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作者: 王浦衡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哲学  陶渊明  生死学 
描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在本文第一章中,将着重陈述本文的立意,提出陶渊明所作的田园诗,并非全是纯碎的田园诗,他的大部分诗文中都韵含着对生命哲学感悟和思考。同时简述现代作者对陶渊明诗文及思想的研究成
全文: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在本文第一章中,将着重陈述本文的立意,提出陶渊明所作的田园诗,并非全是纯碎的田园诗,他的大部分诗文中都韵含着对生命哲学感悟和思考。同时简述现代作者对陶渊明诗文及思想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作出阐述及解释。在本文的第二章,作者对东晋末年的社会及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当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生命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诗文,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的一个杰出表现。在第三章中,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文对他的哲学思想作了详细的分析。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洁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知天乐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这就是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来的隐士情怀。通篇读来,归去来兮辞如同一道桥梁,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条通途,蔑视权贵,淡泊明志,闲适自在,归耕田园的劳动情怀跃然纸上。并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并非是对儒学道学玄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儒学道学玄学的影响下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的新自然说。在第四章结论部分,作者对陶渊明的生命哲学作了总结和评论。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实质是承袭魏、晋儒道学说的基础上演变的结果及依据其成长经历和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但在于对陶渊明诗文的重新理解,而且也为我们今天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晋末期的儒学道学思想,为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陶渊明诗歌中的人物分类论
作者: 胡发萍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人物  陶渊明  思想  分类 
描述:本文通过分类论述陶渊明诗歌所引用的人物探析陶渊明的思想。在深入研读陶渊明作品的基础上,本文将其诗歌中的人物分为六类:立言名世之士、以武立功之士、尚德守操之士、隐居避世之士、歧路彷徨之士和神话传说人物。并依据史书中的材料,展示了各类人物的原型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将陶渊明纳入读者的范畴,
全文:本文通过分类论述陶渊明诗歌所引用的人物探析陶渊明的思想。在深入研读陶渊明作品的基础上,本文将其诗歌中的人物分为六类:立言名世之士、以武立功之士、尚德守操之士、隐居避世之士、歧路彷徨之士和神话传说人物。并依据史书中的材料,展示了各类人物的原型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将陶渊明纳入读者的范畴,以诗歌和历史结合的方法探析陶渊明对这些人物的创造性思考与接受。陶渊明引用这些人物,显示了自己对“三不朽”理想的热切追求。然而,由于时代和社会现状的原因,诗人的“立言”和“立功”之理想无望实现。于是,他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和彷徨之后,便转而追求“内圣”的理想,并坚定地走上了隐居避世之路。归隐之后的诗人,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对人生和生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最终借助诗歌中的人物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特定解读,显示了其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将此结论与《晋书》、《宋书》、《南史》等史书中的陶渊明传进行比较和印证,发现陶渊明的思想与史书中的记载是一致的,即陶渊明的思想具有多元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这一角度反以往由思想至人物或诗歌至思想的思路而行之,而以陶渊明诗歌中引用的人物揭示其思想。
陶渊明心态综探
作者: 江国兵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人情  文化  心态  世俗  陶渊明  仕宦  隐逸 
描述:陶渊明研究历经千余年,涉及方方面面,取得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的丰硕成果。然而,历来陶渊明研究多现象分析,并且存在三个偏颇,或政治化,大书特书他的易代情结,不仕刘宋皇朝的东晋遗老气节;或文学化,批判唐以前人们对陶渊明诗文的“不公”,宗陶渊明为旷世的伟大文学家,非要贴上标签不可;或狭隘化,视陶渊明作一个悠闲
全文:陶渊明研究历经千余年,涉及方方面面,取得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的丰硕成果。然而,历来陶渊明研究多现象分析,并且存在三个偏颇,或政治化,大书特书他的易代情结,不仕刘宋皇朝的东晋遗老气节;或文学化,批判唐以前人们对陶渊明诗文的“不公”,宗陶渊明为旷世的伟大文学家,非要贴上标签不可;或狭隘化,视陶渊明作一个悠闲的隐者,似乎与人间绝断了一切,没丝毫红尘的念想。因而没有把陶渊明作为一个复杂的人来对待,忽视从深层心理上探讨陶渊明人格结构及作品风格形成之原因。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他的心态缺少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心态是作家面对时代种种风雨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对社会的理解,包括了理性与情感诸因素,能作为连接文学与社会诸要素的中介。本论尝试从心态角度研究陶渊明,综合文、史、哲,结合风俗、心理研究,考察个案与整体,注意理论探讨与文献整理,紧扣宏观与微观,通盘研究,力图全面把握陶渊明其作品、其时代、其人,探索他的内心世界,勾画出一个立体化的、人性化的、心理化的、社会化的陶渊明。具体研究中,我注意把握历史感,把握个体与整体关系,谨慎思考,弄清哪些东西是可以忽略舍弃的,哪些东西是典型有代表性的。据此,本论结...
