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在唐代的地位及其与王维、孟浩然之关系
-
作者:
高建新 来源: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王维 孟浩然 陶渊明 风格
-
描述:陶渊明的地位是在唐代被确立的. 作为田园诗人的开创者,陶渊明对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明显的. 唐代的山水诗皆以陶渊明为祖,追求清新自然、浑然一体的意境,又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王维有陶渊明的清腴,孟浩然有陶渊明的闲远. 陶渊明之所以在唐代才受到人们重视,一是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思想感情日益充
-
全文:陶渊明的地位是在唐代被确立的. 作为田园诗人的开创者,陶渊明对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明显的. 唐代的山水诗皆以陶渊明为祖,追求清新自然、浑然一体的意境,又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王维有陶渊明
-
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一赏析
-
作者:
管嗣昆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中国 《拟古九首》 文学研究
-
描述: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佳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这首诗借游子负约不归,慨叹寡于信义、中道变节的社会现实。"荣荣"二句,写分别时的环境,窗下茂盛的兰花散发着清香,堂前密密的柳条迎风
-
全文: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佳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这首诗借游子负约不归,慨叹寡于信义、中道变节的社会现实。"荣荣"二句,写分别时的环境,窗下茂盛的兰花散发着清香,堂前密密的柳条迎风摇曳。兰花象征着高洁幽雅,柳与"留"谐音,含有挽留、难舍难分之意,古代分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此,这开头二句在交待分别的环境的同时,也暗
-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论略
-
作者:
姚晓菲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苦闷意识 反思 矛盾
-
描述:本文就少有人论及的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阐述一二。从诗的内容可以推断,《杂诗》为一时所作,均是诗人归园多年后创作的。它是诗人真实心态的流露,也是他晚年对自己人生进行反思的产物。
-
全文:本文就少有人论及的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阐述一二。从诗的内容可以推断,《杂诗》为一时所作,均是诗人归园多年后创作的。它是诗人真实心态的流露,也是他晚年对自己人生进行反思的产物。
-
偏激中的情真之美——浅淡船山对陶渊明的解读
-
作者:
罗春兰 李晓玮 袁萍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诗歌 王夫之 陶渊明 文学评论
-
描述:以批判精神著称的清代诗论大家王夫之对陶渊明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本文从其诗论思想出发,着重从“平淡”与“势”美,情景交融及“门庭”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王夫之在激烈批判的同时给予陶以极大肯定,他这种批评模式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再添亮色。
-
全文:以批判精神著称的清代诗论大家王夫之对陶渊明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本文从其诗论思想出发,着重从“平淡”与“势”美,情景交融及“门庭”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王夫之在激烈批判的同时给予陶以极大肯定,他这种批评模式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再添亮色。
-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陶渊明在元代的接受探析
-
作者:
罗春兰 周理凤 袁萍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人格 风格 接受
-
描述:元代对陶渊明的接受从多方面显现出来。元曲中陶渊明成为广泛援引的创作题材,“和陶”在元代文坛成为一种非常普泛的文化现象,而在元代诗论家们的评介体系中,陶渊明也高于谢灵运而广受推崇。这与元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的时代审美风潮有关,也与缘于元人尚隐的心理基因。
-
全文:元代对陶渊明的接受从多方面显现出来。元曲中陶渊明成为广泛援引的创作题材,“和陶”在元代文坛成为一种非常普泛的文化现象,而在元代诗论家们的评介体系中,陶渊明也高于谢灵运而广受推崇。这与元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文采的时代审美风潮有关,也与缘于元人尚隐的心理基因。
-
浅析陶渊明《饮酒》第五
-
作者:
李前程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饮酒》 陶渊明 中国 文学评论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伟大诗人,他同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一样,不仅代表某种诗派及其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某种文化和价值取向。可是陶氏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却是经过了一段认识过程的。这恐怕与陶诗的特点有很大关系。陶诗很难为初学为文的人所热衷。
-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伟大诗人,他同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一样,不仅代表某种诗派及其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某种文化和价值取向。可是陶氏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却是经过了一段认识过程的。这恐怕与陶诗的特点有很大关系。陶诗很难为初学为文的人所热衷。
-
哲学与诗的嫁接——重析陶渊明诗《饮酒》其五
-
作者:
刘洪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饮酒》 思维方式 陶渊明 哲学
-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常用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和表达哲学的命题。他把诗浓化为哲学,又将哲学稀释成诗。对此,袁行霈先生论道: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也许因为他后来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埋了。这一方面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许多诗都可以看作一位哲人
-
全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常用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和表达哲学的命题。他把诗浓化为哲学,又将哲学稀释成诗。对此,袁行霈先生论道: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也许因为他后来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埋了。这一方面至今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许多诗都可以看作一位哲人
-
论道玄思想影响下的陶渊明
-
作者:
姚素华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玄 陶渊明 隐士 人生
-
描述:陶渊明诗文中的酬、答、和、敬诗多是其与友人、亲人的对话;咏怀、疏、述、赞诗文则是与古代先贤的心灵应和。前者在与同时代人的交往的横向对比中表现其淳真、追慕先贤的隐士情怀;后者在同古人的心灵感应的纵向
-
全文:陶渊明诗文中的酬、答、和、敬诗多是其与友人、亲人的对话;咏怀、疏、述、赞诗文则是与古代先贤的心灵应和。前者在与同时代人的交往的横向对比中表现其淳真、追慕先贤的隐士情怀;后者在同古人的心灵感应的纵向
-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新解
-
作者:
张觉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解释 陶渊明 “性本爱丘山“ 文学研究
-
描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开首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句诗,字面上不难理解,但其内涵却往往被人误解。 一般人往往直解其语,误以为这是作者本性的自我表白。例如,有人说:“魏晋玄学流行,读书人大倡崇尚自然,爱好自然,山林湖海就成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作者自说‘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自是必然
-
全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开首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句诗,字面上不难理解,但其内涵却往往被人误解。 一般人往往直解其语,误以为这是作者本性的自我表白。例如,有人说:“魏晋玄学流行,读书人
-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性
-
作者:
刘济远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田园诗 文学研究 审美特性
-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具有《诗经》农事诗中那种“劳者歌其事”的真情实感,而且倾注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审美情趣。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
-
全文: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具有《诗经》农事诗中那种“劳者歌其事”的真情实感,而且倾注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审美情趣。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