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陶渊明诗选 汉英对照 绘图本
作者: 中国文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语言读物  诗歌  英语 
描述:陶渊明诗选 汉英对照 绘图本
[0图]国文学之美从诗经到陶渊明
作者: 蒋勋主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国文学之美从诗经到陶渊明
[0图]国文脉系列 陶渊明传
作者: 易溟  来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陶渊明是追求人生艺术化的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之一,为后世文人筑起一个精神的家园。《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作者易溟)带你深入陶渊明的生活,透过层层时间的迷雾,《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看一看在古老的东晋,这个胸怀天下的诗人的人生与心灵轨迹。
全文:陶渊明是追求人生艺术化的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之一,为后世文人筑起一个精神的家园。《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作者易溟)带你深入陶渊明的生活,透过层层时间的迷雾,《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看一看在古老的东晋,这个胸怀天下的诗人的人生与心灵轨迹。
[0图]学校传世藏书文库-中国文学 陶渊明作品选
作者: 刘以林 张国燕选  来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中国  作品综合集 
描述:学校传世藏书文库-中国文学 陶渊明作品选
[0图]世界巨人传记丛书 中国文学家卷 陶渊明 367-427
作者: 叶枫宇 肖成  来源:深圳:海天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427)  传记  陶渊明(367 
描述:世界巨人传记丛书 中国文学家卷 陶渊明 367-427
[0图]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从诗经到陶渊明 上
作者: 蒋勋  来源:北京:中信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蒋勋从美学角度系统讲解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本册为上部,讲述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中国文学史。凭借自己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蒋勋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代表性诗文一一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与心怀观照当代读者的情感,帮助现代人重回心中的田园
全文:蒋勋从美学角度系统讲解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本册为上部,讲述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中国文学史。凭借自己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蒋勋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
[0图]国文化研究丛刊第一种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作者: 陈寅恪  来源: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国文化研究丛刊第一种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0图]陶渊明集 插图本
作者:   陶渊明  来源:南京:凤凰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不但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全文:陶渊明的作品不但继承了汉、魏、正始之传统,而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风格冲淡,韵致悠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0图]蒋勋说文学 从《诗经》到陶渊明
作者: 蒋勋  来源:北京:中信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蒋勋从美学角度系统讲解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本册为上部,讲述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中国文学史。凭借自己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蒋勋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代表性诗文一一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与心
全文:蒋勋从美学角度系统讲解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本册为上部,讲述了从先秦到魏晋时期的中国文学史。凭借自己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蒋勋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代表性诗文一一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与心
[0图]陶渊明与韩国古典山水田园文学
作者: 崔雄权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陶渊明(365  427)  文学研究 
描述:本书试图通过考察陶渊明文学作品在韩国古典山水田园文学中的巨大作用及深刻影响,从深层文化机制揭示在相近的文化环境与社会历史状况下不同民族对待中国文学遗产时所表现出的异同,最终阐发在东亚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的核心地位及其重要影响。
全文:本书试图通过考察陶渊明文学作品在韩国古典山水田园文学中的巨大作用及深刻影响,从深层文化机制揭示在相近的文化环境与社会历史状况下不同民族对待中国文学遗产时所表现出的异同,最终阐发在东亚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的核心地位及其重要影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