从陶渊明、李白、苏轼的政治表现与文学创作谈性情文人与政治
作者: 蒋琛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性情  李白  文学创作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李白、苏轼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诗人。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兼以本身政治元素的缺乏或不足使得他们在政治仕途上屡屡失意,潦倒不堪。作为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其异彩纷呈的“性情”本色;其从政生涯也别具政治性情。儒家思想的政治引导,知识分子出路一元化的社会体制以及读者评价文人作品时政治偏向等因素导致了性情
全文:陶渊明、李白、苏轼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诗人。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兼以本身政治元素的缺乏或不足使得他们在政治仕途上屡屡失意,潦倒不堪。作为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其异彩纷呈的“性情”本色;其从政生涯也别具政治性情。儒家思想的政治引导,知识分子出路一元化的社会体制以及读者评价文人作品时政治偏向等因素导致了性情文人与政治的不可分割性,但另一方面,性情文人因其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要做的也许不是如何摆脱政治,拒绝政治,而是秉承“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国忧民情怀,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透视政治,穿越政治,在入世中追求,在出世中消解,最终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魏晋玄风与陶渊明哲理诗
作者: 夏瑞霞  来源:湖南大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玄风  陶渊明  玄言诗  哲理诗 
描述:玄风自正始何晏、王弼发展起来,经过西晋郭象、裴頠的变形,走向名教与自然一体,最终在东晋玄释合流中宣告理论建构完成。从正始到东晋,玄学思潮持续了两百多年,深深地影响了文人们的处世态度、生活情趣、价值观念以至心境气质。陶渊明即是一个典型代表,从家世、交游、自身言行到内在思想无不带有玄学印记。在“心与道冥
全文:玄风自正始何晏、王弼发展起来,经过西晋郭象、裴頠的变形,走向名教与自然一体,最终在东晋玄释合流中宣告理论建构完成。从正始到东晋,玄学思潮持续了两百多年,深深地影响了文人们的处世态度、生活情趣、价值观念以至心境气质。陶渊明即是一个典型代表,从家世、交游、自身言行到内在思想无不带有玄学印记。在“心与道冥”、“独化”时代风尚的催化下,他从容地实现了“抚剑独行游”到“静念园林好”的人生过渡,修炼成为庄子笔下的“真人”。在这样一个哲学体系健全发达的时代,陶渊明的诗歌作品里充满了哲理元素,尤以哲学诗为主。其中的意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本体或者性分的思考,二是如何处理人世之忧虑烦恼,三是展示了一种最佳的形神合一的通灵状态。陶渊明对生命之“道”的执着探索,昭示了一种能够还原生命的力量,呈现了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这种诗性智慧历经千年,经久不灭,也给挣扎于各种矛盾中的现代人类提供了一条出路。玄论的兴起不仅影响了一代士人的精神风貌,还导致诗歌风气向玄言说理转变。尽管学界多认为玄言诗缺乏形象与情采,诗味不足,但正是在此类诗歌的启发下,才诞生了陶渊明哲理诗这样的佳作。从艺术手法上看,陶渊明的哲理诗诗风平淡、多用老庄典故、言约旨远,与玄言诗一脉相承,但他能将生活与哲理打成一片,巧妙处理情、景、事、理的关系,言理而不入“理障”,议论而不落窠臼,着实难能可贵。
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诗的自然观比较
作者: 张娜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  自然  矛盾  和谐 
描述: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
全文:中西方在自然观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中国人认为自然万物是主体的外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冥合。西方人在文明进程中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感,自然与个体无法达于圆融和谐。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艾米莉·狄金森与陶渊明两位诗人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之旅与解脱之路,他们的共鸣基于相似的生命体验,看破浮世的纷扰后,都选择隐匿田园,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内在的超越。