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34)
按年份分组
2017(1)
2015(1)
2014(1)
2013(3)
2012(1)
2011(4)
2010(1)
2009(3)
2008(3)
2007(4)
2006(1)
2005(1)
2004(1)
2003(1)
2001(1)
1999(1)
1998(2)
1997(1)
1992(1)
1990(1)
1987(1)
按来源分组
-1(3)
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
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总第五十六辑)(1)
“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1)
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1)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
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1)
建设性、包容心、民族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1)
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1)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1)
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1)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1)
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
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1)
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1)
“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阈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1)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1)
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1)
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1)
《同行》2015年9月(下)(1)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1)
2007年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1)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1)
二OO七两岸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1)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1)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2007年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1)
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饮食题材的诗意提升:从陶渊明到苏轼
作者: 莫砺锋  来源: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饮食题材的诗意提升:从陶渊明到苏轼
全文:
赏析陶渊明词作中的咏菊情结
作者: 李世忠  来源:《同行》2015年9月(下)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咏菊  拟人化  陶渊明  喻己化 
描述:赏析宋词必得赏析陶渊明的词,赏析陶翁的词必得赏析其咏菊之词。陶翁咏菊赋予菊花以君子之德、隐士风范,将菊花之美拟人化、喻己化的描摹,品来蕴意独到,感慨极多。陶渊明的咏菊情结即陶翁气节在菊花身上的附着延伸。
全文:赏析宋词必得赏析陶渊明的词,赏析陶翁的词必得赏析其咏菊之词。陶翁咏菊赋予菊花以君子之德、隐士风范,将菊花之美拟人化、喻己化的描摹,品来蕴意独到,感慨极多。陶渊明的咏菊情结即陶翁气节在菊花身上的附着延伸。
玄学的言之辨对陶渊明的影响
作者: 李剑锋  来源: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言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
全文:"言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
辛弃疾陶渊明
作者: 张忠纲  来源: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诗,人皆说它平淡;辛弃疾词,人都许它豪放。二者似风马牛不相及,怎样相提并论!此乃世俗之见,非真识渊明稼轩者也。其实,渊明、稼轩,其诗其词,异而有同,同而有异,异曲同工,各臻极妙。观稼轩之论陶、学陶,实独具只眼,
全文:陶渊明诗,人皆说它平淡;辛弃疾词,人都许它豪放。二者似风马牛不相及,怎样相提并论!此乃世俗之见,非真识渊明稼轩者也。其实,渊明、稼轩,其诗其词,异而有同,同而有异,异曲同工,各臻极妙。观稼轩之论陶、学陶,实独具只眼,
陶渊明《诗经》
作者: 李剑锋  来源: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考订说:“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陶的改名,很可能取于《诗经·小雅·鹤鸣》。鲁、齐、韩、毛众家大要皆以此诗所咏乃“贤者隐居”。从《述酒》等诗看,陶渊明对刘宋篡晋颇有微词,认为当时“道丧向千载”。贤者应当隐遁不
全文: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考订说:“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陶的改名,很可能取于《诗经·小雅·鹤鸣》。鲁、齐、韩、毛众家大要皆以此诗所咏乃“贤者隐居”。从《述酒》等诗看,陶渊明对刘宋篡晋颇有微词,认为当时“道丧向千载”。贤者应当隐遁不
元问题:人与自然:陶渊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
作者: 鲁枢元  来源: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含有"在上、在外、在后"的意思,意味着被"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的最终问题,体现了西方逻辑实
全文: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
苏轼之“发明”陶渊明的经典化
作者: 边利丰  来源:“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阈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学经典是文学研究当中一个极富争议的核心问题:文学史本身就是各种文学经典的呈现史、排列史,文学理论的建构也总是围绕文学经典展开的。从现实层面来看,文学经典往往又表征着一个时期国家、民族的思想秩序和文化秩序,因而对文学经典发言权、阐释权的争夺总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学本身的个性化、
全文:文学经典是文学研究当中一个极富争议的核心问题:文学史本身就是各种文学经典的呈现史、排列史,文学理论的建构也总是围绕文学经典展开的。从现实层面来看,文学经典往往又表征着一个时期国家、民族的思想秩序和文化秩序,因而对文学经典发言权、阐释权的争夺总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学本身的个性化、
陶渊明辛弃疾
作者: 袁行霈  来源: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 把东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和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放在一起讨论,乍看起来似乎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太远了!其实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请先看这番统计: 辛弃疾的词作,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共六百二十六首。其中吟咏陶渊明、
全文:(一) 把东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和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放在一起讨论,乍看起来似乎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太远了!其实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请先看这番统计: 辛弃疾的词作,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共六百二十六首。其中吟咏陶渊明、
朝鲜李滉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
作者: 金周淳  来源: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文学遗产》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朝鲜李滉陶渊明诗之比较研究
全文:
萧梁尚隐之风陶渊明的价值发掘
作者: 徐宝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文学史上,陶渊明的价值地位直到赵宋时期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作为隐士的身份,却是早在陶渊明所生活的时期就已经为人们所知晓了;而作为文学之士,其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则是始于南朝的梁代。陶渊明的价值发掘萧梁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不为学人所知的关联,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前提下,来揭示陶渊
全文:在文学史上,陶渊明的价值地位直到赵宋时期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作为隐士的身份,却是早在陶渊明所生活的时期就已经为人们所知晓了;而作为文学之士,其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则是始于南朝的梁代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