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近现代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
作者:
任燕妮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承袭期 转折期 深化期
-
描述:从1840年开始,陶渊明研究开始进入近现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一时期的陶渊明研究呈现出由古典型向近代化转变的特征。本文把陶渊明的近现代接受史研究分成三个时期:承袭期、转折期和深化期,希望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研究,可以对近现代陶渊明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第一个时期从1840年到1911年,这一时
-
全文:这一阶段呈现出由古代向近代过渡的特点,代表人物有:龚自珍和谭嗣同。第二个时期从1911年到1923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大变革的时期,西方先进思想和观念传入中国,使陶渊明研究呈现出由
-
元明戏曲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研究:以陶渊明、李白、苏轼、柳永为中心
-
作者:
张媛 来源: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人形象 明代 元代 小说 戏曲
-
描述:元明戏曲、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的文人形象,这些文人形象与历史上的记载有一定差别。在《陶渊明东篱赏菊》等三部作品中,作家着重刻画了陶渊明卓尔不群的高洁品格、闲适淡雅的文人意趣,并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等五部作品中把李白刻画成为了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
-
全文:记载塑造前代文人的同时,元明文人对他们的经历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并加入逸闻、传说等丰富作品情节。对前代文人的接受与当时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潮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元明文人对前代文人人格价值及文学创作的崇拜使得他们不断追忆前代文人。
-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
-
作者:
饶艳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美学 平淡自然 陶渊明 雄浑悲慨 人生美学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优秀的田园诗人,然而在他所处的年代人们大多只把他当作一位合于雅道的隐士,其人与其诗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萧统是第一个关注陶渊明文品与人品的人,但引起的反响并不大。人们真正开始关注陶渊明的诗歌是唐以后的事情,文人们“和陶”、“拟陶”成为一种风尚,在孟浩然、王维、高适
-
全文:的整理和发掘,希望能为全面阐述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尽绵薄之力。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这种混乱的社会政治环境、多元的思想文化环境,对陶渊明的社会美学及人生美学的形成
-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
作者:
赵雪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态美学思想 精神生态 陶渊明 诗意栖居
-
描述: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体裁。陶渊明是魏晋独具风流的人物,
-
全文:为这个时代的生态危机所寻得的一方心灵的栖息处。本文拟对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集中的考察。首先,主要是追溯陶渊明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周易》、孔子、老庄等对陶渊明生态美学思想
-
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福建】孙绍振 前记: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教授认为其主旨是“诗人在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名作欣赏》,201 0年第8期,第20页)。此或可作一解。吾则以为,此解尚有深化的余地。 《饮酒·其五》 要真正品出陶诗的纯真韵味来,有
-
全文:,朴素中有美,这就是菊花。这个意象,有着超越字面的内涵,那就是清高。这种清高,均从“无心”而来。没有自我感觉,没有自我炫耀的意味,而是悠然、淡然、怡然、自然的存在。在陶渊明当年,诗坛上盛行的是华贵之美
-
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
-
作者:
王景龙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情结 出仕 归隐 陶渊明
-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星空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在我国乃至国际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一代杰出文人,他和其他中国古代封建文人一样具有着浓浓的政治情结。他自幼在家庭熏陶、地域学风浸染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加之动乱时代的洗礼,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了大济苍生、建功立业的四海猛志。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陶渊明经过了十
-
全文:挥之不去的政治情结,无不是围绕他的政治理想做出的选择。因此,我们单纯的认为陶渊明是一个隐逸诗人,未免看小了陶渊明。陶渊明的这种政治情结是有其代表性和其深刻的文化渊源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一股默默流淌的潜流,滋润着一代代有志之士。
-
第十三讲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
作者:
何永康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何永康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人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八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
-
全文: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为此,本阅卷组特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训诂学
-
陶渊明:归隐田园诚无奈
-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探案经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惠泉 东晋末,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人才扭曲的时代,也是内部倾轧,野心与虚伪交相辉映的年代,更是民众深受战乱和兵戈折磨的苦难年代。这种情况下,立于人生歧路的陶渊明,便选择了独善其身的归隐园田之路,并以躬耕自资、乐天安命的恬适姿态来实现他的人生哲学价值。不过,探寻陶渊明的足迹和心路,
-
全文:“乱世”,陶渊明虽极度焦虑,对心中所想的“清明之治”却仍抱有几许期待,所以,旋即辞归,既而不就江州刺史的主簿,当属他冷静观察时局的权宜之计。 另外,作为“遍观百家”之书的学子,传统文化中的那种