酒》
陶渊明的“粉丝”
作者: 曾秋华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量级  白居易  诗歌作品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  萧统  粉丝  昭明太子  精神气质  编集 
描述:说起来,陶渊明的粉丝还真不少,除李白外,还有很多“重量级”、“大腕级”的人物。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推崇,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他编的《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此外,他还写了《陶渊明传》,创作了摹写陶渊明精神气质的诗歌作品,他所编辑的
全文:了别样的意义。 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非常崇拜,他在诗中说:“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这是不是等于说,虽然星空灿烂,但你是我的唯一。诗歌创作方面,孟浩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陶渊明诗作多有传承。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