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人物生平
简介
事迹
传记
作品著述
诗文作品
评论赏析
学术研究
图书
期刊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学术交流
其他
缅怀纪念
场地
活动
珍贵图片
影音制品
新闻栏目
首页
人物生平
作品著述
学术研究
缅怀纪念
珍贵图片
影音制品
新闻栏目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文献类别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选择要进行搜索的文献类别
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授予单位
与
或
非
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授予单位
与
或
非
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授予单位
与
或
非
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授予单位
与
或
非
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授予单位
限定年度范围:
请选择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1975年
1974年
1973年
1972年
1971年
1970年
1969年
1968年
1967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2年
1961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1957年
1956年
1955年
1954年
1953年
1952年
1951年
1950年
1949年
1948年
1947年
1946年
1945年
1944年
1943年
1942年
1941年
1940年
1939年
1938年
1937年
1936年
1935年
1934年
1933年
1932年
1931年
1930年
1929年
1928年
1927年
1926年
1925年
1924年
1923年
1922年
1921年
1920年
1919年
1918年
1917年
1916年
1915年
1914年
1913年
1912年
1911年
1910年
1909年
1908年
1907年
1906年
1905年
1904年
1903年
1902年
1901年
1900年
1899年
1898年
1897年
1896年
1895年
1894年
1893年
1892年
1891年
1890年
1889年
1888年
1887年
1886年
1885年
1884年
1883年
1882年
1881年
1880年
1879年
1878年
1877年
1876年
1875年
1874年
1873年
1872年
1871年
1870年
1869年
1868年
1867年
1866年
1865年
1864年
1863年
1862年
1861年
1860年
1859年
1858年
1857年
1856年
1855年
1854年
1853年
1852年
1851年
1850年
1849年
1848年
1847年
1846年
1845年
1844年
1843年
1842年
1841年
1840年
1839年
1838年
1837年
1836年
1835年
1834年
1833年
1832年
1831年
1830年
1829年
1828年
1827年
1826年
1825年
1824年
1823年
1822年
1821年
1820年
小于1820年
至
请先选择开始年代
搜索结果显示条数: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5条
每页显示30条
每页显示50条
选择搜索结果显示的条数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6455)
报纸
(941)
图书
(482)
学位论文
(233)
会议论文
(56)
诗文作品
(23)
新闻
(21)
视频
(18)
图片
(4)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26)
人物生平
(941)
作品著述
(32)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7
(192)
2016
(478)
2015
(493)
2014
(480)
2013
(550)
2012
(538)
2011
(551)
2010
(593)
2009
(511)
2008
(428)
2007
(357)
2006
(269)
2005
(209)
2004
(199)
2003
(199)
2002
(181)
2001
(142)
2000
(130)
1997
(113)
1994
(93)
1992
(72)
1989
(62)
1988
(71)
1985
(94)
1984
(58)
1983
(55)
1982
(29)
1980
(25)
1970
(1)
1960
(8)
按来源分组
-1
(121)
名作欣赏
(77)
青年文学家
(59)
中文自修
(16)
才智
(10)
哈尔滨学院学报
(7)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4)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
考试(教研版)
(3)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
(3)
东方艺术
(2)
学园
(2)
前进论坛
(2)
咬文嚼字
(1)
中学课程资源
(1)
锦师院分校学报(语文版)
(1)
大学外语
(1)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1)
教师博览
(1)
翠苑
(1)
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
新课程(教研版)
(1)
青苹果(高中版)
(1)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
科学时报
(1)
相关搜索词
首页
>
根据【检索词:
陶渊明桃花源记
】搜索到相关结果
7226
条
精心·精致·精美·精品——“
陶渊明
研究”专栏编辑札记
作者:
陈忠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研群体
发表出版
陶学
师专学报
评论
学术期刊
魏正申
治陶贡献
陶渊明研究
钟优民
描述:
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是的,做人、做事、办刊物,都应如此,讲求认真.记得1982年创办《九江师专学报》时,有人说:“你们一所地方性的专科院校,既无名家,又无科研群体,又没有经济实力,怎么能办学术刊物?何必浪费人力精力财力.”这种疑虑、这种劝告,我们把它当作提示、当作动力.
全文:
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是的,做人、做事、办刊物,都应如此,讲求认真.记得1982年创办《九江师专学报》时,有人说:“你们一所地方性的专科院校,既无名家,又无科研群体,又没有经济实力,怎么能办学术刊物?何必浪费人力精力财力.”这种疑虑、这种劝告,我们把它当作提示、当作动力.
