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对《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的勘误和商榷
作者: 周凤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晋宋易代  形式论证  陶渊明  文士  桓温  商榷  晋宋之际  幕府  桓玄 
描述:袁行霈先生《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见《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以史论的形式论证了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的深层心态,视野开阔,立意较新,自有其值得称道。但袁文在征引史实上也有失误,一些论述还不能令人信服,故不揣浅陋
全文:袁行霈先生《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见《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以史论的形式论证了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的深层心态,视野开阔,立意较新,自有其值得称道。但袁文在征引史实上也有失误,一些论述还不能令人信服,故不揣浅陋
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
作者: 朱秋德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原因  苏轼  差异 
描述: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全文: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景奇文更奇: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作者: 朱人天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源  时代背景  作者  桃花源记  晋宋易代  社会动荡  刘毅  陶渊明  压迫  剥削 
描述:陶渊明生当晋宋易代之际,当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四逃亡,流离失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作者从当时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全文:陶渊明生当晋宋易代之际,当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四逃亡,流离失所。《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作者从当时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
[0图]陶渊明集评议
作者: 龚望  来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东晋时代  古典散文  中国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描述:一、本书为龚望先生读《陶渊明集》时写在书页空白(或另粘笺纸)的文字,龚先生逝世后由其子女和许世镕先生共同抄录整理。 二、阅读的版本是丁巳秋上海会文堂刊印的《陶渊明集》仿苏写本,《评议》有的是引自前人写的“诗话”(或其他著作)的原文,有些是著者的心得体会,用“△”标明。 三、在阅读《归园田居六首
全文:一、本书为龚望先生读《陶渊明集》时写在书页空白(或另粘笺纸)的文字,龚先生逝世后由其子女和许世镕先生共同抄录整理。 二、阅读的版本是丁巳秋上海会文堂刊印的《陶渊明集》仿苏写本,《评议》有的是引自
儒道并行而不相悖: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作者: 范晓利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立足儒学  陶渊明  玄学“别出”  和谐心境 
描述: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中国古代文人之中,就求得心灵的平静来说,他的境界是最高的。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他一生得力和用力都在儒学,有"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但生逢乱世无奈何归隐田园、皈依自然。(二)他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大但是不拘于枯奥的玄理,而更接近怡情自然,应属
全文: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中国古代文人之中,就求得心灵的平静来说,他的境界是最高的。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他一生得力和用力都在儒学,有"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但生逢
陶渊明田园诗之意蕴
作者: 翟文田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征士  柴桑  笔翰如流  字元  闲适生活  田居  茂曾  自我形象  薛雪 
描述:透过千年历史的云雾,穿越硝烟散尽的古战场,驻足于广袤的文化田野,我们会发现一独特的园地。这里没有奇花异草,雕梁画栋,只有桃李临风,茅舍俨然。简朴的居处,幽僻的环境,却脱颖出一位非凡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后期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官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司马
全文:透过千年历史的云雾,穿越硝烟散尽的古战场,驻足于广袤的文化田野,我们会发现一独特的园地。这里没有奇花异草,雕梁画栋,只有桃李临风,茅舍俨然。简朴的居处,幽僻的环境,却脱颖出一位非凡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与孟浩然诗之比较
作者: 张淑颖  来源:金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异  田园诗  相似  山水诗 
描述:陶渊明与孟浩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两种发展方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他们诗歌的相似和相异进行分析,力图解释出陶孟诗歌的特点。
全文:陶渊明与孟浩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两种发展方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他们诗歌的相似和相异进行分析,力图解释出陶孟诗歌的特点。
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
作者: 倪方六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五斗米  东晋  中国历史  世外桃源  陶渊明  官场  杜甫草堂  房子  误读 
描述:房子问题关系到人们能否安居乐业,因而古往今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名人置业的轶事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东晋的陶渊明,另一位是唐朝的杜甫。前者住到了"世外桃源",让后人羡慕嫉妒恨;后者在成都建了一"草堂",成了买不起房的象征。其实,这是两个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为啥"
全文:恨;后者在成都建了一"草堂",成了买不起房的象征。其实,这是两个被我们"误读"了千年的史实。陶渊明为啥"不为五斗米折腰"竟还在官场混了13年?
上页 1 2 3 4 5 ... 8 9 1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