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论陶渊明与魏晋风流的的背离和补充——兼谈《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
-
作者:
王慧刚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补充 魏晋风流 陶渊明 背离
-
描述:陶渊明一般被认为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但作为魏晋风流的代表性故事集《世说新语》却只字未提陶渊明,这不禁让人感到诸多遗憾。事实上,只要我们分析一下魏晋风流的具体表现。加以比照。就会发现,陶渊明与魏晋风流是有所背离的。他之所以没有被选入《世说新语》当然有诸多的原因.但总体上.他不符合《世说新语》的选入标
-
全文:风流是有所背离的。他之所以没有被选入《世说新语》当然有诸多的原因.但总体上.他不符合《世说新语》的选入标准。当然,陶渊明生活在那个时代,身上难免会有一些魏晋风流的影子,而且,陶渊明所追求的“真”与“自然”对魏晋风流“佯狂”的表现缺陷有所补充.其三教融合的思想也纠正了魏晋名士玄学人生观的不可实践性。
-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身处困境中的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
-
作者:
郭鹏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桃源理想 唐代文人
-
描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创造出的桃源世界代表着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动乱中的人民对太平生活的普遍向往,它凝聚了陶渊明本人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也浓缩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唐代文人唱和其诗、用其典故者层出不穷,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文人们对桃源更具企慕之情。一方面,一些唐代文人因身经战乱
-
全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创造出的桃源世界代表着在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动乱中的人民对太平生活的普遍向往,它凝聚了陶渊明本人对理想、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追求,也浓缩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路历程。唐代文人唱和其诗、用其典故者层出不穷,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文人们对桃源更具企慕之情。一方面,一些唐代文人因身经战乱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个安居乐业的桃源世界自然就成了他们内心中最真切的希冀;另一方面,当黑暗的官场、坎坷的仕途与文人们傲岸的性格、正直的人品产生矛盾时,那个风景优美、快乐无忧的桃源世界同样会成为他们的企慕之所。这些都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陶渊明桃源理想的认同之感。
-
陶渊明故里考
-
作者:
陶蕾颖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陶渊明故里 中国文学史 《晋书》 中国历史 田园诗 《南史》 影响力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人物,是田园诗的鼻袓。《晋书》、《宋书》、《南史》三部国史都为陶渊明立传,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之外,陶渊明的影响力已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本、法国、前苏联、韩国等国都出版了陶渊明的作品和关于他的论著。不仅如此,日本、韩国、前苏联还多次组团到九江陶渊明纪念馆拜
-
全文:国史为其立传,从身世、籍贯到性情、嗜好、交往、履历、诗文等,阐述得都比较详明。 1.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朝沈约《宋书》卷九十三记载:“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
-
陶渊明与醉石
-
作者:
文甡 来源:中华奇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我国第一大江长江以南,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西,拨地千仞,耸立起一座巍峨大山。其峰峦叠翠,襟江带湖,既为圣山福地,又是避暑胜地,这就是千古名山——庐山。 庐山的险峻峭拔,旖旎胜绝,吸引着古往今来多少名士顶礼膜拜。李白有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全文:在我国第一大江长江以南,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西,拨地千仞,耸立起一座巍峨大山。其峰峦叠翠,襟江带湖,既为圣山福地,又是避暑胜地,这就是千古名山——庐山。 庐山的险峻峭拔,旖旎胜绝,吸引着古往今来多少名士顶礼膜拜。李白有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被誉为神来之笔。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深谙其道。东晋以来,道教盛行,庐山有道观十八处。庐山东林寺又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鼎盛时庐山有佛寺三百八十多处。从东晋到晚清,共有五百多位著名文人学者为庐山写下四千多首诗歌和众多文章、著作,摩崖石刻,文人遗迹随处可见,可谓庐山人文景观甲天下。 在这绝胜匡庐的南坡下,隐逸着一位被历代文人景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年)。东晋人士,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更名潜。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武昌太守。父陶逸,安城太守。 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微,与母妹三人苦度日月,常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
