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与张衡、束皙之关系发微——“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说续貂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束皙  陶渊明  《诗品》  锺嵘  张衡 
描述:本文从西方的"互文性"文本理论出发,揭示了陶渊明与张衡、束皙的关系,对嵘《诗品》品陶之说进行了补充。文章特别强调陈寅恪对古人"应具了解之同情"的态度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的阐发和诗文的对照,表明了陶渊明对汉晋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本文对《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者指出,陶渊明与张衡、
全文:对汉晋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本文对《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者指出,陶渊明与张衡、束皙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其平生的志业与人生的践履亦有差异,但是,隐逸的情怀与脱俗的高趣,却是其共同的追求。由此,张衡的归田与束皙的贫居成为《归园田居》诗的深层文化背景,陶渊明也成为这两位作家的异代知音。
从儒士到隐者:浅析陶渊明思想之转变
作者: 王雪梅  来源: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诗人  生存模式  陶渊明  玄学思想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诗作和人品非常追求自然。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前后期的诗作,对其人生转折方式进行了阐述。陶渊明早年受社会时代的影响,以用世的态度在进取中求索,是一个有功业追求的“儒士”;后期追求自由退出官场,隐居田园,成了一个淡泊名利、自耕自足的隐者。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出了不朽的华
全文:”;后期追求自由退出官场,隐居田园,成了一个淡泊名利、自耕自足的隐者。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出了不朽的华章,成为文学史上的“隐逸诗人之宗”。
从儒士到隐者--浅析陶渊明思想之转变
作者: 王雪梅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诗人  生存模式  陶渊明  玄学思想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其诗作和人品非常追求自然.本文分析了陶渊明前后期的诗作,对其人生转折方式进行了阐述.陶渊明早年受社会时代的影响,以用世的态度在进取中求索,是一个有功业追求的"儒士";后期追求自由退出官场,隐居田园,成了一个淡泊名利、自耕自足的隐者.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出了不朽的华
全文:";后期追求自由退出官场,隐居田园,成了一个淡泊名利、自耕自足的隐者.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写出了不朽的华章,成为文学史上的"隐逸诗人之宗".
内外相谐:为精神放牧而经营的绿色园田:解析陶渊明生存环境观的诗化道白
作者: 李鹏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放牧  内外相谐  生存环境观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顺应自然、适意自乐的精神放牧,是建筑在内外相谐的生存环境前提之上的。而这种生存环境,包涵了以天人之缘为核心的天文生态环境与以人际情缘为核心的人文生态环境。陶渊明以大量诗歌作品所传达出的内外相谐的生存环境观,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田园诗歌所共同坚守的建筑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上的生态伦理价值以及
全文:的生存环境观,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田园诗歌所共同坚守的建筑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上的生态伦理价值以及建筑在人与人和睦关系之上的社会伦理价值,从而为中国隐逸文化营造出一片精神放牧的绿色园田。
说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作者: 顾农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情景  诗歌研究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陶渊明  中国 
描述: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这首诗作于癸卯岁即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当时诗人再次在故
全文: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这首诗作于癸卯岁即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当时诗人再次在故乡隐居。陶渊明一向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卷中),所以人们往往特别重视晋安帝义熙
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及辛化的陶渊明
作者: 王慧刚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归隐  陶渊明  接受 
描述:辛弃疾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用典,在这些典故的运用中,辛弃疾尤其欣赏陶渊明。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应该说三度罢官隐居的人生经历是其产生慕陶思想的重要现实基础。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认同表现在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田园情趣、注重友情、喜爱饮酒。当然,辛弃疾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二人的身份、
全文:在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田园情趣、注重友情、喜爱饮酒。当然,辛弃疾毕竟不同于陶渊明,二人的身份、性格不同,辛是爱国志士,陶则是隐逸名士,二人的理想和思想也不相同,辛弃疾的理想是抗战杀敌、统一祖国
无依的孤云:陶渊明与晋宋政局
作者: 范子烨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政治  归隐  晋宋政局  陶渊明  仕宦 
描述:本文从《归去来兮辞》出发,结合《命子》诗以及丰富的晋宋史料,对陶渊明的仕隐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还原性阐释。陶渊明的出仕和归隐,都有现实的政治原因,尤其是投身于桓玄幕府,主要是在门阀政治理念的支配下所作出的选择。在以刘裕为代表的北府军事集团和以桓玄为代表的荆楚政治集团对峙、拼杀的过程中,他始终站在桓玄一边
全文:。而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政治阅历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个不懂政治的人永远不会超越政治,一个没有政治情怀的人也永远不会有回归田园的梦想,陶渊明能够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能够创写不朽的田园诗,也是由
陶渊明与菊
作者: 张清臣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提到中国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人皆言之爱"斗酒聚比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陶渊明一生更爱菊,与菊曾结下不解之缘. 我们可以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知晓.高洁的菊花衬托出诗人"清风高洁"的品质.难怪苏轼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其实陶渊明咏菊远不止此
全文:衬托出诗人"清风高洁"的品质.难怪苏轼云:"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其实陶渊明咏菊远不止此句.《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陶渊明盛赞菊乃真君子,有冷淡之趣,有隐逸之风,不慕荣华,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只在寒秋献身于自然.
走近陶渊明
作者: 高悦敏 牛荦婷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缘由  隐居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他那种热爱自然的本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质朴淡远的诗品皆为古今称颂。作为中国田园诗人之祖,陶渊明选择诗文创作的道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以出仕始,以归隐终,其原因是复杂的。这篇论文结合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试从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思想的社会根源及其所处的
全文:,以归隐终,其原因是复杂的。这篇论文结合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试从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思想的社会根源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等角度来分析其隐逸情结。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论金代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以蔡松年为例
作者: 于东新 石迎丽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与人格  蔡松年  陶渊明接受  金代文学 
描述:金代文学的陶渊明接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取向,而蔡松年之陶渊明接受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金源文坛陶渊明接受的主要方向。概而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陶诗艺术的接受,即在平和淡远诗境、清新朗澈风格以及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
全文: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隐逸情怀的向往。但在慕陶、效陶中,蔡氏亦有自我面目,即蔡氏“雄放清劲”的文风不同于陶诗的清新自然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