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37)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1)
2013(2)
2011(2)
2010(3)
2009(2)
2008(1)
2007(4)
2006(2)
2005(2)
2004(5)
2003(2)
1999(1)
1998(2)
1995(1)
1994(1)
1992(2)
1990(1)
1987(1)
按来源分组
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3)
-1(2)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2007年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1)
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1)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1)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1)
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1)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1)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1)
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1)
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1)
东方丛刊(1995年第1辑 总第十一辑)(1)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1)
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1)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1)
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1)
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1)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1)
第二十三次全国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1)
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总第五十六辑)(1)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1)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1)
“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1)
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1)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
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国际和合文化大会(1)
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1)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学术公案及其理论思考
作者: 边利丰  来源: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被发明  饮酒  陶渊明  影响的焦虑  诗史互证 
描述: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因其表现的"无之境"成为中国文学的杰作。作品的无之境集中体现为"见"字的使用,苏轼于此"发明"之功。围绕此诗的"见"、"望"之辨经历了一千多年,业已形成了一个极富意味
全文: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因其表现的"无之境"成为中国文学的杰作。作品的无之境集中体现为"见"字的使用,苏轼于此"发明"之功。围绕此诗的"见"、"望"之辨经历了一千多年,业已形成了一个极富意味
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音乐世界与诗意生活:以“无弦琴力的故事为中心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国文学史学科百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音乐世界  诗意生活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津津乐道,视为风雅之举,脱俗之行。们试读以下诗句:菊翻无酒,无弦则琴。(庾信《卧病穷愁》,清倪瑶《庾子山集注》)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全文: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津津乐道,视为风雅之举,脱俗之行。们试读以下诗句:菊翻无酒,无弦则琴。(庾信《卧病穷愁》,清倪瑶《庾子山集注》)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辛弃疾、陶渊明和寒山:在2010年寒山寺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 韩参  来源: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国际和合文化大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今天,很荣幸到这里来,和大家分享对中国古代词人辛弃疾以及陶渊明、寒山的诗词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辛弃疾(1141—1207)是南宋爱国词人,几乎所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也多少读过他的一些诗词。他是一位多产的词人,至今尚存诗词600多首。他出生时,北方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卓军事才能的辛弃疾立
全文:今天,很荣幸到这里来,和大家分享对中国古代词人辛弃疾以及陶渊明、寒山的诗词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辛弃疾(1141—1207)是南宋爱国词人,几乎所爱好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也多少读过他的一些诗词
元问题:人与自然:陶渊明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
作者: 鲁枢元  来源: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们这里讲的"元问题"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含"在上、在外、在后"的意思,意味着被"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的最终问题,体现了西方逻辑实
全文: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们这里讲的"元问题"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
试论陶渊明的自然本体美学观
作者: 刘士林  来源: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绪论综观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文学艺术家,们常会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不少人,越是轻视社会现实功利,越是回避人生和生活,却往往越能引起后人的景仰和顶礼膜拜,如晋代的陶渊明就是一例。在那个悲惨的、充满着野蛮的杀戮和政治动荡的时代,他没投身于时代的政治历史舞台,而是躬耕南山之下,徜徉林泉之
全文:一、绪论综观中国古代的诗人和文学艺术家,们常会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不少人,越是轻视社会现实功利,越是回避人生和生活,却往往越能引起后人的景仰和顶礼膜拜,如晋代的陶渊明就是一例。在那个悲惨的、充满着野蛮的杀戮和政治动荡的时代,他没投身于时代的政治历史舞台,而是躬耕南山之下,徜徉林泉之
論陶淵明亦隱亦俠的雙重人格
作者: 張學君  来源: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隱士  俠客  人格  認同 
描述:本文從人格認同的角度探討了陶淵明的精神世界,認爲陶淵明的人格由隱士和 俠客兩部分構成。表面上看,這兩種人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它們卻可以在熱愛自由和生性浪漫的個性上達成統一。把握了這一點,們才能對陶淵明詩歌内容的豐富性和統一性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全文:本文從人格認同的角度探討了陶淵明的精神世界,認爲陶淵明的人格由隱士和 俠客兩部分構成。表面上看,這兩種人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它們卻可以在熱愛自由和生性浪漫的個性上達成統一。把握了這一點,們才能對陶淵明詩歌内容的豐富性和統一性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浅析陶渊明诗中的“立功”思想
作者: 刘焱  来源:“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是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存世的作品数量不多,共130多首。在陶渊明的这些诗歌、赋等作品中,最为人注目的、也是为后世所看重的和推崇的是他的那些田园诗。他将平常的田园生活写进诗歌里去,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开创了田园诗派,给诗歌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但
全文:陶渊明是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存世的作品数量不多,共130多首。在陶渊明的这些诗歌、赋等作品中,最为人注目的、也是为后世所看重的和推崇的是他的那些田园诗。他将平常的田园生活写进诗歌里去,创造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作者: 邬昌荣  来源: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诗、文、辞、赋俱为晋代大家,具他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骈俪绮靡之风,而独为朴素自然,清淡隽永。尤其诗中之田园诗,被后世称为田园之祖,陶渊明亦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者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们且看其几首著名的田园诗。少无
全文: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诗、文、辞、赋俱为晋代大家,具他不同于当时流行的骈俪绮靡之风,而独为朴素自然,清淡隽永。尤其诗中之田园诗,被后世称为田园之祖,陶渊明亦被称为"古今隐逸
《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
作者: 胡大雷  来源: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南朝人对陶渊明诗作的评价魏晋是一个玄学的时代,此时代的美学思潮,其哲学基础也是玄学。玄风自晋宋之际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晋宋之际的美学思潮也开始所转化。一般来说,身处晋宋之际的陶渊明,其诗风或许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既一些玄言诗的色彩,又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但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要看陶
全文:或许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既一些玄言诗的色彩,又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但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要看陶渊明诗歌的实际。们先看稍后于陶渊明时代的人们
回味生命的艺术:论陶渊明的审美实践
作者: 林继中  来源: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总第五十六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林语堂称得上是中西文化的"边缘人",他的一些见解往往为一般人所不能道。如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就是以中西双方文化互为标准,双向比较,从而披露了中国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独特的生存方式。在生活节奏日见促迫的今日,此种方式便具某种调节功能,为现代人增添一方生存空间,是所谓"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其
全文:活节奏日见促迫的今日,此种方式便具某种调节功能,为现代人增添一方生存空间,是所谓"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其中,"诗可以兴"的文学观念转化为对人生诗意化追求的理念,则是关键的一环。们由是必要对"诗可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