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与中国赏石文化
-
作者:
吕桦 来源:宝藏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面 观赏石 陶诗 中国文化史 道德品质 诗人李白 为五斗米折腰 赏石文化 文学成就 人格魅力
-
描述:中国赏石界将陶渊明尊称为“赏石祖师”,因为他有一块“醉石”。但仅仅因一块石头就能称为“祖师”吗?当然不能。那么陶渊明的“赏石祖师”表现在哪里?他能担当起“赏石祖师”的名号吗?本文试从人格魅力、文学成就及影响、美学理念和醉石四方面解读这些问题,并希望对中国赏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所帮助。一、人格魅力人格
-
全文:成就及影响、美学理念和醉石四方面解读这些问题,并希望对中国赏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所帮助。一、人格魅力人格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人格的高下、优劣,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以及在历史与民众心目中的地位。陶渊明正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和恬淡
-
接受、互动与自我化——论陶渊明与古贤先辈的和谐
-
作者:
谭忠国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自我化 和谐 古贤先辈 互动
-
描述:陶渊明对古贤先辈是极其敬仰的,他神交古贤,追慕先辈。古贤先辈既是陶公的知音和异世之交,又是他的榜样和精神支柱。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陶渊明对古贤先辈有一个接受、互动和自我化的过程。他批判地吸收古贤先辈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所选择的处世和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崇高,既利己又利人。他的"自我化"是类型化和
-
全文:贤先辈的思想和处世方式,他所选择的处世和生活方式,既现实又崇高,既利己又利人。他的"自我化"是类型化和个性化的高度统一。陶渊明是不可"复制"的典型化形象。他站在了魏晋时代和后世大多数时代的最高峰,成了一个显赫的文化符号和核心价值标度,是人所景仰的文化珠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和恒久影响。
-
陶渊明的海外“自然盟友”?
-
作者:
鲁枢元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中西文化交流 自然盟友 生态批评
-
描述:从人类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陶渊明更贴近欧洲浪漫主义本初的精神实质,在同属“自然浪漫主义”这一基础之上,陶渊明与西方世界的许多作家、诗人、学者也就具备了比较研究的可能。本文尝试为陶渊明在世界各地寻求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
-
全文:的“盟友”有伊壁鸠鲁、卢梭、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华兹华斯、高更、荣格等。而“结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经漏洞太多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改善现代人难以为续的生存方式;为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健全发展。
-
抗战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接受研究
-
作者:
徐国荣 车孟杰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文学接受 抗战文化
-
描述:在世人眼中陶渊明既是隐士也是饮者,而且也并非完全忘怀于政治;他的诗歌风格既有平淡自然的一面,也有豪放的一面。这些解读在不同时代的陶渊明接受史上均有体现。尤其在抗战时期的特殊语境下,学者文士对陶诗的欣赏以及对陶渊明形象的理解更是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义。其不仅契合于民族救亡的主题,也让陶渊明这一诗人形象获
-
全文:的欣赏以及对陶渊明形象的理解更是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义。其不仅契合于民族救亡的主题,也让陶渊明这一诗人形象获得新的时代内涵与文学价值,在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具有不可忽略之意义。
-
返回自然——陶渊明对生命的体验方式
-
作者:
马玲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返回自然 生命体验方式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陶渊明以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从官场到田园,由自然思考人生,由死来观生,使生命得以自然度过,使自己的精神境
-
全文: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从官场到田园,由自然思考人生,由死来观生,使生命得以自然度过,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价值系统走向他的生命旨归——自然。
-
从《读史述九章》看陶渊明人格取向
-
作者:
鲁云华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人格取向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读史述九章》是一组专咏司马迂《史记》人物的诗歌。这些人物,有反对暴政,崇尚王道的,如伯夷、箕子;有忠君爱国、身遭不幸的,如属原、贾谊;有肝胆相照,互为知己的,如鲍叔、管仲;有避世远祸,隐逸田园的,如张长公等。陶渊明通过歌吟古代历史人物,流露了他反对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当理想不能实现时,
-
全文:田园的,如张长公等。陶渊明通过歌吟古代历史人物,流露了他反对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当理想不能实现时,他选择归隐,表达他不满时局、独立高标的价值取向。
-
从《读史述九章》看陶渊明人格取向
-
作者:
鲁云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人格取向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读史述九章》是一组专咏司马迁《史记》人物的诗歌。这些人物,有反对暴政,崇尚王道的,如伯夷、箕子;有忠君爱国、身遭不幸的,如屈原、贾谊;有肝胆相照,互为知己的,如鲍叔、管仲;有避世远祸,隐逸田园的,如张长公等。陶渊明通过歌吟古代历史人物,流露了他反对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当理想不能实现时,
-
全文:田园的,如张长公等。陶渊明通过歌吟古代历史人物,流露了他反对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当理想不能实现时,他选择归隐,表达他不满时局、独立高标的价值取向。
-
回归自然:陶渊明对生命的体验方式
-
作者:
孙晓梅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自然 生命体验方式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绪全面觉醒的时期 ,生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人们都在思考着生命应以何种方式来体验和度过。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个性张扬、延长生命长度和增加生命密度不同 ,陶渊明以他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 ,从官场到田园 ,由自然思考人生 ,由死来观生 ,使生命得以自然度
-
全文: ,陶渊明以他自己别具一格的生命体验方式 ,从官场到田园 ,由自然思考人生 ,由死来观生 ,使生命得以自然度过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价值系统与信仰系统走向他的生命旨归———自然
-
无食的春蚕:陶渊明《拟古》其九对曹植人生命运的叙写
-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拟古》其九 鱼山 曹植 陶渊明 春蚕
-
描述:陶渊明《拟古》其九是以著明诗人曹植为主人公的代拟体,是以曹植作品为底文的模拟之作。这首诗的独特叙述视角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眼中的外部世界,而且是主人公内在的心灵世界。《拟古》其九是诗人对诗人的解读,是诗人对诗人的发现,是诗人对诗人的刻画,是诗人对诗人的揭示,是遥想中的遥想,是追忆中的追忆。这首诗
-
全文:的人生独语,是他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度开掘和庄严自问。这首诗具有拟古和咏史的双重诗学属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
陶渊明与柏拉图:中西方洞穴喻的分野
-
作者:
王怀义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审美意识 思维方式 洞穴意象 中西神话
-
描述:作为人类居住和生活了上百万年之久的场所,洞穴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洞穴神话较为零散,但人们对洞穴意象关注的历史颇为悠久;道家"洞同天地"思想促进了原始洞穴意象精神意蕴在后世文化中的转化和渗透,在此基础上,人们以洞穴意象为基点,建立了现实与理想、形象与理性相互转化的
-
全文:意蕴在后世文化中的转化和渗透,在此基础上,人们以洞穴意象为基点,建立了现实与理想、形象与理性相互转化的同一性文化心理结构,洞穴对主体的存在本体价值被凸显出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典型代表。在西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