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陶渊明研究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以陶渊明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将其作为诗人与哲人,全面考察其生平、作品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思想潮流和文艺潮流。
全文:本书以陶渊明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将其作为诗人与哲人,全面考察其生平、作品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思想潮流和文艺潮流。
[0图]陶渊明影像 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中国画  研究 
描述: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其中有些是组画,用一系列图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故事情节;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如采菊、漉酒、虎溪三笑等;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有的有背景,有的没有背景。本书即将这三类绘画分别考察,不仅介绍创作
全文: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其中有些是组画,用一系列图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故事情节;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如采菊、漉酒、虎溪三笑等;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有的有背景,有的没有背景。本书即将这三类绘画分别考察,不仅介绍创作的背景、论述绘画的艺术,还分析创作者的心态,以及从中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成为艺术史与文学史交叉研究的典范之作。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酒  以明  来哲  然明  古代绘画  昭明太子  子一  情灵  梁代  安特人 
描述:陶渊明生前及逝世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为他编集作序写传,陶渊明才开始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到宋代经苏轼、朱熹的大力推崇,陶渊明的地位才崇高起来
全文:陶渊明生前及逝世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为他编集作序写传,陶渊明才开始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到宋代经苏轼、朱熹的大力推崇,陶渊明的地位才崇高起来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作者: 袁行霈  来源: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美学理想  陶渊明  绘画 
描述:古代绘画中存在着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全文:古代绘画中存在着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美学理想  陶渊明  绘画 
描述:笔者曾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古代绘画中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论断。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
全文:笔者曾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古代绘画中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论断。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佛教  白莲社  《拟挽歌辞》  陶渊明  颜延之  庐山  遗民  《临终诗》  法师 
描述: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慧远(334—416),是晋宋之际思想文化界的三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慧远为坐标,衡量陶、谢二人的思想倾向,并为他们找到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各自的恰当位置。 陶、谢虽然在世的共同时间达四十二年之久,但并没有资料证明他们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
全文:陶渊明(365—427)、谢灵运(385—433)、慧远(334—416),是晋宋之际思想文化界的三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慧远为坐标,衡量陶、谢二人的思想倾向,并为他们找到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各自的恰当位置。 陶、谢虽然在世的共同时间达四十二年之久,但并没有资料证明他们有过直接的接触。他们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颜延之,颜延之曾接济过陶渊明,还为他撰写诔文;颜延之又曾和谢灵
陶渊明享年考辨
作者: 袁行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考异  享年  文学史教材  诗文系年  考辨  年谱  陶渊明  逯钦立 
描述:享年问题是关于陶渊明的一大疑案,聚讼纷纭,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没有圆满解决。其中以主六十三岁说者最为普遍,自(宋)王质《栗里谱》以来至(清)陶澍《陶靖节年谱考异》、今人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均主此说,当今许多学者以及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全文:享年问题是关于陶渊明的一大疑案,聚讼纷纭,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没有圆满解决。其中以主六十三岁说者最为普遍,自(宋)王质《栗里谱》以来至(清)陶澍《陶靖节年谱考异》、今人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均主此说,当今许多学者以及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陶渊明享年考辨
作者: 袁行霈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点校本  享年  中华书局  《宋书》  《游斜川》  梁启超  陶渊明  颜延之  《文选》  《陶渊明集》 
描述:陶渊明享年考辨
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
作者: 袁行霈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独创性  杜甫  陈洪绶  金叶子  美术学院  陶渊明  九月九日  画像  黄公望 
描述: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不止一次 画陶渊明像,以寄托自己的向往之 情。如《陶渊明故事图》卷(美国檀 香山美术学院藏)以连环画的形式表 现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就是具有 代表性的作品。在陈洪绶所绘陶渊明 的画像中,《博古叶子》中的"空汤 瓶"是很有独创性的一幅。 今存陶渊明画像,如元钱选绘《柴 桑翁像》卷
全文: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不止一次 画陶渊明像,以寄托自己的向往之 情。如《陶渊明故事图》卷(美国檀 香山美术学院藏)以连环画的形式表 现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就是具有 代表性的作品。在陈洪绶所绘陶渊明 的画像中,《博古叶子》中的"空汤 瓶"是很有独创性的一幅。 今存陶渊明画像,如元钱选绘《柴 桑翁像》卷、何澄绘《归庄图》卷, 明初王仲玉绘《靖节先生像》轴,其 中的陶渊明形象大都是同一类型。关 于这一点,元黄公望已经注意到了, 他在《张叔厚写渊明小像》中说: "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 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翁万戈先生在其《陈洪绶·文字编》中 概括说:"那定型是一位面容丰满,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