莫道诗人竟平澹:陶渊明《咏荆轲》中的荆轲形象
-
作者:
黄世锦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史记 陶渊明 荆轲 人物形象
-
描述:傳世的陶詩,以充滿生命情調的田園詩篇,或友朋家人關懷的詩作為主,若〈詠荊軻〉情緒之悲壯慷慨,語言剛毅豪放,音調高亢激越,在平澹自然,雅趣天成的陶詩中,可謂別具一格,誠屬陶氏「金剛怒目」、「露出本相」之作。篇中的荊軻形象,生氣凜然,豪氣干雲,視死如歸,充滿豪情壯志;全篇充盪著忠義浩然之氣,深深震撼著讀
-
全文:傳世的陶詩,以充滿生命情調的田園詩篇,或友朋家人關懷的詩作為主,若〈詠荊軻〉情緒之悲壯慷慨,語言剛毅豪放,音調高亢激越,在平澹自然,雅趣天成的陶詩中,可謂別具一格,誠屬陶氏「金剛怒目」、「露出本相」之作。篇中的荊軻形象,生氣凜然,豪氣干雲,視死如歸,充滿豪情壯志;全篇充盪著忠義浩然之氣,深深震撼著讀者的感情,令人低迴不已!然而,若以史傳中所載的荊軻事蹟與本詩相對照,陶淵明〈詠荊軻〉詩中的荊軻人物形象,與典籍記載頗有出入之處,明顯呈現美化與理想化的傾向!本文撰作之旨,即在藉由史傳中荊軻形象的探勘,呈現出陶淵明心中理想的荊軻,從藉史詠懷的角度,探索陶淵明歸隱情懷與心境,對陶淵明內心的真情世界,作更深入的探索與關照。對這位回歸田園,躬耕南畝,強作平澹語的隱者,心中複雜的矛盾糾葛,棧戀風塵,徘徊躊躇的心境,能有更深入的觀察與探索!
-
陶渊明诗文叙事研究
-
作者:
张松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叙事思维与主观投入 叙事
-
描述:陶渊明一向被视为抒情诗人,其诗文也一直被置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中进行考察。考虑到陶渊明的诗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叙事成分,本文在对陶渊明诗文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文进行新的审视和解读。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制约具体叙事行为的个人心理、社会、历史等因素入手,探明陶渊明作为叙
-
全文:陶渊明一向被视为抒情诗人,其诗文也一直被置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中进行考察。考虑到陶渊明的诗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叙事成分,本文在对陶渊明诗文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陶渊明诗文进行新的审视和解读。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制约具体叙事行为的个人心理、社会、历史等因素入手,探明陶渊明作为叙事者的创作动机及其叙事立场。第二部分考察陶渊明诗文中叙事视角的运用及与视角密切相关的隐含作者、聚焦与盲点。通过对比分析,探寻陶渊明在创作中倾注的个人真实情感及对前人的承继和新变。第三部分考察陶渊明诗文中的叙事时间,通过分析陶渊明对叙事时间的主观投入和调控,试图透视叙事者主体性对叙事文本所带来的影响。第四部分考察陶渊明诗文中的叙事结构,以探析表面文本后的深层意蕴和生命情感。第五部分则考察了陶渊明诗文中的隐喻性叙事。陶渊明对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中特有的隐喻性叙事的运用,使诗文增添了含蓄委婉的韵味,扩大了叙事容量,同时也增加了后人文本解码的难度。
-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比较
-
作者:
罗小虎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灵运 诗歌 陶渊明 风格
-
描述: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
-
全文:陶渊明、谢灵运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入手,研究陶谢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期把握风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加深对陶谢诗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角度前后纵向的分析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从美学、文艺心理学及风格学的角度对他们的诗歌作静态的横向比较,总结两者诗歌风格的特点及他们风格之间的联系。把对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的形成及特点放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虑,既考虑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也兼顾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外部的因素。考察思想史与风格史之间的某种结合。