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氏家族传统的建构与传承——从陶渊明《命子》诗谈起
作者: 杨合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传统  建构  命子 
描述:文章认为建构和传承陶氏家庭传统是陶渊明思想、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家庭传统观念对他的价值选择和人生归依有重要之影响。《命子》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所建构的家庭文化传统。
全文:文章认为建构和传承陶氏家庭传统是陶渊明思想、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家庭传统观念对他的价值选择和人生归依有重要之影响。《命子》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所建构的家庭文化传统。
“无我”的宁静与“有我”的振动——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比较
作者: 成丽芳 李冠杰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  陶渊明  自然 
描述: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同出于对各自现实政治不满的目的 ,返始归根回到了自然。由于诗人分属于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 ,且在各自的文学土壤上滋生、发展 ,因此在自然之中呈现出“无我”与“有我”的明显差异。
全文: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同出于对各自现实政治不满的目的 ,返始归根回到了自然。由于诗人分属于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 ,且在各自的文学土壤上滋生、发展 ,因此在自然之中呈现出“无我”与“有我”的明显差异。
现代日本镜子中的陶渊明象——冈村繁的《世俗与超俗》读后
作者: 陆晓光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俗欲望  作者  社会科学  大学  社会关系  比较文化  冈村繁  陶渊明  汉学家  日本 
描述:在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任客员讲师期间,我曾经与友人合翻译过一本题为《世俗与超俗》(台湾书店1992年11月版)
全文:在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任客员讲师期间,我曾经与友人合翻译过一本题为《世俗与超俗》(台湾书店1992年11月版)
越南诗人阮劝对陶渊明的接受之研究
作者: 谭氏兴  来源: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晋末年  陶渊明  越南  阮劝  十九世纪末  接受 
描述:陶淵明是中國東晉末年非常有名的詩人,他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以及「田園詩派宗師」。越南十九世紀末也有一位詩人被越南學者稱為「越南田園詩人」,他名稱為阮勸(Nguyễn Khuyến)。越南國家屬於漢文化圈,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十九世紀之前,越南人常使用漢字作為自己的文字。因此,越南文化和思想深受中國
全文:陶淵明是中國東晉末年非常有名的詩人,他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以及「田園詩派宗師」。越南十九世紀末也有一位詩人被越南學者稱為「越南田園詩人」,他名稱為阮勸(Nguyễn Khuyến)。越南國家屬於漢文化圈,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十九世紀之前,越南人常使用漢字作為自己的文字。因此,越南文化和思想深受中國的影響,文學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陶淵明與阮勸雖然隔離一千多年的歷史,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但是阮勸思想與詩歌內容明顯地受到陶淵明的影響。筆者將通過書寫這篇論文想探討阮勸如何對陶淵明的思想、詩歌內容以及詩歌風格的的接受。本論文共六章: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阮勸對陶淵明接受之因素〉分為兩個部份「陶淵明與阮勸生活之時代背景」和「陶淵明與阮勸之生平」,探討陶淵明與阮勸所生活之時代背景及其生平。第三章:〈阮勸對陶淵明思想的接受〉也分為兩個部份即「阮勸認同陶淵明的品德與人格精神」與「阮勸接受陶淵明的隱逸情趣」,針對阮勸對陶淵明人品的認同以及他如何接受陶淵明的隱逸情趣。第四章:〈阮勸對陶淵明的情真之接受〉,從兩位詩人的詩歌內容分為兩個部份:「對自然的熱愛與親和」與「對親人真摰的情感」。通過兩位詩人所寫的田園詩和寫給親人的詩歌來討論陶淵明與阮勸詩歌內容中所表現出之真情。第五章〈阮勸對陶淵明藝術風格的接受〉從兩位詩人的詩歌藝術風格來論述阮勸對陶淵明詩歌藝術風格的接受。最後是第六章:〈結論〉即歸納前五章所寫的內容與研究心得及不足之處。
中西比较诗学的空间维度:以海德格尔和陶渊明为例
作者: 武亚楠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理论  方法论  空间诗学  存在  家园 
描述:时间和空间本是人类探索的两个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现代社会中,无论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探讨,空间也是中西诗学视界中探讨理论交流的一个有力维度。作为个体的人,时刻离不开空间与时间,人类文化的异质同构性,才有今天的比较诗学,作为中西方文化与文论交流的使者,比较诗学站
全文:时间和空间本是人类探索的两个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现代社会中,无论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都有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探讨,空间也是中西诗学视界中探讨理论交流的一个有力维度。作为个体的人,时刻离不开空间与时间,人类文化的异质同构性,才有今天的比较诗学,作为中西方文化与文论交流的使者,比较诗学站在不同的空间视域进行文化的多元建构,是其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跨民族的属性使然。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有三章第一章是对空间及其概念的阐述,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浏览空间的发展历程、空间理论的来源和诞生背景,经过对空间三种类型的铺陈介绍,探讨巴什拉的作品《空间诗学》,通过对巴什拉该作品家宅的解读,为下文提供理论依据,以此引入中西方文学理论共同的话题。