化解儒、道思想的冲突--郭象、
陶渊明
合论
作者:
许静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名教自然之辨
新自然说
独化论
描述:
众所周知,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支奇葩。前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居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的统治地位,崇仁义、明教化是儒家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和特质可以用人文主义加以概括。……
全文:
众所周知,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支奇葩。前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长期居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的统治地位,崇仁义、明教化是儒家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和特质可以用人文主义加以概括。……
怎样从
陶渊明
看桃花源世界
作者:
罗明
来源: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东晋陶潜,字渊明,他出生于江南水乡一个仕宦之家里,年少时因受家庭和儒学影响,曾对封建王朝抱着极大的幻想,并曾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因为庶族出生,且当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顶点,无能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庶族者自然屡遭压抑。时值东晋政权极度腐败,不少仁人志士要
全文:
东晋陶潜,字渊明,他出生于江南水乡一个仕宦之家里,年少时因受家庭和儒学影响,曾对封建王朝抱着极大的幻想,并曾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因为庶族出生,且当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顶点,无能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庶族者自然屡遭压抑。时值东晋政权极度腐败,不少仁人志士要
元问题:人与自然:
陶渊明
与卢梭、梭罗的比较陈述
作者:
鲁枢元
来源:
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含有"在上、在外、在后"的意思,意味着被"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的最终问题,体现了西方逻辑实
全文:
一、元问题相对于20世纪初西方学界提出的"元数学"、"元逻辑"、"元语言"、"元科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元问题"有与其相似的地方,但又不相同。英语世界中的"元问题"(meta-question)含有"在上、在外、在后"的意思,意味着被"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的最终问题,体现了西方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学术精神。而汉语词汇"元"的本义为人的"头脑",是人的生命的根本,进而引申为
玄学的言意之辨对
陶渊明
的影响
作者:
李剑锋
来源:
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全文: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王弼认为"无"乃万物之本源和本体,而"有"(万物)则是本体的体现和化生,并因此提倡崇本息末,重视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认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第40章注)~①。
回味生命的艺术:论
陶渊明
的审美实践
作者:
林继中
来源:
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总第五十六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林语堂称得上是中西文化的"边缘人",他的一些见解往往为一般人所不能道。如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就是以中西双方文化互为标准,双向比较,从而披露了中国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独特的生存方式。在生活节奏日见促迫的今日,此种方式便具有某种调节功能,为现代人增添一方生存空间,是所谓"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其
全文:
林语堂称得上是中西文化的"边缘人",他的一些见解往往为一般人所不能道。如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就是以中西双方文化互为标准,双向比较,从而披露了中国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独特的生存方式。在生活节奏日见促迫的今日,此种方式便具有某种调节功能,为现代人增添一方生存空间,是所谓"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其中,"诗可以兴"的文学观念转化为对人生诗意化追求的理念,则是关键的一环。我们由是有必要对"诗可
论
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和《诗经·东山》的谋篇特点
作者:
丁克辉
来源: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归去来兮辞》和《东山》都是写人之归,心先归,想像归途,表现主人公归心之间和归心之前的心态的。两篇课文虽然采用不同的体裁,但都是写归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归家愉快的心情。这两者的相似之处,也许是《归去来兮辞》脱胎于《诗经·东山》吧!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语言特色等又各不相同。从思想内容上,《归去
全文:
《归去来兮辞》和《东山》都是写人之归,心先归,想像归途,表现主人公归心之间和归心之前的心态的。两篇课文虽然采用不同的体裁,但都是写归乡途中对家乡、亲人的想念,归家愉快的心情。这两者的相似之处,也许是《归去来兮辞》脱胎于《诗经·东山》吧!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语言特色等又各不相同。从思想内容上,《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归隐不久写的,文中着力描绘他由迷途折回,弃官归田的喜悦心情及回家的
[0图]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陶渊明
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作者:
曹明纲撰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鲍照(约416
陶渊明(365
427)
文学评论
466)
433)
谢灵运(385
描述:
本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
全文:
本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
[0图]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颜氏家训、
陶渊明
集、魏文帝集、六朝文洁、文心雕龙全译 全5册
作者:
程小铭译注
来源: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颜氏家训全译》儒家历来重视教育。家训,便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训诫其后辈儿孙的家庭教育读物。早期出现的这类作品,如三国·蜀诸葛亮的《诫子书》、西晋杜预的《家诫》之类,或者未能流传,或者篇幅短小、内容简略,对后世影响不大。至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成《颜氏家训》一书,分七卷二十篇,“
全文:
主要涉及个人在立身、治家、处世等方面所应遵循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除此而外,《归心》篇为佛教张目;《书证》《音辞》两篇考证古书,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校勘方面的学问。 本套丛书还包括《
陶渊明
集全译》、《魏文帝集全译》、《六朝文絜全译》和《文心雕龙全译》。
[0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陶渊明
集校笺 修订本 第2版
作者:
晋
陶潜
龚斌校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中初为梁萧统编的八卷本,序、目、诔、传为一卷,诗文实七卷。其后,北齐阳休之编成十卷本,增益五孝传、四八目。
全文:
本书中初为梁萧统编的八卷本,序、目、诔、传为一卷,诗文实七卷。其后,北齐阳休之编成十卷本,增益五孝传、四八目。
上页
1
2
3
...
717
718
719
...
721
722
723
下页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