艾米莉·狄金森拒绝宗教对内心的侵蚀,她对生命的本真存有最热切的渴望,对自然、人生与死亡等问题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思考,在自然中寻求当下真实的幸福;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人生的踌躇中选择将人格理想重新建构于自然这个背景之上,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陶诗所体现的逸世高情深刻影响了后代诗人,也在中华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中西方不同的社会风貌及哲学思潮背景之下,狄金森与陶渊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归途,陶渊明在平淡质朴的自然中获得人生的自在与逍遥,而狄金森在自由灵魂的引领下探寻自然的奥义。他们都有着个体生命关于人生真相的理解,让自我生命与自然坦诚相见,他们朴素平淡的诗文背后有着隽永淳厚的深意,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历久弥新的魅力,他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寻求内在的超越,在自然的土壤里重植生命,在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之中解决生死的矛盾,使真实的生命在自然万物间自在安然。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
作者: 刘玉琢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文  生命意识  陶渊明  成因 
描述:晋宋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皇权的频繁更替,致使战乱频繁,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重置,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士人的心头,对生命的高度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陶渊明作为东晋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修养,为历代士
全文:晋宋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之一,皇权的频繁更替,致使战乱频繁,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遭遇了重置,死亡的气息笼罩在士人的心头,对生命的高度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陶渊明作为东晋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修养,为历代士人所敬仰。作为时代孕育出来的杰出诗人,陶渊明亦没有脱离时代的思潮,在他的诗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关于生命的思考,与汉末魏晋以来的“人的觉醒”后形成的对自身关注一脉相承,并对其进行了发展与升华。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汉末“人的觉醒”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生命意识,即汉末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人同有是情”。建安时期,连年的战乱为士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意愿。正始时期,由于司马氏在政治上大肆诛杀异己,在这种黑暗的政治背景下,士人建功立业的希冀破灭,代之以浓重的忧生之嗟。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陶渊明诗文中呈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具体为:渴求立功以实现人生不朽的传统儒家济世思想;追随自己的本性,退居田园之中,安享生命的乐趣;遵从大化,应尽须尽的委运乘化观。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陶渊明生命意识形成的原因,即儒家文化与家族氛围之影响,现实政治环境及其宦游经历,老庄玄学思想的影响及其本性。
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
作者: 吕菊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崇拜  舟船与渔夫  生活态度  身份  文化形象  面容  社交  演变    北窗高卧  居所    自我神化  桃花源  异域  陶渊明  性格  思想  争论  读者 
描述: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
全文: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背、侧画法表明对陶渊明精神气质的更深入关注和面容五官在此情况下的悄然退避。陶渊明与玫瑰花的另类搭配则表明其形象在流传过程中渗入的其它文化因素和固有形象的变形。陶渊明的居所是自然化的形态,他充满爱意的语气和诗意化的描绘以及方位词语在环境描绘中的普遍使用表明“吾庐”是他对自我和人生进行透彻的思考和再三确认之后自觉选择的象征物,陶渊明是个自我的诗人。他对居所的称呼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园与农耕文明和自然的关系。社交关系方面从赠答诗切入,从他的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答诗与赠诗的比例、称呼的方式说明陶渊明归隐后仍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但处于被动地位,他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赠答诗也是他塑造自我形象、渴望知音、寻求理解的途径。陶...
