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自然主义美学思想
作者: 黄谦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人园林  美学  陶渊明  意境  自然主义 
描述: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在这一文化内涵中,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哲学底蕴和山水审美情调,都与魏晋时期(公元220-589年)的隐逸文学和自然美学有着巨大的关联。 在晋代的审美思潮中,对文人园林影响最大的非东晋诗人陶渊明莫属。诗人那自然、朴素、淡泊、真实的园林意境,超
全文: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在这一文化内涵中,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哲学底蕴和山水审美情调,都与魏晋时期(公元220-589年)的隐逸文学和自然美学有着巨大的关联。 在晋代的审美思潮中,对文人园林影响最大的非东晋诗人陶渊明莫属。诗人那自然、朴素、淡泊、真实的园林意境,超脱出以往帝王园林的境界。陶诗中以《归田园居》为代表的民间造园艺术、所蕴涵的隐逸情调、表现的田园风光真正走出了帝王园林的豪华风格,不仅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对园林的向往与热爱,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主义美学思想。这种思想直接促成了文人园林的诞生,而且在造园意境、造园模式等方面深刻影响着后世文人园林的创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阐释了形成陶渊明自然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特点,并从陶渊明的诗集入手,分析了陶诗中有关园林创作和意境的描写,挖掘出陶渊明“自然美”的内涵与“淡泊”、“旷达”等美学特点。对于陶渊明美学思想的研究,则通过其对造园创作、手法、植物造景等方面的影响,阐明其美学思想在文人园林艺术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分析文人园林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这一千七百年的发展史,揭示了由陶渊明美学思想作开端,文人园林审美意境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规律,从中可见陶渊明自然主义美学思想对文人园林艺术的贡献。
陶渊明的生命哲学
作者: 王浦衡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哲学  陶渊明  生死学 
描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在本文第一章中,将着重陈述本文的立意,提出陶渊明所作的田园诗,并非全是纯碎的田园诗,他的大部分诗文中都韵含着对生命哲学感悟和思考。同时简述现代作者对陶渊明诗文及思想的研究成
全文: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第一人。在本文第一章中,将着重陈述本文的立意,提出陶渊明所作的田园诗,并非全是纯碎的田园诗,他的大部分诗文中都韵含着对生命哲学感悟和思考。同时简述现代作者对陶渊明诗文及思想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作出阐述及解释。在本文的第二章,作者对东晋末年的社会及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当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生命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诗文,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的一个杰出表现。在第三章中,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文对他的哲学思想作了详细的分析。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洁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知天乐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这就是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来的隐士情怀。通篇读来,归去来兮辞如同一道桥梁,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条通途,蔑视权贵,淡泊明志,闲适自在,归耕田园的劳动情怀跃然纸上。并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并非是对儒学道学玄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儒学道学玄学的影响下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的新自然说。在第四章结论部分,作者对陶渊明的生命哲学作了总结和评论。指出陶渊明的生命哲学实质是承袭魏、晋儒道学说的基础上演变的结果及依据其成长经历和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但在于对陶渊明诗文的重新理解,而且也为我们今天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晋末期的儒学道学思想,为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陶渊明谢灵运的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杨燕丽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文美学  陶渊  接受美学  人生美学 
描述: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形象。接受美学将美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在这四个环节中,读者处于主导地位,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分析,产生新的意义。陶渊明开田园诗歌的先声,谢灵运开山水诗的先河,二者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陶
全文: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形象。接受美学将美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在这四个环节中,读者处于主导地位,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分析,产生新的意义。陶渊明开田园诗歌的先声,谢灵运开山水诗的先河,二者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但又不失雄厚的美学风格和谢灵运山水诗清新绮丽的美学风格为丰富中国古代文论和诗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们所创作的很多散文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们不仅可以从二者的诗文中发现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闪光点,而且可以从二者的诗文中探讨他们的人生美学追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的人生美学的意蕴。通过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个在文学史上有着突出贡献的文人形象,为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提供经验,也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普通民众以人生的启迪,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现实生活。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陶谢的所处的时代和二者的生平做一简要的交代,为后文提供依据。第二章着重分析陶、谢诗文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分别研究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和谢灵运的美学思想,并对二者的美学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着重分析陶、谢的人生美学追求。以中国传统的人生美学注重和谐的美学要求为切入点,研究当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矛盾的时候,陶渊明和谢灵运处理人生问题时的审美态度,从政治美学、生活美学两个角度来比较二者的不同,为后代文人提供一面人生追求的镜子,从而更好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陶渊明:一个任真自得的美学存在
