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拟古》诗论略
-
作者:
吴云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庚申 政治形势 封建社会 刘裕 陶渊明 政治思想 论略 王朝政治 政治态度 元熙
-
描述:(一) 《拟古》诗共九首,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此时心情低沉,感慨极多,因此作者对东晋灭亡的感叹和由此而引起的感伤,便成了《拟古》诗的主要内容。尤以第九首表现得最为明显。诗中的“种树长江边,三年当复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四句,黄文焕曾作过评论:“刘裕以戊午年十二月弑晋主于东堂,立琅琊德文,是
-
全文:(一) 《拟古》诗共九首,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此时心情低沉,感慨极多,因此作者对东晋灭亡的感叹和由此而引起的感伤,便成了《拟古》诗的主要内容。尤以第九首表现得最为明显。诗中的“种树长江边,三年当复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四句,黄文焕曾作过评论:“刘裕以戊午年十二月弑晋主于东堂,立琅琊德文,是为恭帝。己未为恭帝元熙元年,庚申二年而裕逼禅矣。帝之年号,虽止二年,而初立则在戊午,是已三年也。”上面一段话可看作陶诗中“三年当复采”、“忽值山河改”的有力注释;它告诉我们《拟古》诗写于晋亡之后,写的是诗人因晋亡而表示的感慨。清人陈沆也说这首诗是作者“慨晋室之所以亡也”。
-
陶渊明被误会了近一千七百年
-
作者:
宋浩浩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宋书》 中国文化 《晋书》 陶渊明 隐逸情怀 误会
-
描述:陶渊明这个名词已经作为纯粹的隐士,传列《晋书》、《宋书》、《陶史》三史中的“隐逸”篇,可谓深入了中国文化的骨髓。每每一提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想到那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那种不问尘俗世事的清醒与潇洒。而历朝历代以来,几乎都把陶渊明当作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形势的第一隐
-
全文:,那种不问尘俗世事的清醒与潇洒。而历朝历代以来,几乎都把陶渊明当作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形势的第一隐士、“隐士之宗”。然事实并非如此,他几乎被误会了近一千七百年,而且还有可能被继续误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