同时又结合各个时代的“趣味史”,既对公众趣味作历史的研究。并且把陶渊明、谢灵运放在界定清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考察与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及意象生成和意境构建与风格的关系。通过分析古代以刘勰、钟嵘、苏轼、严羽等为代表,近代以王夫之、沈德潜、叶燮等为代表和现代以鲁迅、朱光潜、袁行霈等为代表的诗论家的论述,概括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的风格特点。将陶渊明的诗歌风格特点概括为:自然、平淡、古朴、情真、意远,同时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特点。谢灵运诗歌风格特点为:清丽、新俊、奇秀。从意境的建构看,陶诗中建构的兴象天然的意境,让读者面对诗人所创设的“第二自然”感受和体悟其对人生、历史、宇宙的思考,这是超越当下景物的一种哲理性的升华,是区别于哲学思辨的感性思考。谢灵运所创设的空寂中彰显生命的诗境,传达出的是鲜活的生命力。谢为其找到的归宿是抱朴含真的隐遁中彰显生命的活力,而陶渊明是在大自然和生活的“顺化”中去寻求自己的落脚点。第二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外因。分析研究了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借鉴,主要分析了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风、游仙诗和玄言诗风格的关系。认为在历史的土壤中陶渊明、谢灵运分别汲取了不同的养料。陶、谢借鉴了《诗经》“比”、“兴”的情景构成方式,并且在自己的诗歌中形成了各自情景构成的特点。陶诗把“赋”法用在抒写个人的性情怀抱、理想、志愿上。也就是后人所评陶诗的“浅直”处,但也是其诗歌的“真率”处。陶诗继承了《楚辞》以物喻人,以物写志的方法,如以松、菊、归鸟、孤云、荣木等意象写自己的人格追求和理想。谢灵运对屈骚风格的借鉴主要不在喻象上,而在于一种“苦闷、求索”的格调、自我形象的塑造上。另一方面考察了社会政治、哲学思想、家族地域文化对陶谢诗歌风格形成的影响。政治经历的挫折决定了对不同哲学思想的选择和吸收,家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文学创作中不同的审美观。第三章论述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因。主要从个性特征、社会阅历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认为从个人来讲,不同的个性特征、人生目标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而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了诗歌风格的形成。可以这样概括:陶渊明是向内寻求自己人格的独立完善,人生境界的升华。谢灵运身上有挥之不去的家族文化的影子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诗歌中表现一种重振家族的愿望,审美趣味表现为对生命力的抒写和赞美。陶渊明、谢灵运经历不同、地位不同,但他们都共同找到了自己的情趣,而且在生活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情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本文的结论是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承前启后的。陶诗受传统诗歌影响较大,意象构成相对稳定,在“比”的框架内,多是静态性的构成。陶诗的意象也是如此的简单,但简单并不同于单调,同样在寻求一种对人生、宇宙的阐释。陶既是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也是士人人格精神的代表。他的诗歌和精神影响了一代代诗人。谢灵运诗歌的意象重视当下,在诗人和景物性灵契合的瞬间构成动态性的意象,在诗歌中不断地捕捉这种相同中的不同,不变中的变化,幽寂中的活力,抓住那些能和自己内在的情感的律动相契合的物象,形成山水意境中明快的格调、清丽的风格,为成熟的唐代诗歌高潮的到来开创了道路。
-
陶渊明的父爱
-
作者:
周凯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精神独立 陶渊明 责任 勤务员 彭泽 辞官 幸福 江西 佣人
-
描述:想给孩子写封信。 之所以想给孩子写信,是因为我看到了陶渊明写给他孩子的信,前后两封。 第一封信是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当县长时写的,信上说:上头派给爸爸一个勤务员,爸爸用不着,想到你们哥儿几个在家懒散惯了,又雇不起佣人,砍柴打水的活儿都得自己干,肯定很辛苦,爸爸就把那个勤务员送给你们使唤吧。记住,他也是好
-
全文:想给孩子写封信。 之所以想给孩子写信,是因为我看到了陶渊明写给他孩子的信,前后两封。 第一封信是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当县长时写的,信上说:上头派给爸爸一个勤务员,爸爸用不着,想到你们哥儿几个在家懒散惯了,又雇不起佣人,砍柴打水的活儿都得自己干,肯定很辛苦,爸爸就把那个勤务员送给你们使唤吧。记住,他也是好人家的孩子,好好待他,别打别骂。 第二封信差不多是陶渊明的绝笔,大意是:爸爸一辈子性高气傲,不愿随着领导的性子来,不适合在官场里混,所以几次三番辞官隐居,做官的日子还没务农的日子长,搞得咱家要啥没啥。家里穷些,我自己倒无所谓,可还有你们五个孩子。古人常说,“既使之生,则使之可。”我既然生了你们,就应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我都做了些什么呢?一分钱遗产也没留给你们!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受。 这两封信,在各种版本的《陶渊明集》里都能找到,相信有不少朋友读过,因为我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评论:陶渊明写给儿子们的信,饱含着浓浓的父爱,真是舐犊情深。 我得说句您不爱听的:陶渊明很自私,也很愚蠢,他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叫父爱。 看那两封信就知道,他最担心的是孩子受累受穷,希望他们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
