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0图]陶渊明集校笺
-
作者:
晋 陶潜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东晋时代 古典散文 中国 散文集 古典诗歌 诗集
-
描述:本书以清人陶澍注《陶靖节集》为底本,以南宋绍熙曾集刻本等多种有价值的本子校勘。笺注综合前贤旧说,而又多所匡正、补阙。于陶渊明生平经历、交游、诗作背景、主旨等项创见尤多。书后附《陶氏宗谱节录》、《陶渊明年谱简编》、《陶渊明评论选辑》等栏目。
-
全文:本书以清人陶澍注《陶靖节集》为底本,以南宋绍熙曾集刻本等多种有价值的本子校勘。笺注综合前贤旧说,而又多所匡正、补阙。于陶渊明生平经历、交游、诗作背景、主旨等项创见尤多。书后附《陶氏宗谱节录》、《陶渊明年谱简编》、《陶渊明评论选辑》等栏目。
-
陶渊明〈扇上画赞〉笺证
-
作者:
王叔岷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赞〉笺证,系据宋李公焕《笺注》本?底本,其要点如次: 1.校释字句之异同。 2.补订前人校注之缺失。 3.增益本人之创见。 4.以陶公之诗文互证。
-
全文:本〈赞〉笺证,系据宋李公焕《笺注》本?底本,其要点如次: 1.校释字句之异同。 2.补订前人校注之缺失。 3.增益本人之创见。 4.以陶公之诗文互证。
-
关于陶渊明的第一篇文章——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笺注
-
作者:
蔡文锦 来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征士诔并序 历史地位 笺解 陶渊明 颜延之
-
描述:刘宋大文豪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是现存可考的关于陶渊明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加以笺解,分析陶渊明的行迹思想文学成就与陶渊明、颜延之的友好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早在刘宋初叶,陶渊明在文坛已占重要地位。
-
全文:刘宋大文豪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是现存可考的关于陶渊明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加以笺解,分析陶渊明的行迹思想文学成就与陶渊明、颜延之的友好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早在刘宋初叶,陶渊明在文坛已占重要地位。
-
陶渊明与辛弃疾
-
作者:
袁行霈 来源: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 把东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和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放在一起讨论,乍看起来似乎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太远了!其实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请先看这番统计: 辛弃疾的词作,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共六百二十六首。其中吟咏陶渊明、
-
全文:(一) 把东晋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和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放在一起讨论,乍看起来似乎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太远了!其实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请先看这番统计: 辛弃疾的词作,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共六百二十六首。其中吟咏陶渊明、
-
陶渊明,中古文坛一颗闪烁的明星
-
作者:
陈仕持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陶渊明的作品,留传下来的不多。其题材并不显豁,语言也不艳丽,甚至并没有表现多少激越的感情。但是,就是这一本薄薄的诗文,赢得了文人学士们普遍的赞赏。唐代以来的诗文作家几乎没有不为它倾倒、不向它学习的。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蔡绦说"诗家视渊
-
全文:的。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蔡绦说"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苏东坡甚至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中华书局《陶渊明
-
置陶渊明研究于后现代生态批评语境之空前力作
-
作者:
李金坤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突破与创新 生态研究 自然哲学 陶学 幽灵 后现代 陶渊明研究 诗意地栖居 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
-
描述:现在陶渊明研究已成为专门之学——陶学,研究热潮与日俱涌,学术论著汗牛充栋,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研陶新气象。面对陶学之累累硕果,将如何突破与创新?这对陶学研究者而言,也就提出了无可回避的严峻挑战。因此,连出版过《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这般厚重专著的陶学大家袁行霈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在陶渊明研究这
-
全文:,连出版过《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研究》这般厚重专著的陶学大家袁行霈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在陶渊明研究这块被人翻耕了多少遍的土地上,再作出任何一点新的东西都要用上十倍百倍的功夫,这并不比开垦一片荒地容易。"(《我和陶渊明》,见《学问的气象》
-
试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
-
作者:
袁伯诚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天自愉 不求甚解 复归自然 生命体验 玄学
-
描述:陶渊明自谓“好读书 ,不求甚解”。他把读书当作一种悟道的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以对知识的索取为目的 ,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去“会意”古人、他人人生的一种契合中的生命体验 ,从中进入一种宇宙真际的境界 ,获得人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读书方式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笺注繁琐 ,而把作为两汉“异端”旗帜的道家“
-
全文:人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读书方式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笺注繁琐 ,而把作为两汉“异端”旗帜的道家“自然之说”接过来 ,铸造成一套新的思维方式。陶渊明的读书方式是魏晋玄学思潮发展、深化的产物
-
[0图]陶渊明集全译
-
作者:
陶潜 来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焕笺注本,四部丛刊所收,宋刊巾箱本为底本……目录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卷之二诗五言形影神并序卷之三诗五言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卷之四诗五言拟古九首卷之五赋辞感士不遇赋并序卷之六记传赞述桃花源记并诗卷之七疏祭文与子俨等疏附录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卷之二诗五言形影神并序卷之三诗五言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卷之四诗五言
-
全文:焕笺注本,四部丛刊所收,宋刊巾箱本为底本……目录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卷之二诗五言形影神并序卷之三诗五言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卷之四诗五言拟古九首卷之五赋辞感士不遇赋并序卷之六记传赞述桃花源记并诗卷之七疏
-
陶渊明与慧远——陶渊明不入“莲社”之我见
-
作者:
丁永忠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佛教 中国传统 因果报应 东晋 思想体系 陶渊明 慧远 庐山 沙门不敬王者
-
描述:陶渊明与慧远是东晋后期,同处庐山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慧远为“莲宗初祖”,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关于二人之思想关系,正史未见明载,仅有无名氏之《莲社高贤传》记有陶渊明不入“莲社”故事一则: (潜)常往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慧)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
-
全文:“莲社”故事一则: (潜)常往庐山,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以行,(慧)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出。(《莲社高贤传·陶潜传》) 宋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亦云:“(陶)靖节与远公雅素,宁为方外交,而不愿齿社列,远公遂作诗博酒,郑重招致,竟不可
-
[0图]陶渊明集全译
-
作者:
晋 陶渊明 郭维林 包景诚译注 来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陶渊明诗文最早由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集为八卷。北齐阳休之重编为十卷,据其叙录称当时流行三本: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有序目,而编比颠乱;一本为萧统本。阳休之参合三本,定为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宋徵士陶潜集》九卷,又有集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录《陶潜集》二十卷,又集五卷。至北宋宋庠,称当
-
全文:各篇注皆从简。其后为陶集作注者极多。重要的有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为集注性质,详录宋人评语。清嘉道时陶澍《靖节先生集注》十卷,集录各家注释,加以校勘,并附辑评及年谱考异。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