陶渊明的人生智慧
作者: 江鹏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智慧  玄学  矛盾 
描述:陶渊明的一生充满矛盾,他要为着家族的荣誉,为了生存,进行内心的搏斗,在仕与隐之间徘徊,逼迫自己做出艰难的抉择。生与死的问题,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但陶渊明的感受显然更深,他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他找不到答案,没人能够为他做出解答,最终的归宿是什么,他不知道。陶渊明是孤独的,他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全文:陶渊明的一生充满矛盾,他要为着家族的荣誉,为了生存,进行内心的搏斗,在仕与隐之间徘徊,逼迫自己做出艰难的抉择。生与死的问题,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但陶渊明的感受显然更深,他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他找不到答案,没人能够为他做出解答,最终的归宿是什么,他不知道。陶渊明是孤独的,他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只好在古人中间寻觅知音,而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去体味这份孤独。 陶渊明是一个诗人,他有一颗敏感的心,这同样也是一颗高贵的心,他不希望为了心外之物,而使这颗心受到羁绊。完全的摆脱尘俗又是不可能的,他生活在现世,对于世人共同的价值取向,他并未公然予以鄙弃,对于功名,对于长生,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希冀,但会劳役其心,他也有过内心的交战。在《桃花源记》中,他为自己觅得一处乐土,用以安放那颗孤独的心灵,这就是他的理想家园。 陶渊明是一个玄学家,是魏晋风流的代表。魏晋南朝是一个玄学盛行的时期,不同于汉代的经学,玄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法。陶渊明受玄学影响很深,玄学已经深入他的血液,变成他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很难察觉。陶渊明并不怎么谈玄,但他却是在按照玄学的方式去思考人生,去行为处事,去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困惑。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新自然说”,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大的自然观,秉持着一种随顺自然的心态,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陶渊明饮酒诗研究
作者: 王传军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饮酒诗  影响  陶渊明  饮酒精神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以饮酒诗为主题进行创作是陶渊明的创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全力进行饮酒诗创作的诗人,他的饮酒诗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哲理内涵,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本文就陶渊明的饮酒诗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现总结如下:第一章饮酒诗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以饮酒诗为主题进行创作是陶渊明的创新,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全力进行饮酒诗创作的诗人,他的饮酒诗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哲理内涵,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本文就陶渊明的饮酒诗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现总结如下:第一章饮酒诗的思想及其表现内容,陶渊明饮酒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节是诗人的自我抒怀:首先是诗人对理想生活道路的选择,其次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陶渊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其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互相影响的,正因为陶渊明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他才有勇气选择不同寻常的隐居道路,并且在面对种种诱惑的情况下,坚定人生信念,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其次诗人的田园生活得到了充分表现,陶渊明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象普通农夫一样,与乡邻们一起耕种收获,在闲暇的时间饮酒,读书,诗人的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诗人能直面生活的贫困,并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自得其乐,诗人将饮酒与田园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第三节是交友与赠答:陶渊明的饮酒诗有一种知音情结,酒在陶渊明的社交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陶渊明是位重视感情的诗人,陶渊明的在生活中交友以共同的情趣与爱好为原则,同时,他还在历史先贤中寻找知音,古今名士安于贫贱、坚韧不拨的精神增强了诗人克服现实困难,坚持人生信念的力量。第二章是陶渊明饮酒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共分三节,第一节饮酒主题的确立。饮酒主题是陶渊明独特的艺术创新,其饮酒精神中独乐之饮与众乐之饮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种种,构成陶渊明的饮酒精神。第二节是饮酒诗的风格特征,陶渊明饮酒诗具有真实自然的风格特点,陶渊明崇尚真实自然的思想基础是饮酒诗艺术风格的决定因素,同时,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饮酒诗具有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第三节从艺术表现上角度看,陶渊明饮酒诗改变了玄言诗枯燥说理的弊端,将诗歌回归了抒情的传统,为古代诗歌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同时,陶渊明的诗歌采取了独特的双重结构,酒之意象在其深层结构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饮酒诗的时间、空间容量。第三章是陶渊明饮酒精神对唐宋饮酒诗创作的影响。陶渊明饮酒精神对唐宋饮酒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深处逆境的士子文人,他的诗酒人生的成为众多诗人的理想生活模式。自陶氏之后,饮酒诗创作蔚为大观,陶渊明酒精神也通过历代诗人的创作传承下来,并在文学史上散发出永恒的艺术光彩。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