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美
作者: 郭满录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人民性  追求名利  陶渊明  田园诗  逃避现实  文学史  艺术美  立身  魏晋时代 
描述:在我国文学史上,自陶渊明始,形成了所谓田园诗派。但读其诗作,我以为只有陶渊明的田园诗独一无二,其他大都缺乏田园真味。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谈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美。纯真的美魏晋时代,士大夫多逃避现实,隐逸之风大炽。但有个特点,即隐者不必尽遁迹山泽林薮或回归田庐躬耕,而是立身朝廷,高官厚禄;但不营世务,静默
全文:之风大炽。但有个特点,即隐者不必尽遁迹山泽林薮或回归田庐躬耕,而是立身朝廷,高官厚禄;但不营世务,静默守玄,以求超然无累。这样,既可借“隐”之清抬高身价,又可生活优厚,饱食安步,把“仕”与“隐”统一
在理解中重建作品的本来规定:评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
作者: 盖晓明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接受研究  中文  柏拉图  阅读研究  陶渊明  唐代  作家作品 
描述: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研究之阅读和研究,称之为接受史研究。而对接受史研究的阅读和研究,则是作家作品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之阅读研究了。戏仿柏拉图之语,曰: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当然,就解释学的观点看,真理是不隔的。无论学术界是否将接受史研究认可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事实
全文:的文章。钱文宏博精雅,云:“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又云:“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1]88、91文章的题目标示显、晦两字,本意即为:在有宋及以后为“显”,在六代三唐为“晦”。这个观念,一直盘旋在
试论陶渊明诗歌语言与魏晋诗风之关系
作者: 时红明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骈俪  陶渊明  魏晋诗风  质朴  诗歌语言 
描述:关于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历来论者虽多,观点却大致统一,基本都认可其诗纯真自然、平淡清新、明白如话、质朴率真。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确实别开生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要说陶诗的语言和当时诗歌崇尚骈俪和追求辞藻华美的风气相对立,倒也
全文:陶渊明基本同时的著名诗人谢灵运、颜延年等的确崇尚骈俪,喜欢堆砌辞藻,但他们俩毕竟是挺有的晚辈,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刘宋初年的元嘉时期。而陶渊明的诗风在晋代已经形成,他在创作上是不可能有意识地和颜延年、谢灵运相对立的。
“九月花神”陶渊明
作者: 熊永忠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杨万里  一枝黄  菊花  陶渊明  清代诗人  复关  宋代诗人  野菊  丘逢甲 
描述:颂菊的诗文很多:“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正绿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处,犹向陶翁觅宠光。”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野菊》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
全文:,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诗。清代诗人丘逢甲还有一首《野菊》诗云:“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淡极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陶渊明的社会发展阶段观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风  桃源  仕隐  陶渊明  孔学  阶级论  社会发展阶段  群分  历史阶段  阶级社会 
描述: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全文: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恣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
陶渊明的社会发展阶段观
作者: 魏正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风  桃源  仕隐  陶渊明  孔学  阶级论  社会发展阶段  群分  历史阶段  阶级社会 
描述:翻捡陶集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好些诗文涉及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诚然,生活在中古时代的陶渊明,还不可能运用阶级论观点,科学地解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诸多问题。但是,陶渊明的观点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全文:是相当鲜明的,颇有研究价值。 陶渊明关于社会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观点,较集中地体现在《感士不遇赋》中: 恣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
人生支撑点的失落——论陶渊明的人生悲剧
作者: 周玲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失落  陶渊明  悲剧  支撑点 
描述: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
全文: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李华《陶渊明新论》札记
作者: 吴云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华  《陶渊明新论》  考证  诗文研究 
描述: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
全文:正值纯学术书的出版处于低谷之际,李华先生的《陶渊明新论》出版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这部新著的特色之一,是把考证得令人信服的年谱放在全书之前,接下去便是“考释篇”。李华先生的考据功力颇深。 例如,过去许多研究者把陶诗中的“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之“南亩”,释为田亩泛称。而李华指出:“实则渊明癸卯岁于南亩之田虽为初耕,但其躬耕生活并非始于斯年也。因知‘南亩’并非田亩泛称,乃专指一处田地。渊明诗文中写到田亩,皆有专指,除‘南亩’、‘南野’、‘南畴’外,尚有‘西田’、‘西畴’、‘下潠田’,而少有泛称也。’(见《陶渊明新论》82页,以下只写页数,不再写书名。 )由于对“南亩”的考证,我们不仅了解到“南亩”有专指,同时也知道“南野”、“南畴”、“西田”、“西畴”等地,都是有所专指的。李华的此种考据可谓一考而多得。
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农”情结
作者: 丁海霞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所谓“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关系到国民的素质、经济的发展。而研究“三农”现象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的东晋末期已经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当时的“三农”现象了。他就是著名的田
全文:。他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几度投身仕途,但最终因不愿“以心为形役”而选择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也曾抱着“脂我名车,策我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报国志向,但最终因“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
陶渊明:门阀制度造就的一代隐士
作者: 侯海阳 刘玉真  来源: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斗米  园田居  东晋  世俗  陶渊明  隐士  门阀制度  彭泽县  辞职  曾祖父 
描述: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愤然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隐居山林,此举历来被人称颂,认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实陶渊明并不愿意辞职,只是在东晋的门阀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自己出身寒门,饱受歧视,不得已才辞职的。可以说他是门阀制度造就的一代隐士,而且他的隐士生活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惬意。
全文:宋代邓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的说法,从陶渊明的太祖父起,陶氏代代为官。陶渊明太祖父陶丹,任扬武将军、封柴桑侯。陶渊明的曾祖父是名垂青史的陶侃,官至大司马。陶侃地位之崇高,从他死后的情况可见一斑。咸和九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