第二章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根源,对诗歌所体现的空间特征进行论证和概括,指出中西方诗学传统的空间性特征。既然空间性是诗歌必不可少的条件,且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大体分为“双向阐发法”、“范畴研究法”、“文化模子寻根法”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那么以空间为突破口的研究也具有可行性。第三章以海德格尔和陶渊明的“家”的概念为共同点,把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之道与我国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诗进行映照,通过家的空间感,把二者结合,寻找中西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可以进行对话的方式,是对本文空间诗学的一种理论实践。
陶渊明的个人空间
作者: 张炜  来源:月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作协主席  个人生活  刻板化  薤露行  文学评论  蒿里行  文学奖获得者  当代作家  建安风骨 
描述:陶渊明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刻板、符号,被人们记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黑暗的时代和穷困悲苦的人生中,描写他的抉择和无奈,突显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身处
全文:陶渊明作为中国隐士文化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中已被刻板、符号,被人们记住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为人的生动性、丰富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
心远与忘我之境:陶渊明《饮酒》其五哲学释义
作者: 靳宇峰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忘我  境界  心远  寂静 
描述: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之中,人在人间的状态或迷或悟。迷是我心迷,迷时物非物,人非人,人在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同时,人亦物化。悟是我心悟,悟时,我自是我,物自是物,物我构成着且共存于人境。在心远中,人
全文: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之中,人在人间的状态或迷或悟。迷是我心迷,迷时物非物,人非人,人在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同时,人亦物化。悟是我心悟,悟时,我自是我,物自是物,物我构成着且共存于人境。在心远中,人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陶诗的和谐境界
作者: 谢高通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谐观  诗意观  自然观  陶渊明  真我观 
描述: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个性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全文:20世纪以来对陶诗的研究使"陶学"成为一门"显学",勘与《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相媲美。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陶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个性的特点,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美学精神
作者: 曹章庆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美学精神  诗意栖居 
描述: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表现为对躬耕田园生活作诗意的体验和表现,其具体美学精神是对任真自然、身心自由境界的追求;是与劳动创造、美酒、诗书相伴的美好人生;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亲友民胞物与的仁爱情怀;是委运随
全文: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表现为对躬耕田园生活作诗意的体验和表现,其具体美学精神是对任真自然、身心自由境界的追求;是与劳动创造、美酒、诗书相伴的美好人生;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亲友民胞物与的仁爱情怀;是委运随
异曲同工的田园之爱——叶塞宁和陶渊明其人其诗比较
作者: 赵维东  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园  异曲同工  陶渊明  叶塞宁 
描述:叶塞宁和陶渊明同为田园诗人,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和诗风都不甚相同。但两人均处于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转型期,思想、认识深受历史交替、文化转型的影响。在生活、创作过程中,两人历尽曲折和苦难,在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曾出现过不同性质的矛盾:叶塞宁的城乡矛盾,求新与恋旧的冲突;陶渊明的对出仕与归隐的迷惘,贫富思想的
全文:叶塞宁和陶渊明同为田园诗人,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和诗风都不甚相同。但两人均处于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转型期,思想、认识深受历史交替、文化转型的影响。在生活、创作过程中,两人历尽曲折和苦难,在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曾出现过不同性质的矛盾:叶塞宁的城乡矛盾,求新与恋旧的冲突;陶渊明的对出仕与归隐的迷惘,贫富思想的斗争。相似的背景及思想经历致使两人一生的情感及反映这种情感的诗作都围绕田园生活而展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讴歌农村、赞美自然,抒发自己对农村田园的眷恋与挚爱。
上页 1 2 3 ... 22 23 24 ... 64 65 66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