作者: 杜现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    任真    文化美学人格  古今对话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株艺术奇葩,在他所处的时代其人其诗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在他身后百年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文魅力却日益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耀着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他进行这样或是那样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许多文章或著作中,陶渊明成为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与“我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株艺术奇葩,在他所处的时代其人其诗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在他身后百年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诗文魅力却日益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照耀着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对他进行这样或是那样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许多文章或著作中,陶渊明成为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对象,而不是一个与“我”具有平等关系而同在的“你”。如此一来,陶渊明要么成为不食人间烟火超然物外的隐士,要么成为故纸堆里一个生硬古板缺乏生命力的雕像而与我们隔阂起来。 本文从“文化人格美学”的理论视角,以“我—你”的审美关系作为出发点,通过对他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还原呈现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与其生活遭际的互动性转化生成关系,从“爱”、“美”、“和”三个角度对陶渊明这一个“任真”的美学存在作以文字上的塑形。在与其诗文及人格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一个任真自得、真实可感、平易近人的陶渊明,他既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又是一个用慧心感受美、用生命的体验写诗、用通达的人生态度和睿智的人生理想面对世事纷纭的达者。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例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全文: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分析田园诗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试图阐明框架理论对田园诗中的隐喻翻译所具有的解释力,并进一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进而为翻译研究提出新的视角。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框架理论起源、原理及发展状况的回顾,对隐喻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三首田园诗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框架理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陶渊明酒诗研究
作者: 孙玉莹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酒诗  陶渊明  融合  发展  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是将酒与诗完美融合的第一人,也是大量创作酒诗的第一人。酒赋予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特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陶渊明酒诗的研究分析表明:酒不只是陶渊明抒情写性的工具,更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酒就没有陶渊明,也就没有陶渊明诗。酒化了的诗和诗化了的酒,使陶渊明在诗歌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是将酒与诗完美融合的第一人,也是大量创作酒诗的第一人。酒赋予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特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陶渊明酒诗的研究分析表明:酒不只是陶渊明抒情写性的工具,更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酒就没有陶渊明,也就没有陶渊明诗。酒化了的诗和诗化了的酒,使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新的诗歌题材,也使这种酒诗题材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借助于酒诗的创作,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或直接、或间接、或轻松、或沉重地表达出来,通过酒诗的内容体现出诗人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时期其内心的孤独、忧伤、洒脱与快乐。本论文前两章通过对陶渊明酒诗的创作动因、作用及内容的分析,归结出其酒诗的特性:傲世任真、高洁、旷达。紧接着分析唐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和其酒诗特性的接受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诗人对陶渊明酒诗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接受及发展,从而也丰富了酒诗的内涵和外延。另外,陶渊明酒诗题材中的田园主题在后世的继承和发展下,也得到扩展和深化,在接受酒诗田园主题的情况下,唐宋文人将酒诗又创造出了思念、送别等主题,从而使酒诗获得更广泛的意义和发展空间。
中西比较诗学的空间维度:以海德格尔和陶渊明为例
作者: 武亚楠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理论  方法论  空间诗学  存在  家园 
描述:时间和空间本是人类探索的两个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现代社会中,无论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探讨,空间也是中西诗学视界中探讨理论交流的一个有力维度。作为个体的人,时刻离不开空间与时间,人类文化的异质同构性,才有今天的比较诗学,作为中西方文化与文论交流的使者,比较诗学站
全文:时间和空间本是人类探索的两个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现代社会中,无论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探讨,空间也是中西诗学视界中探讨理论交流的一个有力维度。作为个体的人,时刻离不开空间与时间,人类文化的异质同构性,才有今天的比较诗学,作为中西方文化与文论交流的使者,比较诗学站在不同的空间视域进行文化的多元建构,是其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跨民族的属性使然。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有三章第一章是对空间及其概念的阐述,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浏览空间的发展历程、空间理论的来源和诞生背景,经过对空间三种类型的铺陈介绍,探讨巴什拉的作品《空间诗学》,通过对巴什拉该作品家宅的解读,为下文提供理论依据,以此引入中西方文学理论共同的话题。第二章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根源,对诗歌所体现的空间特征进行论证和概括,指出中西方诗学传统的空间性特征。既然空间性是诗歌必不可少的条件,且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大体分为“双向阐发法”、“范畴研究法”、“文化模子寻根法”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那么以空间为突破口的研究也具有可行性。第三章以海德格尔和陶渊明的“家”的概念为共同点,把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之道与我国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诗进行映照,通过家的空间感,把二者结合,寻找中西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可以进行对话的方式,是对本文空间诗学的一种理论实践。
南北朝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作者: 李娜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史  陶渊明  接受美学  南北朝 
