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4)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0(1)
1998(1)
1997(1)
按来源分组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
中学教学参考(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诗歌创作与庄子美学思想之关系
作者: 吴晟 张莹洁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美学风格  审美对象  庄子  陶渊明  诗歌创作  审美心态 
描述:庄子取法于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就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某些美学思想:其诗在审美对象上,直接取象于大自然;在审美心态上,取法于庄子"心斋""坐忘"的体道观,追求纯粹的心灵上的遨游;在美学风格上,承续了庄子法天贵真、明白纯净的素朴之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
全文:庄子取法于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就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某些美学思想:其诗在审美对象上,直接取象于大自然;在审美心态上,取法于庄子"心斋""坐忘"的体道观,追求纯粹的心灵上的遨游;在美学风格上,承续了庄子法天贵真、明白纯净的素朴之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
走进田园诗,再访陶渊明
作者: 郭亚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田园生活  审美对象  和谐美  桃花源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田园诗  门阀制度  中国古典诗歌 
描述: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
全文: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培养了他朴实的性格。“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这就真实地反映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情趣。少年时的陶渊明对老庄思想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渴望着有所作为。但他生乱世,又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法自然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其他方法  陶渊明诗文  写作方法  文法  三十年  审美对象  自然美  审美主体  作品  随物赋形 
描述: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
全文: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法,只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其他方法自己也说不清。(同上)黄子云认为诗文的写作方法就象变化无穷的“太极”,能演变出宇宙间万事万物,但没有一件事物是相同的。“故一题有一义,一章有一格,一句有一法。虽一而至十,十而至千百,毋沿袭,勿雷同。如天之生人,亿万耳目口鼻,方寸闾,自无毫发之相似者。”(《野鸿诗的》)苏轼和黄子云的这些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辞淡泊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词语  丰富内涵  生活态度  语言  作者  审美对象  具体表现  文辞  苏轼 
描述:文辞谈泊是指作者能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再现或表现审美对象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感受。陶渊明诗文的文辞以淡泊的特点赢得百口交赞。它只求“辞达”,不以浮艳掩空虚,不以艰深文浅陋。方孝孺对“辞达”曾怍过精彩而又确当的描述:“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
全文:文辞谈泊是指作者能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再现或表现审美对象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感受。陶渊明诗文的文辞以淡泊的特点赢得百口交赞。它只求“辞达”,不以浮艳掩空虚,不以艰深文浅陋。方孝孺对“辞达”曾怍过精彩而又确当的描述:“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触,裂山转石。襄陵汤壑,鼓之如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毂。回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此真所以为达也,而岂易哉。”(《逊志斋集》卷十一《与舒君书》)所谓“不劳余力”,“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即不见安排之迹,无斧凿之痕,一如信口说出,“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