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略论陶渊明对“真”的人格和美学追求
-
作者:
段幼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追求 陶渊明 美学追求 “真”
-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真”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究其内涵,就是朴实无伪的自然本性。陶渊明的复杂思想、独特个性和他的出身阶层以及当时的生活环境都促使他在人格上追求率真朴实,在诗歌创作上也形成了一种描真景、抒真情、表真意、悟真理的美学风格。
-
全文: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真”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究其内涵,就是朴实无伪的自然本性。陶渊明的复杂思想、独特个性和他的出身阶层以及当时的生活环境都促使他在人格上追求率真朴实,在诗歌创作上也形成了一种描真景、抒真情、表真意、悟真理的美学风格。
-
天然去雕饰——试论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形成因素
-
作者:
李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水诗歌 陶渊明 清新美
-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所采用的意象全部来自农村的自然山水和田野,读来满目清新,让人觉得是人间最动听的悦耳音乐。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田园山水诗歌还表现了劳动生活的美丽和情趣,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青松和菊花一样高洁品质的志趣。
-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所采用的意象全部来自农村的自然山水和田野,读来满目清新,让人觉得是人间最动听的悦耳音乐。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田园山水诗歌还表现了劳动生活的美丽和情趣,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青松和菊花一样高洁品质的志趣。
-
乍暖还寒——陶渊明诗文中风的情感方向初探
-
作者:
罗筱娟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寒 暖 自由 风
-
描述:陶渊明诗文当中最主要的意象是风,风有着它的情感方向——寒与暖,风的情感揭示出风的深刻在于它的自由。陶渊明的诗文之所以“质而自然”,就因为在这绝对自然的风中有陶渊明这么一个性情中人,有一个性情中人真挚的情感。风让桎梏中的人达到自由,洒脱的存在,微小的个体在这种存在中达到永恒。
-
全文:陶渊明诗文当中最主要的意象是风,风有着它的情感方向——寒与暖,风的情感揭示出风的深刻在于它的自由。陶渊明的诗文之所以“质而自然”,就因为在这绝对自然的风中有陶渊明这么一个性情中人,有一个性情中人真挚的情感。风让桎梏中的人达到自由,洒脱的存在,微小的个体在这种存在中达到永恒。
-
陶渊明隐逸心理结构及诗歌意境
-
作者:
王海平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逸心理 陶渊明 逸狂交织 儒道合一 外淡内浓
-
描述:文章从儒道合一的美学思想,逸狂交织的审美意象,外淡内浓的诗歌意境三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由于儒道两种美学观的对撞产生了新的合力,推进了逸和狂两种情感的渲泻,用平淡和醇浓的对立统一,创造了真善美的境界。
-
全文:文章从儒道合一的美学思想,逸狂交织的审美意象,外淡内浓的诗歌意境三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由于儒道两种美学观的对撞产生了新的合力,推进了逸和狂两种情感的渲泻,用平淡和醇浓的对立统一,创造了真善美的境界。
-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
-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 ,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 ,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 ,对其文本内容 ,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 ,作一简要论述 ,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全文: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 (坟墓意象 ) ,情感历程 (层进之生死观 ) ,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
从《饮酒》(其五)诗看陶渊明诗言、象、意巧妙结合的境界
-
作者:
冉芳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言 象 淡泊闲逸 陶渊明 自然 意
-
描述:文章试揭示陶渊明田园诗“言”“象”“意”精巧的境界结构关系,着重分析了其《饮酒》组诗中很具有代表性的《饮酒》(其五)一诗,以示作者在其诗中往往通过巧妙地运用简练朴素的语言与看似不经意的几个意象组合,准确的传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人生哲理、丰富而深广的自然意趣。在诗中,显现出主客体相互关照、浑然合一的化境。
-
全文:文章试揭示陶渊明田园诗“言”“象”“意”精巧的境界结构关系,着重分析了其《饮酒》组诗中很具有代表性的《饮酒》(其五)一诗,以示作者在其诗中往往通过巧妙地运用简练朴素的语言与看似不经意的几个意象组合,准确的传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人生哲理、丰富而深广的自然意趣。在诗中,显现出主客体相互关照、浑然合一的化境。
-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品读陶渊明《咏贫士》之一
-
作者:
叶嘉莹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云雾迷蒙 咏贫士 陶诗 这个世界 挨饿受冻 早霞 它比 辞官
-
描述:《咏贫士》之一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我以为千古以来写孤独形象写得最好的就是陶渊明这两句。他说,宇宙之中各种族类,都有一个托身之所,可是只有那一朵
-
全文:《咏贫士》之一陶渊明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我以为
-
浅议陶渊明的隐士情结与艺术生活:再读《〈饮酒〉其二》有感
-
作者:
王贵林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实践 自然哲学 隐士情结 心远 陶渊明 思想 兼济天下 人生 劳动生活 儒家
-
描述:陶渊明《饮酒》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如何理解此诗深意呢首先,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也许是他的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盖了。陶渊明的诗,不论是哲理性的,还是抒情描写之作,都透露着他特
-
全文:陶渊明《饮酒》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如何理解此诗深意呢首先,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也许是他的诗名太盛,反而把他的哲人的光辉掩盖了。陶渊明的诗,不论是哲理性的,还是抒情描写之作,都透露着他特有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智慧。他既熟谙老庄孔孟,又不局限于老庄孔孟的思想,他既不违背魏晋主流,也不随波逐流,他有来自个人生活实践的独特思考。他把道家崇尚的闲散生活和对儒家教义的反抗与儒家哲学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一种和谐的人格。陶渊明的这种人格思想,是以老庄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
-
论陶渊明诗歌的四时景物描写
-
作者:
李开明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景物描写
-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描写的诗歌达38首,所写景物有天地、日月、山川、花草、鸟兽、虫鱼、风霜、雨雪、庄稼等十多类,具体景物几十种,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
-
全文: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描写的诗歌达38首,所写景物有天地、日月、山川、花草、鸟兽、虫鱼、风霜、雨雪、庄稼等十多类,具体景物几十种,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