描述:陶渊明接受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镇。纵观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接受特点,历史上曾出现唐—宋—清三个高潮,80年代后,接受理论的传播和运用,给陶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陶诗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和评定。然而,作为陶渊明接受开端的南北朝时期,受到的关注
全文:陶渊明接受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镇。纵观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接受特点,历史上曾出现唐—宋—清三个高潮,80年代后,接受理论的传播和运用,给陶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陶诗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和评定。然而,作为陶渊明接受开端的南北朝时期,受到的关注却并不多,从整体上对这一时期的陶诗接受研究比较少,重视不够。本文即针对这一现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接受情况做进一步的考察。第一章,主要对刘宋时期的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和鲍照《学陶彭泽体诗——奉和王义兴》进行研究,分析各自接受的特点及原因,并整合归纳出刘宋时期的接受特点。第二章,以齐代的沈约《宋书·隐逸传》和江淹《陶徵君田居》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二人是如何对陶渊明进行体认和解读的,进而概括出齐代陶渊明接受的情况。第三章,以梁代的钟嵘《诗品》、萧统《文选》以及陈代的徐陵、张正见、江总等士人的拟陶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各自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归纳梁陈时代对陶渊明接受的规律。第四章,以北朝阳休之《陶集序录》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提出的陶诗“放逸之致”以及语言“奇绝异”特点的观念。以点带面,进而解读北朝时期陶渊明接受的整体概况。第五章,通过前面南北朝各个时期的个案研究,从整体上观照南北朝陶渊明接受的状况,总结南北朝陶渊明(主要是陶诗)接受的特点、规律,并进一步阐述南北朝陶渊明接受史研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
陶渊明文学创作理念研究
作者: 黄崇成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  陶渊明  思想  创作理念 
描述: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就是对其生命体验的精彩描述,也是他文学创作理念的形象表现。陶渊明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其作品就是他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艺术化展现。对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研究,由古至今可谓颇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对陶渊明其人、其作
全文: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就是对其生命体验的精彩描述,也是他文学创作理念的形象表现。陶渊明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智慧、诗意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对自身生命存在进行感受、体悟、想象、思考,其作品就是他心灵世界、生命理念的艺术化展现。对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研究,由古至今可谓颇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对陶渊明其人、其作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的观点是陶渊明的诗歌是自然的诗,是将日常的田园劳作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诗,是情景相融、冲淡旷达的诗。陶诗语言平淡自然,经过锤炼而不露痕迹。而本文则将从陶渊明情感世界与现实生活真纯、自然的角度来探讨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理念。文章主要是从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着手,在深入探讨陶渊明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之上结合陶渊明的诗文创作,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理念进行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了陶渊明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世界和基于思想道德层面的情感世界。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体系进行简要的概述。重点论述陶渊明文学创作理念,陶渊明的诗文体现了他以真为美的文学创作理念;陶渊明在诗文创作中寓情于景,把情感与自然相统一,通过对田园生活的体认展现了他崇尚自然的文学创作理念;最后理想与现实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陶渊明在诗文创作中同样坚持了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文学创作理念。
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以《和归去来辞》为中心
作者: 向世俊子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鲜  传播  和陶辞  接受 
描述: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
全文: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接受;最后整体阐述陶渊明诗文、辞赋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以及现代韩国人对陶渊明文学的重视与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单一作品分析法、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文学研究法、相关作品对比分析法等。关于和陶现象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未囊括所有陶氏文学,“和陶辞”的研究目前尚属薄弱环节。作为陶渊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陶辞”这一特殊文体并未受到多少关注。而在海外陶渊明研究中,“和陶辞”亦难与“和陶诗”相较。朝鲜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频繁的政治文化交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接受亦高于周边各国,和陶诗文创作是朝鲜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陶辞作亦多达四百余篇。但是,韩国学术界对“和陶辞”的研究却同样寥寥无几。陶渊明走进朝鲜半岛始于新罗时期的中朝文学交流,彼时,一大批文学作品被前来大唐求学的新罗留学生带回祖国,载有陶渊明诗文的《昭明文选》就是其中广受欢迎的一部典籍。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历经几番沉浮,从新罗时期的“文选热”,到高丽早期的“科举热”,再到高丽中期的“苏轼热”,接着是高丽末期、李朝早期的“朱熹热”,陶渊明文学传播过程中的起起伏伏总是伴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的变更。而李氏朝鲜王朝下的陶渊明文学接受,则逐渐走上了一条开阔平坦的光明大道。“和陶辞”与“和陶诗”一样,成为新罗之后各个朝代历史中,代表文人士大夫心声的鲜明旗帜。自高丽末期李仁老的《和归去来辞》始,至光复后金昌淑的《反归去来辞》止,朝鲜文人的和陶辞作遍布朝鲜各个时代,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本土文人对《归去来兮辞》的酬唱之作。究其原因,应与当时中朝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有关。政治历史与文化风尚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恰如经济基础之于上层建筑。对朝鲜“和陶辞”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文化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是一项通过文学感知历史的社会研究。这一研究除了能够探知朝鲜本土文人的创作倾向与文学深意,还能全面了解朝鲜文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批判,以及营造出此文学风气的社会背景,对中外陶渊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页 1 2 3 ... 5 6 7 ... 13 14 15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