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也谈陶渊明的辞官
作者: 王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陶渊明  语文  辞官  背景  推测 
描述: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已成千秋定论,也是千古美谈。但耿宝强先生却认为这“仅仅是后人的美好想象”,在他看来,陶渊明辞官不做是“有经济问题,最起码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他见督邮前来,大事不妙”,“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
全文:”,“畏罪潜逃”。(《阅读与写作》2003.4)可谓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文笔也很生动。无如证据不足,光靠推测,难以服人。
一次对死亡的精神漫游——评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作者: 袁玲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坟墓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描述:《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全文:《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述,从而把握诗人此次漫游所历之环境气氛(坟墓意象),情感历程(层进之生死观),以及特殊的诗体形式所折射的生死观.
不要把诗人的生活艺术化——再谈陶渊明辞官兼与王从先生商榷
作者: 耿宝强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生活艺术化  陶渊明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感谢王从先生。如果不是他《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阅读与写作》2003、10)的反驳,我不会对陶渊明辞官进行更深的思索。王先生学识渊博,思维缜密,文笔老辣,令人自叹弗如。但想象永远不等于现实,我们不应该把诗人的生活艺术化,我们更应该尊重也许是非常残酷的现实。我不会条分缕析,大段引用,逐一驳斥,只想
全文:感谢王从先生。如果不是他《光靠推测是远远不够的》(《阅读与写作》2003、10)的反驳,我不会对陶渊明辞官进行更深的思索。王先生学识渊博,思维缜密,文笔老辣,令人自叹弗如。但想象永远不等于现实,我们
从陶渊明的诗文看他思想的复杂性
作者: 毕岸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仕途  矛盾冲突  思想的复杂性 
描述:一直以来,陶渊明被视为重视自我独立、追求自由的典范,然而生活的贫困让他在仕途和归隐之间反反复复,当他彻底弃官归隐,随着人生暮年的到来,生与死、功与名使他困扰,纵然是他喜欢的田园生活也无法消除他此时的顾虑,因此他渴望知音、渴望理解,他将精神世界寄托在阅读创作之中,以此来逃避现实。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得
全文:的顾虑,因此他渴望知音、渴望理解,他将精神世界寄托在阅读创作之中,以此来逃避现实。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得陶渊明的思想具有复杂性,通过他的诗文,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复杂思想。
“名人素材”解读与延伸运用之三:陶渊明
作者: 刘德福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世文学  平淡自然  名人  陶渊明  解读  人才辈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  素材 
描述: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作为文化名人和隐士的陶渊明是我们的阅读
全文: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作为文化名人和隐士的陶渊明是我们的阅读对象,而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文情境也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素材。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
作者: 秦丽辉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居而可赏  陶渊明  田园诗  农耕文明气质 
描述: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而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的田园世界呈现"可居而可赏"的境界.他的诗风是农耕气质的伟大象征.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分量和意义堪与屈
全文: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而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作者: 夏中义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儒内道  儒大于道  陶渊明  朱光潜  学者议政 
描述:《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史来读。亦即,主张
全文:《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史来读。亦即,主张
陶渊明是“远古的诗人”吗?
作者: 方德佺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幽默感  表现手法  古歌谣  赋比兴  西周初年  陶渊明  远古  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  余光中散文 
描述:近日阅读《余光中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深感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气势宏大""并具有深刻幽默感"的魅力。在《缪斯的左右手》一文中,余先生论及诗与散文的表现手法不同时说:"大体而言,诗好用意象,尤其是比喻,散文则相反。但也不可一概论之,因为《诗经》的赋比兴三体之中……远古的诗人陶潜,诗中绝
全文:近日阅读《余光中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深感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气势宏大""并具有深刻幽默感"的魅力。在《缪斯的左右手》一文中,余先生论及诗与散文的表现手法不同时说:"大体而言,诗好用
陶渊明的《山海经》情结
作者: 张虎升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游仙诗  《读山海经》  陶渊明 
描述:情感的浓缩,凸现出其性格的多面性。其性格及爱好与书中描写的内容有某种契合,其情感从阅读与创作中得以交融宣
全文:情感的浓缩,凸现出其性格的多面性。其性格及爱好与书中描写的内容有某种契合,其情感从阅读与创作中得以交融宣泄,这就是作者对《山海经》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
上页 1 2 3 ... 6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