《陶渊明》:《诗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作者:
马慧娜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1948年 朱光潜 增订版 《诗论》 《陶渊明》
-
描述: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一文最早是在1948年3月正中书局出版的《诗论》“增订版”中增收的,以后的“三联版”和“全集版”都收入了这篇文章。关于这一章与全书的体例是否一致,学界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采取默认和赞同的立场;第二种则认为这一章初看在体例上与《诗论》似不相统属,实则大有深意;最后一种看法是认为
-
全文: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一文最早是在1948年3月正中书局出版的《诗论》“增订版”中增收的,以后的“三联版”和“全集版”都收入了这篇文章。关于这一章与全书的体例是否一致,学界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采取默认和赞同的立场;第二种则认为这一章初看在体例上与《诗论》似不相统属,实则大有深意;最后一种看法是认为《陶渊明》不符合《诗论》的体例。对于最后一种看法,有学者指出朱光潜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中选录了《诗论》大部分章节,却没有《陶渊明》一章。 事实上,朱光潜本人十分注意《诗论》的体例问题,他虽然很喜欢《诗的实质与形式》和《诗与散文》这两篇对话体文章,但是在《诗论》初版时出于体例方面的考虑还是删掉了。另外朱光潜非常看重《诗论》,在1984年再版的后记里说道:“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诗论》,朱光潜著,三联书店1984年版,P287,下引该书只注页码)因此,如果他真的认为《陶渊明》不符合《诗论》的体例,完全可以在1984年版的《诗论》中将之删去或作为全书的附录。而且《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出版于1980年,四年之后“三联版”《诗论》出版时,《陶渊明》仍然是作为正文出现的,这说明朱光潜是将《陶渊明》看作《诗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浅论孟浩然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薛伯平 来源:甘肃教育督导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土地息息相连。走进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你会发现,描写土地、讴歌田园生活的诗歌——田园诗独占一隅,且清幽淡雅,使人赏心悦目。在这块土地上,先是陶渊明辛勤耕耘,首开奇葩;而后,孟浩然移花接木,悉心培养,遂使田园诗——这道独特的风景花海如潮,香飘千古。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陶渊明(
-
全文: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土地息息相连。走进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你会发现,描写土地、讴歌田园生活的诗歌——田园诗独占一隅,且清幽淡雅,使人赏心悦目。在这块土地上,先是陶渊明辛勤耕耘,首开奇葩;而后,孟浩然移花接木,悉心培养,遂使田园诗——这道独特的风景花海如潮,香飘千古。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少时贫孤,加上当时晋室衰微,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他虽然“猛志逸四海”,但终“有志不获聘”。于是产生“归园田居”的思想,最终“不为五斗米折腰”,归田不仕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致可分四类:(一)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其一;(二)歌咏农业劳动,抒写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其二、其三、《葵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三)反映农村的凋敝和村民生活的贫困。如《归园田居》其四、《示庞主薄邓治中》、《饮酒》二十、《有会而作》、《乞食》等,在这些诗中,诗人虽然描述的是自己的人生遭遇,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悲惨的情景;(四)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陶渊明第一个把“俚俗”的田园生活带入“圣洁”的诗歌大雅之堂,创造性地开辟了“田园诗”这一独特的领域,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意味淳厚,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两偕的艺术境界,称其为中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是当之无愧的,其流韵遗风对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